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用新型结构的管母线固定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6273发布日期:2018-09-21 21:47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力金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变电站用新型结构的管母线固定金具。



背景技术:

变电用管母线固定金具分固定型和滑动型两种,用于同一根管母线固定时,需一端安装固定型,用于管母线固定,别一端需安装滑动型,使管母在热胀冷缩时可以自由伸展,以免破坏设备。固定型和滑动型管母固定金具都为分体式,由握管母的主体和支撑用的底盘两部分组成,主体和底盘挂耳采用螺螺栓联接,由于管母固定金具底盘挂耳在受弯力时很容易断裂,给变电站运行带来很大隐患。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既可以用作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也可以用作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能够实现两种功能,降低了管母线固定金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机械强度以及加工效率,确保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的变电站用新型结构的管母线固定金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既可以用作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也可以用作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能够实现两种功能,降低了管母线固定金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机械强度以及加工效率,确保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的变电站用新型结构的管母线固定金具。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变电站用新型结构的管母线固定金具,包括采用铸造一体成型的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上扣盖有压盖,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撑座,在所述支撑座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与支撑座的下端之间采用圆弧面过渡连接;

在所述支撑座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半圆形凹槽,在所述压盖上设有开口向下且与第一半圆形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形凹槽,所述压盖与支撑座扣合后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且使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一用于穿过管母线的管母线孔;

在所述支撑座的一侧且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第一凸台,在所述支撑座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高度相同;

在所述压盖的一侧且靠近第二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与第二凸台相对应的第三凸台,在所述压盖的另一侧且远离第二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与第一凸台相对应的第四凸台。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半圆形凹槽内部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减重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座以及压盖上分别设有加强筋。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底座的下端设有支脚。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支撑体以及压盖的外表面采用热镀锌工艺镀有锌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支撑座的一侧且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第一凸台,在支撑座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高度相同,当作为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将压盖扣盖在支撑座上,使第一凸台压接在压盖一侧远离第二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二凸台压接在压盖另一侧靠近第二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三凸台压接在支撑座一侧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四凸台压接在支撑座另一侧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一与管母线的外径相等的管母线孔,从而将管母线夹紧在管母线孔内;当作为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将压盖旋转180°扣盖在支撑座上,使第四凸台压接在第一凸台上,使第三凸台压接在第二凸台上,使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一直径大于管母线的外径的管母线孔,管母线可在管母线孔内滑动,采用上述结构既可以用作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也可以用作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能够实现两种功能,降低了管母线固定金具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作为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作为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照图1-图3所示,图中给出的为一种变电站用新型结构的管母线固定金具,包括采用铸造一体成型的支撑体100,在支撑体100上扣盖有压盖200,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机械强度以及加工效率,确保了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支撑体100包括支撑座110,在支撑座110的下端设有底座120,底座120的上端与支撑座110的下端之间采用圆弧面130过渡连接,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机械强度,避免在管母线固定金具的连接处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有效的提高了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使用寿命。

在支撑座110上设有开口向上的第一半圆形凹槽111,在压盖200上设有开口向下且与第一半圆形凹槽111相对应的第二半圆形凹槽210,压盖200与支撑座110扣合后通过螺栓300连接固定且使第一半圆形凹槽111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10形成一用于穿过管母线的管母线孔400。

在支撑座110的一侧且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111的边缘上设有第一凸台112,在支撑座110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111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凸台113,第一凸台112与第二凸台113的高度相同。

在压盖200的一侧且靠近第二半圆形凹槽210的边缘上设有与第二凸台113相对应的第三凸台220,在压盖200的另一侧且远离第二半圆形凹槽210的边缘上设有与第一凸台112相对应的第四凸台230。

在第一半圆形凹槽111内部沿其轴线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减重槽111a,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有效的减轻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整体重量,有效的降低了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生产成本。

在支撑座110以及压盖200上分别设有加强筋114、240,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机械强度,有效的提高了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使用寿命。

在底座120的下端设有支脚121,采用此种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该管母线固定金具与安装平台之间的稳定性能,有效的提高了管母线固定金具的稳固性能。

在支撑体100以及压盖200的外表面采用热镀锌工艺镀有锌层,采用此种结构有效的提高了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防腐性能,进一步提高了该管母线固定金具的使用寿命。

当作为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参照图1所示,将压盖200扣盖在支撑座110上,使第一凸台112压接在压盖200一侧远离第二半圆形凹槽210的边缘上,使第二凸台113压接在压盖200另一侧靠近第二半圆形凹槽210的边缘上,使第三凸台220压接在支撑座110一侧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111的边缘上,使第四凸台230压接在支撑座110另一侧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111的边缘上,使第一半圆形凹槽111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10形成一与管母线的外径相等的管母线孔400,从而将管母线夹紧在管母线孔400内。

当作为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参照图2所示,将压盖200旋转180°扣盖在支撑座110上,使第四凸台230压接在第一凸台112上,使第三凸台220压接在第二凸台113上,使第一半圆形凹槽111与第二半圆形凹槽210形成一直径大于管母线的外径的管母线孔400,管母线可在管母线孔400内滑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支撑座的一侧且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第一凸台,在支撑座的另一侧且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设有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的高度相同,当作为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将压盖扣盖在支撑座上,使第一凸台压接在压盖一侧远离第二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二凸台压接在压盖另一侧靠近第二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三凸台压接在支撑座一侧靠近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四凸台压接在支撑座另一侧远离第一半圆形凹槽的边缘上,使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一与管母线的外径相等的管母线孔,从而将管母线夹紧在管母线孔内;当作为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使用时,将压盖旋转180°扣盖在支撑座上,使第四凸台压接在第一凸台上,使第三凸台压接在第二凸台上,使第一半圆形凹槽与第二半圆形凹槽形成一直径大于管母线的外径的管母线孔,管母线可在管母线孔内滑动,采用上述结构既可以用作固定式管母线固定金具,也可以用作滑动式管母线固定金具,能够实现两种功能,降低了管母线固定金具的生产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