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子遮蔽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7977发布日期:2018-11-09 17:19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子遮蔽罩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作业时的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子遮蔽罩。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的各种作业中,带电操作往往是极为普遍的行为,以10kv配网为例,为保障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就需要进行带电作业,这使得带电作业技术成为电力系统中十分重要的技术内容。由于配电网线路结构紧凑,作业环境复杂,为了保障带电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过程中需要对作业范围内的带电体和接地体进行绝缘遮蔽。

悬垂绝缘子是一种在配电线路铁塔上用来承载导线的电力设备,在常规的带电作业中一般使用绝缘毯对其进行遮蔽,遮蔽过程费时费力。而在作业过程中时,作业人员常常需要将绝缘毯从绝缘子上拆除,腾挪出作业空间,这给绝缘遮蔽的完整性带来了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现状,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绝缘子遮蔽罩,其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对绝缘子的绝缘遮蔽,同时又能在无需拆下遮蔽罩的情况下灵活地为作业人员提供作业空间,有利于保证绝缘遮蔽的完整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绝缘子遮蔽罩,包括:

本体部,用于罩设在绝缘子上,所述本体部包括顶壁和自所述顶壁向下延伸的侧壁,所述侧壁上设有第一开口,以用作对所述绝缘子进行操作的窗口;和

窗口遮蔽部,可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用于遮蔽或至少部分地暴露所述第一开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本体部的轴向上贯通所述侧壁。

优选地,所述顶壁上设有第二开口,用于供绝缘子上方的金具穿过所述顶壁,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相通。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上还设有金具遮蔽部,所述金具遮蔽部自所述顶壁向上延伸,并且围绕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优选地,所述侧壁的下端还设有一对第三开口,用于供绝缘子下方的导线通过。

优选地,所述窗口遮蔽部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

或者,所述窗口遮蔽部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上。

优选地,所述窗口遮蔽部配置成可沿所述本体部的轴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上在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窗口遮蔽部上设有一对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彼此相连的侧部和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侧壁相连,使得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导向滑槽,所述第二导向部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导向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部设置在所述窗口遮蔽部的两侧边缘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窗口遮蔽部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导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导向限位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彼此相连的侧部和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窗口遮蔽部的内侧面相连,其中,所述第二导向限位结构的侧部容纳于所述导向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绝缘子遮蔽罩还包括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窗口遮蔽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锁定。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窗口遮蔽部上设有第二导向部;其中,所述第一导向部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导向部上设有第一锁定孔,所述锁定件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并与所述第一锁定孔配合,以完成锁定。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窗口遮蔽部上设有第二导向部,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窗口遮蔽部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导向限位结构;其中,所述窗口遮蔽部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导向部上设有第二锁定孔,所述锁定件穿过所述第二通孔并与所述第二锁定孔配合,以完成锁定。

优选地,所述绝缘子遮蔽罩包括在轴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窗口遮蔽部,分别为位于上方的第一窗口遮蔽部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窗口遮蔽部,二者共同实现对所述第一开口的遮蔽。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的上端部彼此对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开口的遮蔽,其中,在对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的上端部之间存在部分重叠,以形成重叠遮蔽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的上端部中的一者包括容纳槽,用于容纳另一者,从而形成所述重叠遮蔽区。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具有竖直遮蔽区和水平遮蔽区,所述竖直遮蔽区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所述水平遮蔽区自所述竖直遮蔽区的顶部朝向内侧延伸,以用于与所述顶壁形成重叠遮蔽。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上设有金具遮蔽部,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还具有金具遮蔽区,所述金具遮蔽区自所述水平遮蔽区向上延伸,用于与所述金具遮蔽部共同实现对金具的遮蔽。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配置有第一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锁定;和/或,

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配置有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相对于所述本体部锁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和所述本体部之间还配置有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因重力作用而脱落。

优选地,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绝缘绳,所述绝缘绳的一端固定至所述本体部,另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导向部,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与所述侧壁共同形成导向滑槽,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上设有第二导向部;其中,

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

一对第一止挡部,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的底端,并朝向彼此凸伸,使得所述一对第一止挡部之间的间隙小于所述导向滑槽的宽度;和

一对第二止挡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部的顶端,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凸伸,使得所述一对第二止挡部能够被所述一对第一止挡部止挡;其中,所述一对第二止挡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弹性臂上,所述弹性臂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上。

优选地,每个第二止挡部的外侧形成有倾斜引导面,在将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装配至所述本体部时,所述倾斜引导面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止挡部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

由于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的本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开口,并且第一开口可通过窗口遮蔽部进行打开或关闭,从而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能够方便、灵活地为作业人员提供作业空间,而不必整体地拆下或移动遮蔽罩,一方面能够保证绝缘遮蔽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同时,由于本体部为罩状结构,还使得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安装,以便实现对绝缘子的绝缘遮蔽。

特别地,窗口遮蔽部采用滑动式结构,能够有效减小开启过程中对空间的占用,同时还有利于调节操作窗口的开启程度,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根据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绝缘子遮蔽罩在使用状态下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本体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本体部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本体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1中的第一窗口遮蔽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第一窗口遮蔽部的左视示意图;

图8为图6的第一窗口遮蔽部的立体示意图,示出了其外侧结构;

图9为图6的第一窗口遮蔽部的立体示意图,示出了其内侧结构;

图10为图1中的第二窗口遮蔽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第二窗口遮蔽部的左视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的第一窗口遮蔽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第一窗口遮蔽部的左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2中的b-b剖视图;

图15为图1中的本体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左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中的第二窗口遮蔽部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主视示意图;

图18为图17的第二窗口遮蔽部的左视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e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中带电作业时对绝缘子(尤其是悬垂绝缘子)进行遮蔽的实际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绝缘子遮蔽罩,其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如图1-19所示。

首先参见图1,所述绝缘子遮蔽罩包括本体部1和窗口遮蔽部2。

其中,所述本体部1用于罩设在绝缘子3(例如悬垂绝缘子)上,所述本体部1的优选结构如图2-5所示,其包括顶壁11和自所述顶壁11向下延伸的侧壁12。例如,所述顶壁11和所述侧壁12共同构成罩状结构,以便将绝缘子3容纳于该罩状结构的内腔中。具体地,该罩状结构可以是方形罩、矩形罩或者圆柱形罩等等,对应地,所述本体部1的横截面形状例如为正方形、矩形或者圆形。侧壁12则可以包括多个平面结构,也可以包括曲面结构,而顶壁11优选为平面结构。所述侧壁12上设有第一开口13,以用作对所述绝缘子3进行操作的窗口,也即,当所述本体部1罩设在相应的绝缘子3上时,在所述第一开口13未被完全遮蔽时,绝缘子3的至少一部分将会暴露,从而作业人员可以经所述第一开口13对绝缘子3进行操作,如对绝缘子地电位或带电部位等进行操作,例如进行检修、拆装,或者对相关的金具和导线进行检修、拆装等。

所述窗口遮蔽部2可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1上,用于遮蔽或至少部分地暴露所述第一开口13。

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中,窗口遮蔽部2可以仅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三个或者多个。特别优选地,如图1所示,窗口遮蔽部2设置有两个,分别为位于上方的第一窗口遮蔽部2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窗口遮蔽部22,二者共同实现对所述第一开口13的遮蔽。

当所述窗口遮蔽部2(例如单一窗口遮蔽部,或者第一、第二窗口遮蔽部21、22)位于遮蔽所述第一开口13的位置时,位于本体部1内腔中的绝缘子3将完全被遮蔽;而当所述窗口遮蔽部2的位置改变,使得所述第一开口13部分或全部地暴露时,则位于本体部1内腔中的绝缘子3的相应部位便会暴露出来,从而为作业人员提供可用的作业空间,使得作业人员可以直接通过所述第一开口13对绝缘子3进行相关操作,而无需整体地移动绝缘子遮蔽罩来暴露绝缘子3的相应部位。

可见,由于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的本体部1上设置有第一开口13,并且第一开口13可通过窗口遮蔽部2进行打开或关闭,从而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能够方便、灵活地为作业人员提供作业空间,而不必像现有技术使用绝缘毯那样需要整体地拆下绝缘毯才能进行作业,一方面能够保证绝缘遮蔽的完整性,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减少作业人员的劳动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此外,由于本体部1为罩状结构,还使得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安装,以便实现对绝缘子3的绝缘遮蔽。

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特别适用于对高压(如35kv)、中压(10kv)、低压(380/220v)配网线路带电作业时的情形,能够有效地对绝缘子进行绝缘遮蔽,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尽管图1的实施例中仅示出了一个第一开口13,但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开口13的数量没有限制,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优选地,参见图2,所述第一开口13在所述本体部1的轴向(在实际工作中为高度方向)上贯通所述侧壁12。由于悬垂绝缘子的上方经相应的金具连接横担,因此,当第一开口13贯通侧壁12的整个高度时,在现场安装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时,可以直接经所述第一开口13罩在相应的绝缘子上,从而使安装便捷,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第一开口13也不是必须贯通侧壁12的整个高度,此时,考虑到将本体部1安装到绝缘子上的需求,可以将本体部1设置成剖分式结构,即,分成两个分离的部分,在安装时分别从绝缘子的两侧组装到一起并进行固定,即可实现将绝缘子罩在本体部1的内腔中。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顶壁11上设有第二开口14,用于供绝缘子上方的金具(例如绝缘子与横担之间的金具)穿过所述顶壁11,所述第一开口13与所述第二开口14相通。这样,当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3将绝缘子罩于本体部1的内腔中时,可以不受相应的金具的影响,从而方便地完成安装,并容易保证绝缘子居中地处于所述绝缘子遮蔽罩的内腔中。

优选地,如图2-4所示,所述本体部1上还设有金具遮蔽部15,所述金具遮蔽部15自所述顶壁11向上延伸,并且围绕所述第二开口14的至少一部分,以用于对延伸到顶壁11上方的金具进行绝缘遮蔽。如图所示,金具遮蔽部15连续地设置在第二开口14的三个边缘,能够较好地对金具进行遮蔽,并且还可以与相应的横担遮蔽装置配合使用。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侧壁12的下端还设有一对第三开口19,用于供绝缘子下方的导线4(参见图1)通过。第三开口19还可用于与相应的导线遮蔽罩配合,例如可容纳导线遮蔽罩的一部分,从而使绝缘遮蔽效果能够连续地覆盖绝缘子3和导线4,保证绝缘遮蔽的完整性。

为了实现窗口遮蔽部2对第一开口13的遮蔽和暴露,窗口遮蔽部2可以采用多种安装方式实现可动地安装至本体部1。

优选地,所述窗口遮蔽部2可以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本体部1上。当采用滑动方式安装时,窗口遮蔽部2的滑动方向可以是沿本体部1的轴向(即沿竖直方向滑动),也可以是垂直于本体部1的轴向(即沿水平方向滑动),例如沿着本体部1的周向(当本体部1的横截面为圆形时)滑动,或者沿着本体部1的一个侧面(当本体部1的横截面为方形或矩形时)滑动。容易理解,以滑动的方式安装窗口遮蔽部2,可以使窗口遮蔽部2始终与本体部1保持贴合,从而减少空间占用,特别是窗口遮蔽部2在运动过程中所需的空间,同时,还能够方便地实现对第一开口13的部分遮蔽或暴露。

替代地,所述窗口遮蔽部2也可以采用可枢转的方式安装于所述本体部1上。例如,窗口遮蔽部2可通过铰链装置连接至本体部1,从而以翻盖的形式遮蔽或暴露第一开口13。具体地,铰链装置的枢转轴线可以平行于本体部1的轴线,也可以垂直于本体部1的轴线。

在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所述窗口遮蔽部2配置成可沿所述本体部1的轴向滑动,在实际工作中,也即为在高度方向上滑动。由此还特别地能够保证窗口遮蔽部2的滑动距离足够大,从而适应于对第一开口13在整个长度范围内的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者完全暴露。本发明中,第一开口13的长度是指沿本体部1的轴向测量的尺寸。

优选地,如图2-5所示,所述本体部1的侧壁12上在所述第一开口1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部16,对应地,如图6-14所示,所述窗口遮蔽部2(例如为第一窗口遮蔽部21和第二窗口遮蔽部22)上设有一对第二导向部26,所述第一导向部16和所述第二导向部26滑动配合。第一导向部16和第二导向部26在本体部1和窗口遮蔽部2之间提供了有效的限位和导向作用,使得窗口遮蔽部2只能沿一个方向运动,也即,只能相对于本体部1进行一维运动。

优选地,如图4-5所示,所述第一导向部16包括第一导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彼此相连的侧部161和底部162,所述底部162与所述侧壁12相连,使得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与所述侧壁12共同形成导向滑槽17,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导向部26的至少一部分容纳于所述导向滑槽17中。优选地,述导向滑槽17的深度不小于5cm。如图2和图5所示,导向滑槽17的两个槽壁分别由侧壁12的一部分(也即第一开口13两侧的部分)和所述侧部161形成,优选地,导向滑槽17的两个槽壁在槽深方向(图2和图5中的左右方向)上的尺寸不同,并且由侧壁12形成的槽壁在该方向上的尺寸大于所述侧部161形成的槽壁的尺寸,这样,可以保证第一开口13两侧的侧壁部分与窗口遮蔽部2形成有效的重叠遮蔽。

优选地,如图6-11所示,所述第二导向部26设置在所述窗口遮蔽部2的两侧边缘处,例如可直接由窗口遮蔽部2的左右两侧边缘充当。在窗口遮蔽部2本身为平板结构时,其左右两侧边缘可以方便地用作第二导向部26。

替代地,如图12-14所示,所述第二导向部26也可以不由窗口遮蔽部2的左右两侧边缘充当,而是包括设置在所述窗口遮蔽部2(图中示例地示出的是第一窗口遮蔽部21)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导向限位结构,所述第二导向限位结构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包括彼此相连的侧部261和底部262,所述底部262与所述窗口遮蔽部2的内侧面相连,其中,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第二导向限位结构的侧部261容纳于所述导向滑槽17中。本实施方式中,在装配状态下,窗口遮蔽部2将遮挡第一导向部16和第二导向部26,从而可呈现出整洁的外观。

优选地,为防止窗口遮蔽部2意外移动,例如在遮蔽第一开口13的状态下意外打开而暴露第一开口13,本发明所述的绝缘子遮蔽罩还包括锁定件5,如图1所示,用于将所述窗口遮蔽部2相对于所述本体部1锁定,从而可以确保仅在作业人员主动解除锁定件时,窗口遮蔽部2才可以被移动,由此可提高安全防护的性能。当然,在窗口遮蔽部2暴露第一开口13的情况下,优选也可以通过锁定件5将窗口遮蔽部2相对于本体部1锁定,防止其意外关闭或者移位。

特别地,在窗口遮蔽部2沿着本体部1的轴向滑动的实施方式中,锁定件5的作用更为明显,其能有效防止窗口遮蔽部2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滑动,从而可将窗口遮蔽部2锁定在期望的位置处,以便实现对第一开口13的完全遮蔽、部分遮蔽或者最大程度地暴露,等等。

其中,锁定件5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结构,并且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锁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插销结构、卡扣结构、挂钩结构等等,只要能将窗口遮蔽部2相对于本体部1锁定即可。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锁定件5为插销,在所述本体部1和窗口遮蔽部2的适当位置处设置有插销孔,优选在二者上各设置多个(例如成排的)插销孔,从而可将插销插入相应的插销孔而将窗口遮蔽部2相对于本体部1锁定,而通过选择不同的插销孔,则可容易地实现将窗口遮蔽部2锁定在不同的位置处,从而可实现对所述第一开口13的不同程度的暴露(或遮蔽)。

优选地,当本体部1采用图2-5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时,也即当所述本体部1的侧壁12上设有第一导向部16(例如第一导向限位结构)时,而当窗口遮蔽部2采用图6-11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时,也即当所述窗口遮蔽部2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6时,则相应的插销孔可以设置在第一导向部16和第二导向部26上。例如,可以在所述第一导向部16上设有第一通孔18,如图3和图5所示,而在所述第二导向部26上设有第一锁定孔28,如图7-9和图11所示,所述锁定件5穿过所述第一通孔18并与所述第一锁定孔28配合,即可完成锁定。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18可以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的底部162上,如图3和图5所示,也可替代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的侧部161上(未示出);对应地,所述第一锁定孔28则可设置在第二导向部26的与所述底部162相对的面(例如窗口遮蔽部2的左右两端面)上,如图7-9和图11所示,或者替代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部26的与所述侧部相对的面上(例如窗口遮蔽部2的正面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处)。所述第一锁定孔28优选为盲孔,但是,当第一锁定孔28设置在窗口遮蔽部2的正面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处时,设置成通孔也是可行的。

优选地,当本体部1采用图2-5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时,也即当所述本体部1的侧壁12上设有第一导向部16时,而当窗口遮蔽部2采用图12-14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时,也即当所述窗口遮蔽部2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6、且所述第二导向部26包括设置在所述窗口遮蔽部2的内侧面上的第二导向限位结构时,则相应的插销孔可以设置在窗口遮蔽部2和第一导向部16上。例如,可以在所述窗口遮蔽部2上(如靠近左右两端的位置处)设有第二通孔29,如图12和图14所示,而在所述第一导向部16(例如在其侧部161)上设有第二锁定孔(未示出),所述锁定件5穿过所述第二通孔29并与所述第二锁定孔配合,即可完成锁定。所述第二锁定孔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优选地,在所述第二锁定孔为通孔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导向限位结构的侧部261上还可以设置与所述第二通孔29同轴的盲孔或通孔,以协助实现锁定。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绝缘子遮蔽罩包括在轴向(如高度方向)上并排设置的两个窗口遮蔽部2,分别为位于上方的第一窗口遮蔽部21和位于下方的第二窗口遮蔽部22,二者共同实现对所述第一开口13的遮蔽。与仅采用一个窗口遮蔽部的实施方式相比,第一窗口遮蔽部21和第二窗口遮蔽部22可以各自独立地相对于本体部1移动(例如滑动),从而可更为灵活地对第一开口13进行遮蔽或暴露,例如可以准确地暴露绝缘子3的需要操作的部位,而将其余部位保持良好的遮蔽,同时,还可以避免一个窗口遮蔽部在从完全遮蔽到最大程度地暴露第一开口13的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行程过大的问题,因为这会要求绝缘子遮蔽罩上方或下方必须有足够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上端部彼此对接,以实现对所述第一开口13的遮蔽,其中,在对接状态下,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上端部之间存在部分重叠,以形成重叠遮蔽区,从而可提高对接部位的遮蔽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的下端部和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上端部中的一者包括容纳槽23,用于容纳另一者,从而形成所述重叠遮蔽区。所述容纳槽23的深度优选不小于5cm。例如,如图7-9所示,所述容纳槽23设置在第一窗口遮蔽部21的下端部,以用于容纳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上端部。为了方便实现前述容纳,被所述容纳槽23容纳的端部(例如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上端部)附近部位的厚度相对于其余部位的厚度变薄,例如在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内侧面和外侧面均形成有阶梯结构24,如图10-11所示,由此可保持第一窗口遮蔽部21和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厚度一致。

优选地,如图6-9所示,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具有竖直遮蔽区211和水平遮蔽区212,二者优选互相垂直,所述竖直遮蔽区211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开口13的一部分(如上半部分),所述水平遮蔽区212自所述竖直遮蔽区211的顶部朝向内侧延伸,以用于与所述顶壁11形成重叠遮蔽。在实际工作中,当所述竖直遮蔽区211处于下极限位置时,也即最大程度地遮蔽第一开口13时,所述水平遮蔽区212可以支承在所述顶壁11上,一方面形成重叠遮蔽,另一方面还能保证第一窗口遮蔽部21在无锁定的状态下也不会向下滑落,从而可靠地防止掉落。

优选地,如图2-4所示,当所述本体部1上设有金具遮蔽部15时,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还具有金具遮蔽区213,所述金具遮蔽区213自所述水平遮蔽区212向上延伸,用于与所述金具遮蔽部15共同实现对相应的金具的遮蔽。例如,金具遮蔽区213可以将所述金具遮蔽部15的一部分罩于内部。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配置有第一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一窗口遮蔽部21相对于所述本体部1锁定;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配置有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相对于所述本体部1锁定。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例如均为前面所提到插销,在图1中均以附图标记5标识,其通过第一窗口遮蔽部21、第二窗口遮蔽部22和本体部1上的对应的插销孔完成锁定。

优选地,如图10-11所示,第二窗口遮蔽部22优选为平板结构,例如为矩形平板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和所述本体部1之间还配置有防脱落机构,用于防止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因重力作用而脱落。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操作锁定件5的过程中(例如在将第二窗口遮蔽部22安装至本体部1的过程中、在调节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位置从而调整其遮蔽程度的过程中、以及在拆卸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过程中)出现失误而未能及时实现锁定,导致第二窗口遮蔽部22因重力作用而向下滑落,也不会发生直接从高处掉落的危险。

所述防脱落机构可以采用多种合适的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脱落机构包括绝缘绳(未示出),所述绝缘绳的一端固定至所述本体部1,另一端固定至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这样,即使操作锁定件失误,导致第二窗口遮蔽部22从本体部1的导向滑槽17中滑出,因为绝缘绳的存在,第二窗口遮蔽部22也不会掉落地面,从而保证下方的安全。

优选地,当所述本体部1的侧壁12上设有第一导向部16,且所述第一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限位结构,且所述第一导向限位结构与所述侧壁12共同形成导向滑槽17时(参见图2-5),同时,当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上设有第二导向部26,且所述第二导向部26直接由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左右两侧边缘充当时(参见图10-11),所述防脱落机构可以包括(参见图15-18):

一对第一止挡部171,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17的底端,并朝向彼此凸伸,使得所述一对第一止挡部171之间的间隙l小于所述导向滑槽17的宽度l1,参见图15-16;和

一对第二止挡部27,设置在所述第二导向部26的顶端,并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凸伸,使得所述一对第二止挡部27能够被所述一对第一止挡部171止挡;其中,所述一对第二止挡部27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弹性臂271上,所述弹性臂271一体地形成于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上,参见图17-19。

图1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二窗口遮蔽部22上一体地形成有两个弹性臂271,一对第二止挡部27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弹性臂271上,使得两个第二止挡部27均可借助于弹性臂271的弹性变形而改变位置,例如在外力作用下朝向彼此运动,以便能够通过一对第一止挡部171之间的间隙,以及在外力消失后恢复原先的位置,以便能够被一对第一止挡部171所止挡。不难理解,只要一个第二止挡部271能够借助于弹性臂271的弹性变形而改变位置,即可实现上述目的。

如图18所示,第二导向部26的厚度尺寸为d(该尺寸优选也是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厚度尺寸),两个第二止挡部27在所述第二导向部26的厚度方向上的最大尺寸为d1,结合图16可知,只要满足d≤l,且d1≥l,即可满足前述的防脱落功能的要求。作为更佳的实施例,d1≤l1。

在具体工作时,为将第二窗口遮蔽部22安装至本体部1,需将第二止挡部27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171之间的间隙装入导向滑槽17中,为此,只需要使相应的弹性臂271发生弹性变形,例如操作者用手挤压弹性臂271,即可完成安装,随后,第二窗口遮蔽部22便可以方便地实现上下滑动。同样,在带电作业结束后拆除绝缘子遮蔽罩时,需要将第二窗口遮蔽部22从本体部1上拆下,在相应的锁定件5解除锁定后,第二窗口遮蔽部22借助于第一止挡部171对第二止挡部27的止挡而悬挂在本体部1上,此时,只需要再次挤压弹性臂271使之发生弹性变形,便能够使第二止挡部27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171之间的间隙,从而完成对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拆卸。

优选地,如图17-19所示,每个第二止挡部27的外侧形成有倾斜引导面272,在将所述第二窗口遮蔽部22装配至所述本体部1时,所述倾斜引导面272用于引导所述第二止挡部27通过所述第一止挡部171,也即通过所述一对第一止挡部171之间的间隙。如图18所示,两个第二止挡部27的倾斜引导面272之间形成锐角,使得在相应的弹性臂271未变形的情况下两个第二止挡部27的前端(图中为上端)就能够插入所述一对第一止挡部171之间的间隙中,随后,操作者只需要向上推压第二窗口遮蔽部22,第一止挡部171便能通过倾斜引导面272自动挤压第二止挡部27,迫使弹性臂271变形,从而自动完成安装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容易理解,当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仅包括一个窗口遮蔽部2时,其既可以采用第一窗口遮蔽部21的结构形式,也可以采用第二窗口遮蔽部22的结构形式。

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中,本体部1和窗口遮蔽部2均可采用绝缘材料如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等通过模具浇注一次成型,且本体部1和窗口遮蔽部2优选采用相同的材质。

本发明的绝缘子遮蔽罩由于设置了可开关的操作窗口,使得绝缘子遮蔽罩在正常使用过程中无需进行整体移动或拆卸,即可暴露绝缘子的相应部位以便进行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安全防护性能也更高。

特别地,窗口遮蔽部采用滑动式结构,能够有效减小开启过程中对空间的占用,同时还有利于调节操作窗口的开启程度,进一步提高安全防护性能和使用的便捷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应当理解,上述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上述细节做出的各种明显的或等同的修改或替换,都将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