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82441发布日期:2019-12-21 03:2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音圈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音圈马达。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具有体积小、用电量少及价格低廉等优点,适合作为电子产品(如数码相机、手机、数码摄像机等)中的致动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手机相机拍照技术的进步,音圈马达的高度越来越薄,音圈马达的有效行程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而要求支撑底座的厚度也越来越薄。但是薄型化的支撑底座的强度会降低,其与固定架的粘合性也会较差,极易导致固定架与承载基座分离,影像相机模组的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音圈马达。

一种音圈马达,包括:支撑底座以及包括有收容空间的固定架,所述支撑底座包括侧壁,所述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金属片,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板以及从所述顶板边缘垂直延伸的侧板,所述侧板开设有凹口,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且所述凹口显露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片,显露的所述第一金属片形成焊接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座大致呈方形板状,所述支撑底座的中央开设有通光孔,所述侧壁包括四个相互垂直连接的侧壁面,每个所述侧壁面上形成一个所述第一金属片;所述固定架大致呈方形,所述侧板由四个侧边垂直连接形成,每个侧边开设至少一个凹口。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环绕所述侧壁一周的外凸缘,所述外凸缘包括与每个侧壁面垂直的上端面,所述上端面在每个侧壁面的中央位置朝向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凹陷,使所述外凸缘在每个侧壁面形成凹部,所述凹部包括与所述上端面平行的台阶面,所述台阶面设置有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二金属片与第一金属片垂直,所述固定架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外凸缘上且与所述第二金属片接触。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凹口开设在所述侧板的下端缘,所述凹口还显露所述第二金属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顶板与所述侧板共同形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音圈马达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内的可动架、绕设在所述可动架周围的线圈、设置在所述线圈周围的磁铁,所述可动架用于承载镜头模组,所述线圈可导通电流以与所述磁铁产生磁感应,使所述线圈可相对所述磁铁移动。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架外周缘设置有环形台阶,所述线圈环绕所述可动架圆周侧面且固定于所述环形台阶上。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音圈马达还包括固定框及与所述固定框固定的上弹片,所述固定框设置在所述顶板与所述可动架之间,所述上弹片设置在所述可动架与所述固定框之间。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垂直连接所述侧壁面的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凸设有导向凸起,所述导向凸起上设置有下弹片。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可动架朝向所述支撑底座的表面设置有两个固定柱,所述线圈包括线圈主体以及与所述线圈主体连接的第一缠绕部及第二缠绕部,所述第一缠绕部与第二缠绕部分别与所述固定柱相固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多个l型连接片,每个连接片是自所述透光孔向所述支撑底座的方向延伸,且每个连接片与所述固定架的角部相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通过在支撑底座的侧壁面设置第一金属片,在所述固定架中开设凹口,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上,从而,所述凹口显露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片,如此通过所述第一金属片能增加所述支撑底座的强度,使其满足强度需求;显露的所述第一金属片形成焊接区,在焊接区利用激光或者焊锡点焊,使所述支撑底座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能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防止固定架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松脱,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仅通过胶体固定,本案的支撑底座与固定架之间还能通过焊接固定,固定的方式更加牢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马达的结构图。

图2是图1提供的音圈马达的爆炸图的结构图。

图3是图1提供的音圈马达又一个方向的爆炸图图。

图4是图1提供的音圈马达的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马达的剖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马达的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100。所述音圈马达100包括支撑底座10、固定架20、下弹片30、可动架40、线圈50、磁铁60、上弹片70、以及固定框80。

请参阅图2,所述支撑底座10大致呈方形板状,所述支撑底座10的中央开设有通光孔101用于使光线通过而被影像感测器接收。所述支撑底座10包括侧壁12以及环绕所述侧壁12一周的外凸缘14。所述侧壁12包括四个依次垂直连接的侧壁面120。所述外凸缘14延伸的方向垂直于所述侧壁面120。

所述底座10的所述外凸缘14包括与每个侧壁面120垂直的上端面140,所述上端面140在每个侧壁面120的中央位置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0的底部凹陷,使所述外凸缘14在每个侧壁面120形成凹部142。所述凹部142包括与所述上端面140平行的台阶面144。

所述侧壁面120及所述台阶面144及分别形成有第一金属片16及第二金属片18。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片16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8是通过埋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嵌入在所述侧壁面120以及所述台阶面144。也即,在注塑成型所述支撑底座10时,嵌入所述第一金属片16以及第二金属片18。所述第一金属片16以及第二金属片18能增加所述支撑底座的强度。

所述支撑底座10还包括上表面103,所述上表面103上凸设有导向凸起110,所述导向凸起110上设置所述下弹片30。

所述支撑底座10的导向凸起一侧还开设有两个通孔105,所述通孔105分别用于设置导电端子107,所述导电端子107用于与外部电路电性连接。

所述固定架20的材料为金属,譬如可以为金属铁材质。所述固定架20用金属材质制成,能消除外部电磁对该音圈马达100的干扰并防止音圈马达100的电磁影响其外部电子组件的工作。所述固定架20包括顶板22以及从所述顶板22边缘垂直向下延伸的侧板24。所述顶板22开设有透光孔220。所述顶板22与所述侧板24共同形成容纳所述下弹片30、可动架40、线圈50、磁铁60、上弹片70、以及固定框80的收容空间201。所述侧板24的远离所述顶板22的下端240开设有凹口2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架20大致呈方形,所述侧板24包括依次垂直相连的4个侧边244,每个侧边244开设至少一个凹口2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侧边244开设相间隔的两个凹口242。

所述固定架还包括多个l型连接片26,每个连接片26是自所述透光孔220向所述支撑底座10的方向延伸,且每个连接片26与所述固定架20的角部相对。

所述固定架20设置在所述支撑底座10上时,所述凹口242显露部分所述第一金属片16及部分第二金属片18。显露的所述第一金属片16及第二金属片18同时形成焊接区210。在焊接区210利用激光或者焊锡点焊,使所述支撑底座10与所述固定架20之间能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防止固定架20与所述支撑底座10之间松脱。在焊接区210焊接之后,可以将音圈马达翻转180度,使支撑底座10朝上,进行点胶,胶体能顺着支撑底座10与固定架20之间的间隙流动,以固定支撑底座10与固定架20,如此是为了强化固定效果。

所述下弹片30、可动架40、线圈50、磁铁60、上弹片70、以及固定框80均位于收容空间201。

具体地,所述下弹片30固定所述支撑底座10上表面的所述导向凸起110上。

请参阅图3,所述可动架40用于装载镜头模组(图未示)。所述可动架40外侧面周缘设置有环形台阶42,所述线圈环绕所述可动架40的外侧面且设置于所述环形台阶42上。所述可动架40朝向所述支撑底座10的底表面401设置有两个固定柱44。

所述线圈50包括线圈主体52以及与所述线圈主体52连接的第一缠绕部520及第二缠绕部522,所述第一缠绕部520与第二缠绕部522分别套设所述固定柱44上以使线圈50固定。

所述磁铁60的数量为4个,分别设置在所述线圈50的四周。

固定框80是一个方形的框状结构,固定框80是用于固定上弹片70的,也即所述上弹片70的内环与外环分别固定在固定框80与可动架40的上端面之间。

所述线圈50可导通电流以与所述磁铁60产生磁感应,使所述线圈可相对所述磁铁60移动。可动架40和线圈50作为音圈马达100的动子,通过磁铁的推力带动镜头模组(图未示)上下移动,以实现光学对焦。

所述音圈马达100在使用时,镜头模组设置在所述可动架40中,所述音圈马达100设置在具影像感测器的电路基板上,使透光孔与影像感测器对应。以利用所述音圈马达100来驱动所述镜头模组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实现调焦。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200,所述音圈马达2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马达的结构100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是省去所述台阶面144的第二金属片18,也即在所述台阶面144不设置第二金属片18,而是只在所述侧壁面上设置第一金属片16。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图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音圈马达300,所述音圈马达300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音圈马达的结构100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本实施例是省去所述侧壁面120的第一金属片16,也即所述侧壁面120不设置第一金属片,而是只在所述台阶面144上设置第二金属片18。所述第二金属片18也是通过埋入成型(insertmolding)的方式嵌入在所述台阶面144。所述固定架20的下端240是与所述第二金属片18抵触或者形成一个微小的间隔,用于设置焊锡。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音圈马达100,通过在支撑底座10的侧壁面120设置第一金属片16或者在外凸缘上设置第二金属片18或者同时在侧壁面以及外凸缘的台阶面上分别设置第一金属片16、第二金属片18,利用第一金属片16及/或第二金属片18加强所述支撑底座10的强度。显露的所述第一金属片16及/或第二金属片18同时形成焊接区210。在焊接区210利用激光或者焊锡点焊,使所述支撑底座10与所述固定架20之间能通过焊接方式固定,防止固定架20与所述支撑底座10之间松脱。在焊接区210焊接之后,还可以将音圈马达100翻转180度,使支撑底座10朝上固定架朝下,在焊接区210进行点胶,胶体能顺着支撑底座10与固定架20之间的间隙流动,以加强固定支撑底座10与固定架2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