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58907发布日期:2018-11-24 11:58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能源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能源的即将枯竭,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已迫在眉睫。倡导节能环保,用以节约现有能源消耗量,提倡环保型新能源开发,造福社会。

目前,在日常生活中,食物需要高温烹饪煮熟后才能食用,但是刚煮出来的食物由于温度太高不适合立即食用,多数时候是需要冷却的。蜂窝煤在燃烧后,被置换出来时温度很高,需要冷却后才能被处置。物体在加热过程中吸收热能,温度升高,在冷却过程中,散发热能,温度降低。然而散发的热量经常未加任何利用,被浪费掉了,与当前提倡的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理念相违背。

因此,提供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其能够避免物体冷却时的热量流失,充分利用物体冷却时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其能够避免物体冷却时的热量流失,充分利用物体冷却时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

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包括:容器体、热释电发电装置及电器设备用电接口;所述热释电发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体内,用于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与所述热释电发电装置连接,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用于输出电能。

优选地,所述热释电发电装置包括热释电材料及热释电发电部;所述容器体内设有散热腔,所述热释电材料设置于所述散热腔的底面及侧壁上,用于利用散热腔内的高温产生电能;所述热释电发电部设于所述容器体底部,所述热释电发电部用于将所述热释电材料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稳定电压;所述热释电材料与所述热释电发电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热释电材料具体为透明陶瓷和聚合物薄膜。

优选地,所述容器体上设有密封所述散热腔的盖体。

优选地,所述容器体外壁与所述热释电材料之间还设有保温材料。

优选地,还包括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设于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与所述热释电发电装置之间。

优选地,所述容器体外壁设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所述储能装置剩余电量。

优选地,还包括usb接口及充电器;所述充电器与所述usb接口连接,所述充电器用于稳压限流;所述usb接口及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并联;所述充电器与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均与所述热释电发电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器体外壁设有把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包括:容器体、热释电发电装置及电器设备用电接口;所述热释电发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容器体内,用于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与所述热释电发电装置连接,所述电器设备用电接口用于输出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需将需冷却的物体放入容器体内,物体在容器体内冷却,设于容器体内的热释电发电装置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再将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器设备用电接口输送出去,通过外接电子设备或家用电器,来实现对电子设备或家用电器供电,将物体冷却时散失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解决了现有技术物体在冷却时热量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物体冷却时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作出贡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盖体;2-保温材料;3-容器体;4-热释电材料;5-充电器;6-usb接口;7-电器设备用电接口;8-热释电发电部;9-储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包括:容器体3、热释电发电装置及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热释电发电装置设置于容器体3内,用于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与热释电发电装置连接,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用于输出电能。在本方案中的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是指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稳定电压,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设置于所述容器体3上。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包括:容器体3、热释电发电装置及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热释电发电装置设置于容器体3内,用于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与热释电发电装置连接,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用于输出电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仅需将需冷却的物体放入容器体内,物体在容器体内冷却,设于容器体内的热释电发电装置将物体热能转化为电能,再将产生的电能通过电器设备用电接口输送出去,通过外接电子设备或家用电器,来实现对电子设备或家用电器供电,将物体冷却时散失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解决了现有技术物体在冷却时热量散失的问题,充分利用物体冷却时的热量,提高能源利用率,为建设节能环保型社会作出贡献。

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释电发电装置包括热释电材料4及热释电发电部8;容器体3内设有散热腔,热释电材料4设置于散热腔的底面及侧壁上,用于利用散热腔内的高温产生电能;热释电发电部8设于容器体3底部,热释电发电部8用于将热释电材料4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稳定电压;热释电材料4与热释电发电部8连接。在本方案中,热释电材料4设置于容器体3的散热腔的底面与侧面,其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也可以为螺钉连接;热释电材料4把物体的剩余热能转换成电能。当高温物体放在容器体3内时,热量通过容器体3的内壁和底板传导至热释电材料4,由于温度的变化从而在其表面出现极化电荷,极化电荷的累积就会产生一定的电势,通过外接负载就会产生电流。热释电发电部8与热释电材料4通过导线相连,热释电发电部8将热释电材料4上产生的电能转化为稳定电压,从电器设备用电接口输出,外接电子设备或家用电器,为电子设备及家用电器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释电材料4具体为透明陶瓷和聚合物薄膜。采用透明陶瓷和聚合物薄膜结构,结构简单,便于清洁,同时,热释电效果好。

本发明实施例中,容器体3上设有密封散热腔的盖体1。在本方案中,盖体1与容器体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铰链连接、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通过盖体1与容器体3配合,避免热量从散热腔的上端散出,更加充分的利用物体冷却时散发的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容器体3外壁与热释电材料4之间还设有保温材料2。保温材料2的设置,避免了物体冷却时散发的热量,通过散热腔侧壁导热,散失在空气中,充分利用物体冷却时散发的热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储能装置9,储能装置9设于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与热释电发电装置之间。储能装置9具体为蓄电池;通过在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与热释电发电装置之间设置储能装置9,在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处并未连接有电子设备时,热释电发电装置输出的电能通过储能装置9储存起来。一方面,当没有外接负载时,用来储存转化的电能。另一方面,当没有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时候,将储存的电能供给外接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容器体3外壁设有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储能装置9剩余电量。通过容器体3外壁设置显示器,更为直观的实时的了解储能装置9的剩余电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usb接口6及充电器5;充电器5与usb接口6连接,充电器5用于稳压限流;usb接口6及充电器5与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并联;充电器5与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均与热释电发电部8连接。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两个接口,在需要对手机、mp3、mp4、收音机等小型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时,只需将这些小型电子产品外连usb接口6,充电器5起到稳压限流的作用,为usb接口6提供合适的电流电压,而外接电器设备可通过各自相应的充电器与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相连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中,容器体3外壁设有把手。通过在容器体3外壁上设置把手,便于对容器体3的搬移,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主要是应用热释电材料4把物体的剩余热能转换成电能。热释电材料4在受热后,由于温度的变化从而在其表面出现极化电荷,极化电荷的累积就会产生一定的电势,通过外接负载就会产生电流。当高温物体放在容器体3内时,热量通过容器体3的内壁和底板传导至热释电材料4。在热释电材料4的外面包裹了一层保温材料2,容器体的上方设有盖体1,整个容器体3通过密封保温设计降低容器体3内热量的散失,提高能量利用率。热释电材料4通过导线与热释电发电部8相连,两者共同将容器体3内的热能转化为电能,并输出给储能装置9、充电器5和电器设备用电接口。储能装置9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当没有外接负载时,用来储存转化的电能。另一方面,当没有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时候,将储存的电能供给外接设备。充电器5主要起到稳压限流的作用,通过与之相连的usb接口6给外接电子设备充电。外接电器设备可通过各自相应的充电器与电器设备用电接口7相连供电。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剩余热能的利用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