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电主电路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1201发布日期:2018-10-16 20:35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电主电路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控制电路供电方法中,一种是直接采用独立的电源给控制电路供电,如线性电源或者小功率的开关电源。这些独立的电源将输入电压转换为控制电路所需要的供电,通常成本较高或者效率低下,特别是线性电源方法供电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开关电源自身中的磁元件,利用电磁耦合,通过辅助绕组,产生一个合适的输出给控制电路供电,这一方法相对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但增加了磁元件加工的复杂性,供电电压通常受输出电压和负载的影响,变化较大,品质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供电主电路控制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供电主电路控制方法,该供电主电路将交流电通过限整流模块转化为直流电并输出到负载,主要包括限整流模块、交流电源、主供电电路、辅供电电路以及供电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所述主供电电路包括充电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供电回路;将所述充电电容分别与开关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相连接,充电电容上的电压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步骤b、将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依次串联在开关主电路上,将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

步骤c、将所述供电回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充电电容相连接,在一个控制周期内,所述充电电容为第一开关管供电,所述第一开关管先导通,开关主电路经第一开关管和供电回路为充电电容充电,充电结束后第二开关管导通;

步骤d、将隔离转换电路串联在所述限整流模块和交流电源之间;

步骤e、闭合输出接触器,限整流模块进行不可控整流,输出直流电压到负载。

所述辅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可插拔电池的接线端、与所述接线端连接的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接线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p型mos管、与所述p型mos管连接的开关电路、与所述接线端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供电电路、辅供电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

所述隔离转换电路根据反相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向接收电路提供电源信号,并且隔离参考地,所述隔离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于反相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端耦接于参考地和接收电路。

所述反相电路根据电源信号控制反相电路的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于反相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出反相电路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于隔离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采样电源信号。

所述供电回路包括第三开关管、二极管、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连接在充电电容和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之间,所述二极管连接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与充电电容之间,所述第四开关管连接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与地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充电电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并在第一开关和充电电容之间设置供电回路,在一个控制周期的初始阶段,充电电容为第一开关管提供开启电压,第一开关导通,当第一开关管导通后,开关主电路经第一开关管和供电回路为充电电容充电,实现自主供电,采用该较小的电流对充电电容进行充电可减小充电回路的损耗,在实现自主供电的同时大大减低了充电损耗,且方便集成,大大减小了控制电路的体积。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相比于现有主电路控制方法,大大降低了负载冲击,更好地满足负载的电压上升率要求,避免输出过压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负载的可靠性。本发明中的供电控制单元对负载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进而根据监测结果通过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型mo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增加了负载的续航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供电主电路控制方法,该供电主电路将交流电通过限整流模块转化为直流电并输出到负载,主要包括限整流模块、交流电源、主供电电路、辅供电电路以及供电控制单元,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所述主供电电路包括充电电容、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供电回路;将所述充电电容分别与开关主电路和控制电路相连接,充电电容上的电压为控制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步骤b、将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依次串联在开关主电路上,将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极连接控制电路,接收来自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

步骤c、将所述供电回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充电电容相连接,在一个控制周期内,所述充电电容为第一开关管供电,所述第一开关管先导通,开关主电路经第一开关管和供电回路为充电电容充电,充电结束后第二开关管导通;

步骤d、将隔离转换电路串联在所述限整流模块和交流电源之间;

步骤e、闭合输出接触器,限整流模块进行不可控整流,输出直流电压到负载。

所述辅供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可插拔电池的接线端、与所述接线端连接的充电电路、连接于所述接线端与所述智能设备的系统供电端之间的p型mos管、与所述p型mos管连接的开关电路、与所述接线端连接的电池检测电路以及连接于所述接线端和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所述电池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可插拔电池是否存在,所述可插拔电池电压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可插拔电池的电压。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主供电电路、辅供电电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充电控制,并对所述可插拔电池和所述内置电池进行状态监测。

所述隔离转换电路根据反相电路和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向接收电路提供电源信号,并且隔离参考地,所述隔离转换电路包括输入端和输出端,其中所述输入端耦接于反相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端耦接于参考地和接收电路。

所述反相电路根据电源信号控制反相电路的控制信号,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端耦接于反相电路的输入端,用于输出反相电路控制信号,所述第二端耦接于隔离转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采样电源信号。

所述供电回路包括第三开关管、二极管、第四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连接在充电电容和第一开关管的控制极之间,所述二极管连接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与充电电容之间,所述第四开关管连接在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的公共端与地之间。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充电电容、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并在第一开关和充电电容之间设置供电回路,在一个控制周期的初始阶段,充电电容为第一开关管提供开启电压,第一开关导通,当第一开关管导通后,开关主电路经第一开关管和供电回路为充电电容充电,实现自主供电,采用该较小的电流对充电电容进行充电可减小充电回路的损耗,在实现自主供电的同时大大减低了充电损耗,且方便集成,大大减小了控制电路的体积。

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相比于现有主电路控制方法,大大降低了负载冲击,更好地满足负载的电压上升率要求,避免输出过压故障的发生,提高了负载的可靠性。

本发明中的供电控制单元对负载的可插拔电池和内置电池的状态进行监测,并进而根据监测结果通过开关电路,打通相应的p型mos管,进而控制可插拔电池或内置电池向系统供电端提供电源,增加了负载的续航时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