防水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99359发布日期:2018-10-19 19:3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防水部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部件,其用于防止水进入其中电线布设于湿润区域和防水区域的各种装置。



背景技术:

当将电线布设于湿润区域和防水区域时,例如,将控制装置设置在汽车的发动机室中,装接于电线的防水部件防止水进入布设有电线的各种装置。

在jp2010-192396a中提出了与这样的防水部件相关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顺便提及,如图7a至7c所示,根据参考例的防水部件300包括:金属板部件301,该金属板部件301具有电线220穿过的插入孔303a和303b以及螺纹孔301a和301b;和橡胶制成的密封部件302,该密封部件302具有插入孔302a和302b。

如图7a所示,防水部件300具有其中电线220从电子控制单元(ecu)侧(s2侧)向作为连接目的地的传感器侧(s1侧)穿过板部件301和密封部件302这样的状态。

则在防水部件300中,密封部件302配合于具有配合孔401以及螺纹孔402a和402b的控制装置等的壳体的壁部400,并且其后,板部件301抵接壁部以利用螺纹305固定。

从而,在根据参考例的防水部件300中,要求诸如密封部件配合处理和板部件拧紧处理这样的多个装接处理,并且存在在装接操作中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使工作效率降低的难题。

鉴于上述问题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能够仅利用推动操作而容易地装接到目标装置的壁部的装接孔内,从而提高了装接操作的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防水部件被构造为将电线插入到贯通壁部的装接孔内以锁定。防水部件包括:壳体本体、密封垫、密封垫盖和弹性环。所述壳体本体包括:装接孔插入部,该装接孔插入部被构造为插入到所述装接孔内,具有底壁的密封垫容纳室形成在该装接孔插入部的内部;抵接部,该抵接部被构造为抵接所述装接孔的第一周面;锁定爪,该锁定爪以可弹性变形的方式设置在所述装接孔插入部的插入末端侧上,该锁定爪被构造为锁定于所述装接孔的与所述第一周面相反的第二周面;和盖锁定部,该盖锁定部设置于所述装接孔插入部的插入末端侧。所述密封垫被构造为容纳在所述密封垫容纳室中,并且具有电线穿过的电线压配孔。所述密封垫盖被构造为锁定于所述盖锁定部,并且将所述密封垫夹置于该密封垫盖与所述密封垫容纳室的所述底壁之间,以将所述密封垫保持在所述密封垫容纳室中。所述弹性环设置在所述装接孔插入部的外周,并且被构造为当将防水部件装接到装接孔时,所述弹性环与所述装接孔的内周面紧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的防水部件提供了一种防水部件,其能够仅利用推动操作容易地装接到目标装置的壁部的装接孔内,从而提高了装接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构造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构造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整体构造的截面图;

图5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密封垫的构造例的立体图;

图5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密封垫的构造例的立体图;

图6a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装接过程的说明图;

图6b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的装接过程的说明图;

图7a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防水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图7b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防水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和

图7c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防水部件的构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参考图1至6b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

(防水部件的构造例)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具有如图1至6b所示的构造。

这里,图1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的构造例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防水部件1的构造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防水部件1的整体构造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防水部件1的整体构造的截面图;图5a和5b是防水部件1的密封垫12的构造例的立体图;并且图6a和6b是示出防水部件1的装接过程的说明图。

如图6a和6b等所示,圆形装接孔31形成在车体面板、控制装置等的壁部30中。装接孔31由电线20贯通。电线20贯通装接孔31,从而布设为遍及壁部30的一侧的湿润区域和壁部30的另一侧的防水区域。ecu等设置在一个湿润区域(s2)中,并且各种传感器等设置在另一个防水区域(s1)中。

如图3等所示,电线20配备有防水部件1。壁部30的装接孔31由该防水部件1填充(参见图6b)。

如图1至4所示,防水部件1包括壳体本体10、密封垫12、密封垫盖13、和弹性环(o型环)11。

壳体本体10包括:装接孔插入部101,该装接孔插入部101插入到装接孔31内;抵接部(凸缘部)116,该抵接部116设置于装接孔插入部101的插入后端侧;图中的一对左右锁定爪101a;以及图中的一对上下盖锁定部115。

装接孔插入部101与装接孔31具有大致相同的外周形状。具有底壁170的密封垫容纳室200形成在装接孔插入部101的内部。

如图2所示,电线插入孔170a形成在底壁170中。

抵接部116具有比装接孔31大的直径。抵接部116抵接于装接孔31的壁部30的一侧的表面33。

一对锁定爪101a设置在以180度互相面对的位置。各个锁定爪101a包括弹性支撑壁180和设置在弹性支撑壁180的末端处的爪部181。各个爪部181的末端从装接孔插入部101的外周面向外突出。

一对盖锁定部115设置在以180度互相面对的位置。各个盖锁定部115的外周面与装接孔插入部101的外周面齐平。接合孔117形成在各个盖锁定部115中。接合孔117贯通盖锁定部115的内周面和外周面。

如图1至5b等所示,密封垫12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并且呈现碟状。在密封垫12中,两个电线压配孔12a、12b形成在以中心点为中心的点对称的位置处。电线20贯通各个电线压配孔12a、12b。通过密封垫12的压缩变形使得各条电线20的外周面与密封垫12的电线压配孔12a、12b之间的间隙防水。

两条突起120设置于密封垫12的外周面。在两条突起120被压缩和变形的情况下,密封垫12压配合到密封垫容纳室200内。

如图1等所示,密封垫盖13由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然后,密封垫盖13设置有图中的一对上下锁定突起103。各个锁定突起103形成为能够在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

密封垫盖13形成有插入孔13a,电线20通过该插入孔13a插入。各个插入孔13a形成在面对密封垫12的各个电线压配孔12a、12b的位置。贯通密封垫12的电线压配孔12a、12b的电线20插通到各个插入孔13a中。

各个锁定突起103从内侧配合到壳体本体10的接合孔117内以锁定。从而,密封垫12夹置在密封垫盖13与底壁170之间,以被保持在密封垫容纳室200中(参见图4)。

需要注意的是,电线20的数量是可选的,并且自然地,密封垫12和密封垫盖13的插入孔的数量与电线20的数量相对应地改变。

这里,如图5a和5b所示,密封垫12形成为使得前侧121a与后侧121b具有相同的形状。从而,由于不需要区分密封垫12的前侧与后侧,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壳体本体10到密封垫容纳室200的装接操作的效率。

包括车体面板等的壁部30分隔电线20经由至少一个连接器连接于电路负载侧的一侧(传感器侧s1)与电线20的电源侧(电子控制单元(ecu)侧s2)。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中,密封垫12从电路负载侧插入到壳体本体10的密封垫容纳室200内(即,密封垫12从图1和2所示的d1方向插入)。

然后,如图1和2所示,电线20的末端从d2方向朝着壳体本体10插入,并且穿过密封垫12的电线压配孔12a和12b以及密封垫盖13的插入孔13a插入;从而,制造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密封垫12从电路负载侧插入到壳体本体10的密封垫容纳室200内并且由底壁170保持,所以即使当在将防水部件1装接于壁部30之后朝着ecu拉动电线20时,也能够避免密封垫12由于拉动力而从壳体本体10脱落的情况。

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中,如图4所示,密封垫12以被夹置于壳体本体10与密封垫盖13之间的方式被固定。因此,即使当朝着传感器侧(s1侧)或ecu侧(s2侧)拉动电线20时,密封垫20也不从壳体本体10脱出,并且能够确实地展现防水效果。

(装接过程)

接着,将参考图6a和6b描述防水部件1的装接过程。

首先,如图6a所示,使防水部件1的装接孔插入部101侧面对形成在车体面板等的壁部30中的装接孔31。然后,在电线20的末端插入到装接孔31中的情况下,朝着d3方向按压防水部件1。

从而,各个锁定爪101a的爪部181的末端与装接孔31的内壁进行滑动接触,并且弹性支撑壁180向内弹性变形。

接着,当锁定爪101a的爪部181达到壁部30的后表面以露出时,弹性支撑壁180由于弹性而返回初始位置,并且如图6b所示,爪部181锁定于装接孔31的周面35。在该情况下,防水部件1的抵接部116抵接装接孔31的与壁部30中的爪部181锁定到的表面35相反的周面33。

从而,将防水部件1固定于车体面板等的壁部30。

如上所述,依照根据本实施例的防水部件1,能够通过简单地将防水部件1推抵装接孔31以装接这样的简单操作而完成装接操作。

特别地,如在参考例中一样,由于不需要用于固定防水部件的拧紧操作,所以能够减少工作要求的精力和时间,从而提高了装接操作的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图6b所示的装接状态下,在防水部件1中,通过电线20的外周面与密封垫12的电线压配孔12a之间的紧密接触实现与电线20相关的防水效果。然后,通过弹性环(o型环)11与壁部30的内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实现防水部件1与壁部30之间的防水效果。

如上所述,虽然基于图示出的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防水部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能够利用具有相同功能的任意构造替换各个部分的构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