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41951发布日期:2018-12-11 23:11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缆敷设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输配电线路电缆化应用已成显著发展趋势,江苏省已投运的总长度达10万多公里,全国第一,其中110、220kv电缆线路路径长度已达3809公里,成为城市供电的主要输送形式之一。其中,高压大截面电缆占多数。该类型电缆线路供电可靠性要求极高,一旦故障,抢修耗时长、成本高,造成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巨大。

高压大截面电缆的重量大,如220kv导体截面2500mm2电缆每米约38kg,这使得人力无法完成敷设工作。高压大截面电缆的传统敷设方法为地滑轮地面敷设后,再通过起吊装置逐段搬至电缆支架上,需要大量二次搬运,效率低;且由于电缆重量大,重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易引发电缆搬至支架过程中,电缆被磕伤的质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解决了大量二次搬运效率低的问题,也避免了重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引发电缆上支架过程被磕伤的质量隐患,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本发明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包括以下步骤:

(1)布置电缆支架:确定不同通道电缆敷设时电缆支架的位置,并布置电缆支架;

(2)搭设脚手架:在敷设通道内搭设脚手架,在脚手架上布置低摩擦滑轮,该低摩擦滑轮的位置略高于对应的电缆支架;

(3)布置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在敷设通道内布置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并将电缆输送机布置在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上;

(4)调节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的高度:将电缆的一端放置于电缆输送机上,调节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的高度;

(5)预敷设电缆:将电缆预敷设于高度略高于电缆支架高度的低摩擦滑轮上,通过电缆输送机4沿低摩擦滑轮预敷设电缆;

(6)完成敷设:将预敷设完成后的电缆推入电缆支架上。

本发明进一步采用以下优选方案:

在步骤(1)中,具体在电缆沟内敷设时,电缆支架最上层至沟顶距离应不小于400mm,电缆支架间距应根据蛇形敷设的方式确定,垂直蛇形时,电缆支架间距为蛇形弧一节距长度;水平蛇形时,电缆支架间距为蛇形弧半节距长度;电缆支架最下层距沟底距离不小于50-100mm;根据需要共敷设2-3层支架。

具体在竖井内垂直敷设时,电缆支架长度根据电缆直径、根数和转弯半径确定,敷设方式可以采用直线敷设和在底部再将电缆敷设成一个自由弯头以吸收电缆膨胀的方式,也可采用垂直蛇形敷设方式。支架数量根据不同的敷设方法每隔1.5-3m设置1个。

在步骤(2)中,所述脚手架与电缆支架对应设置,每一脚手架包括立柱和横杆,横杆固定在立柱上,一端与对应的电缆支架连接。

在步骤(2)中,在靠近电缆支架一端的脚手架横杆上安装低摩擦滑轮。

所述低摩擦滑轮相对于对应的电缆支架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至少为一个电缆直径的高度,所述低摩擦滑轮的滚动摩擦系数不大于0.2。

所述脚手架安装于通道的一侧,脚手架的另一侧预留供操作人员通过的空间。

在步骤(3)中,所述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设置在靠近脚手架立柱一侧。

在步骤(4)中,调节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的高度,使得电缆输送机上电缆的垂直高度高于低摩擦滑轮至少一个电缆直径的高度

在步骤(5)中,通过电缆输送机将电缆预敷设在各脚手架安装的低摩擦滑轮上,完成电缆的预敷设。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该工法,解决了大量二次搬运效率低的问题,避免了重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易引发电缆上支架被磕伤的质量隐患,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敷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工法的敷设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脚手架、2-低摩擦滑轮、3-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4-输送机、5-电缆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中涉及的敷设设备包括,固定于电缆通道侧壁上的电缆支架5;搭设于电缆通道内的脚手架1,该脚手架安装于通道的一侧,其另一侧预留供操作人员通过的空间,低摩擦滑轮2布置在脚手架1上,该低摩擦滑轮2的高度略高于电缆支架5,且距离地面的高度为0.3-1.8m;布置在电缆敷设通道起始端的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3,电缆输送机4架设于该液压平台3上,电缆一端放置于电缆输送机4上。

具体地,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高压大截面电缆线路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的具体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明确不同通道敷设电缆时电缆支架的位置。电缆敷设过程中,涵沟和竖井是最常见的敷设通道,在电缆涵沟内敷设时,根据需要一般设置2-3层电缆支架。其中,电缆支架最上层至沟顶距离应不小于400mm,电缆支架间距应根据蛇形敷设的方式确定:垂直蛇形时,电缆支架间距为蛇形弧一节距长度;水平蛇形时,电缆支架间距为蛇形弧半节距长度;电缆支架最下层距沟底距离不小于50-100mm;根据需要共敷设2-3层支架。

在竖井内垂直敷设时,具体在竖井内垂直敷设时,电缆支架长度根据电缆直径、根数和转弯半径确定,敷设方式可以采用直线敷设和在底部再将电缆敷设成一个自由弯头以吸收电缆膨胀的方式,也可采用垂直蛇形敷设方式。垂直敷设支架数量根据不同的敷设方式每隔1.5-3m设置1个。

步骤(2),在电缆通道内搭设脚手架1。其中,脚手架1整体靠通道一侧安装,通道另一侧供操作人员行走通过。脚手架1包括立柱和横杆,横杆与立柱十字交叉固定,横杆与电缆支架5对应,且横杆的一端设置在对应的电缆支架5上。在横杆上布置低摩擦滑轮2,该低摩擦滑轮的位置略高于电缆支架,且相对于对应的电缆支架5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差至少为一个电缆直径的高度。本实施例所采用的低摩擦滑轮为申请号200910034593.2所公开的低摩擦电缆敷设滑轮,其滚动摩擦系数不大于0.2,能大幅度减小摩擦力,有效保护电缆,也可降低敷设外力功率,使电缆承受的敷设外力减小而降低受损概率。

步骤(3),在敷设通道内布置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3,并将电缆输送机4放置在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3上。液压升降平台一般选用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特别是双铰接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能够保证平台的升降行程达到液压缸行程的两倍以上,满足电缆敷设过程中对升举高度的需求。

步骤(4)电缆的一端放置于电缆输送机4上,调节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3的高度至略高于电缆支架5的位置;且至少高于电缆支架5一个电缆直径的高度,优选与低摩擦滑轮高度一致。

步骤(5)通过电缆输送机4将电缆预敷设在低摩擦滑轮2上,完成电缆的预敷设。

步骤(6)电缆敷设完成后将电缆逐段推入电缆支架5上。

本发明针对传统的高压大截面电缆敷设方法效率低且易引发电缆上支架时被磕伤的技术问题,首次提出了可适位高度调节敷设工法,通过脚手架结合低摩擦滑轮以及电缆输送机液压升降平台,采取高度稍高于电缆支架的敷设工法进行预敷设,从而只需在预敷设完成后推入电缆支架上即可,效率高且消除了重复过程中的人为因素易引发电缆上支架被磕伤的质量隐患。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等效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