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1753发布日期:2019-01-16 07: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是用变压器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再经断路器等控制设备接入输电线路来实现。结构形式,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

架空输电线路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输电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19世纪80年代首先成功地实现了直流输电。但由于直流输电的电压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难于继续提高,以致输电能力和效益受到限制。19世纪末,直流输电逐步为交流输电所代替。交流输电的成功,迎来了20世纪电气化社会的新时代。

输电线路在使用中会架设于建筑物间、道路旁、开阔地处,由于一些人为的原因,在电网的导线上经常会挂上风筝、线绳、塑料袋等异物,这些异物不及时清除,即影响美观,又会给线路正常运行带来安全隐患。输电线路上的异物如不及时清理,会导致电线不堪重负,最后被压断,或者高压电塔被压垮,现有技术中清理输电线路上的异物时,需要人工在地面或者到输电线上进行清理工作,清理效率低,且当异物剪断后异物就容易掉落,而清理人员站在线路底下很容易被异物砸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包括:输电线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安装板、下安装板、第一导向座、第二导向座、上气压杆、下气压杆、驱动轮安装杆、驱动轮、皮带、第一电机、外管、内管、第一弹簧和从动轮;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分别设置在输电线路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滑动连接在输电线路上;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一个上气压杆;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的下表面均连接有一个下气压杆;所述上气压杆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上安装板上,所述下气压杆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下安装板上;所述上安装板下表面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轮安装杆;所述驱动轮安装杆另一端上活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轮,所述驱动轮与输电线路相接触;所述下安装板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外管;所述外管中滑动连接有一个内管;所述内管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所述内管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输电线路相接触;所述上安装板上表面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通过皮带与驱动轮的输入轴相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还包括l型杆、清扫轮、第二弹簧、第一液压缸、第二液压缸、清障辊、收集装置和查看装置;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左端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l型杆;所述l型杆的另一端上均活动连接有一个清扫轮,所述清扫轮与输电线路相接触;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与对应的清扫轮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所述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右端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清障辊,所述清障辊与输电线路相接触;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下安装板下表面,所述查看装置设置在上安装板上表面。

作为优选,所述收集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收集室、推送气压杆和收集盒;所述收集室的腔室中滑动连接有一个收集盒;所述收集盒与收集室的腔室壁之间连接有一个推送气压杆。

作为优选,所述查看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罩壳、转轴、第一伞齿、平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轴、摄像头、电机座、第二电机和第二伞齿;所述罩壳顶端中活动连接有一个转轴;所述转轴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伞齿;所述罩壳右侧设有一个电机座;所述电机座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第二伞齿,所述第二伞齿与第一伞齿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转轴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平台;所述平台上通过转轴铰接有一个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上通过转轴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摄像头。

作为优选,所述电机座为橡胶电机座。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电机为变频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结构一致,均为中空的橡胶矩形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碟形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皮带为同步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设置了清障辊和清扫轮可以对输电线路有效进行清障处理,清理效率高,从而解决了背景技术中的难题。

(2)本发明设置了收集装置,可以对清理后输电线路上的杂物进行收集,防止掉落下来,对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3)本发明还设置了查看装置,可以远程对工作过程进行查看,且查看装置上的摄像头角度可以任意进行调节,通过第二电机可以进行摄像头的旋转。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导向座和第二导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查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电线路;2-上安装板;3-下安装板;4-第一导向座;5-第二导向座;6-上气压杆;7-下气压杆;8-驱动轮安装杆;9-驱动轮;10-皮带;11-第一电机;12-外管;13-内管;14-第一弹簧;15-从动轮;16-l型杆;17-清扫轮;18-第二弹簧;19-第一液压缸;20-第二液压缸;21-清障辊;22-收集室;23-推送气压杆;24-收集盒;25-罩壳;26-转轴;27-第一伞齿;28-平台;29-第一连杆;30-第二连杆;31-转轴;32-摄像头;33-电机座;34-第二电机;35-第二伞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输电线路清障装置,包括:输电线路1,还包括上安装板2、下安装板3、第一导向座4、第二导向座5、上气压杆6、下气压杆7、驱动轮安装杆8、驱动轮9、皮带10、第一电机11、外管12、内管13、第一弹簧14、从动轮15、l型杆16、清扫轮17、第二弹簧18、第一液压缸19、第二液压缸20、清障辊21、收集装置和查看装置;所述上安装板2和下安装板3分别设置在输电线路1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导向座4和第二导向座5滑动连接在输电线路1上;所述第一导向座4和第二导向座5的上表面均连接有一个上气压杆6;所述第一导向座4和第二导向座5的下表面均连接有一个下气压杆7;所述上气压杆6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上安装板2上,所述下气压杆7的另一端均连接在下安装板3上;所述上安装板2下表面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轮安装杆8;所述驱动轮安装杆8另一端上活动连接有一个驱动轮9,所述驱动轮9与输电线路1相接触;所述下安装板3上表面的中心位置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外管12;所述外管12中滑动连接有一个内管13;所述内管13下端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弹簧14;所述内管13上端活动连接有一个从动轮15,所述从动轮15与输电线路1相接触;所述上安装板2上表面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输出轴上通过皮带10与驱动轮9的输入轴相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安装板2和下安装板3左端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l型杆16;所述l型杆16的另一端上均活动连接有一个清扫轮17,所述清扫轮17与输电线路1相接触;所述上安装板2和下安装板3与对应的清扫轮17之间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弹簧18;所述上安装板2和下安装板3右端内侧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液压缸19;所述第一液压缸19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液压缸20;所述第二液压缸20的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清障辊21,所述清障辊21与输电线路1相接触;所述收集装置设置在下安装板3下表面,所述查看装置设置在上安装板2上表面。

所述收集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收集室22、推送气压杆23和收集盒24;所述收集室22的腔室中滑动连接有一个收集盒24;所述收集盒24与收集室22的腔室壁之间连接有一个推送气压杆23。

所述查看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罩壳25、转轴26、第一伞齿27、平台28、第一连杆29、第二连杆30、转轴31、摄像头32、电机座33、第二电机34和第二伞齿35;所述罩壳25顶端中活动连接有一个转轴26;所述转轴26的下端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一伞齿27;所述罩壳25右侧设有一个电机座33;所述电机座33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电机34;所述第二电机34的输出端上连接有一个第二伞齿35,所述第二伞齿35与第一伞齿27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转轴26的顶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平台28;所述平台28上通过转轴31铰接有一个第一连杆29;所述第一连杆29的另一端上通过转轴31铰接有一个第二连杆30;所述第二连杆30的另一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摄像头32。

其中,所述电机座33为橡胶电机座;所述第二电机34为变频电机;所述第一导向座4和第二导向座5结构一致,均为中空的橡胶矩形体;所述第一弹簧14和第二弹簧18均为碟形弹簧;所述皮带10为同步带。

本发明的使用状态为:通过第一电机11带动驱动轮9进行转动,从而整个装置进行前行,内管13下端设置第一弹簧14,使得从动轮15具有缓冲性能,设置第一导向座4和第二导向座5使得整个装置具有导向性,不会偏移方向,设置了上气压杆6和下气压杆7可以调节上安装板2和下安装板3与输电线路1之间的间距,清扫轮17和清障辊21对输电线路1进行清障,清障辊21在第一液压缸19和第二液压缸20的作用下,可以调节高度和长度,推送气压杆23推送出收集盒24进行输电线路1上的杂物进行收集,摄像头32可以通过第一连杆29和第二连杆30的作用下进行角度任意调节,且在第二电机34的作用下可以进行角度旋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