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2228发布日期:2019-01-05 10:50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铁路客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客车的逐步壮大,人们在关注列车高效和安全性能的同时,也逐步关注列车的轻量化和安全特性。基于铁路列车对于轻量化及节能减耗的高标准要求,铁路列车的局部设计结构也需随之不断改进创新。

25型国内铁路客车车下干线组成的二位端采用分线箱结构检查车下干线,分线箱采用框架结构,材质采用耐候钢板加表面喷塑处理。此分线箱结构不美观,且箱体体积大,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并且采用螺栓固定,对安装精度要求较高,为施工带来不便;钢质结构的箱门采用螺钉固定,螺钉数量多,每次进行干线检查时,均需用专用工具拆装螺钉,拆装不变,费时费力,检修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采用分线箱结构存在的占用空间大、制造成本高,以及结构不美观、拆装不变、检修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将分线箱结构替换成金属线槽组成结构,外形美观,既节省材料成本又方便安装。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其是:将车下干线组成中的分线箱结构替换成新的金属线槽组成,金属线槽组成由钢材制成,金属线槽组成由线槽盒、线槽盖和两个内部隔板构成,两个内部隔板均固定于线槽盒内部,且均垂直于线槽盒底部,两个内部隔板将车下干线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进行隔离;线槽盖扣接在线槽盒顶部,且线槽盖的中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打开检查车下配线情况;金属线槽组成的两端采用线槽卡固定,中间由钢结构吊板固定于车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将车下二位端采用金属线槽组成代替原分线箱的结构形式,金属线槽组成采用钢材结构,实现轻量化设计;全部线路均采用金属线槽组成的结构,外形美观,安装方便;整体结构简单、耐用,提高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检修难度,便于日常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金属线槽组成将其中部线槽盖局部剖掉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是:将车下干线组成中的分线箱结构替换成新的金属线槽组成,金属线槽组成由钢材制成,符合tj/cl514-2016铁路客车金属线槽暂行技术条件相关规定。金属线槽组成由线槽盒1、线槽盖2和两个内部隔板3构成,两个内部隔板3均固定于线槽盒1内部,且均垂直于线槽盒1底部,两个内部隔板3将车下干线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进行隔离,防止信号干扰问题的发生。线槽盖2扣接在线槽盒1顶部,不需要螺钉固定,且线槽盖2的中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打开检查车下配线情况,操作便捷。金属线槽组成的两端采用线槽卡固定,中间由钢结构吊板固定于车下,在运行状态下,不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25型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方法涉及铁路客车车下干线组成设计领域,其是将车下干线组成中的分线箱结构替换成新的金属线槽组成,金属线槽组成由钢材制成,金属线槽组成由线槽盒、线槽盖和两个内部隔板构成,两个内部隔板均固定于线槽盒内部,且均垂直于线槽盒底部,两个内部隔板将车下干线的信号线和电源线进行隔离;线槽盖扣接在线槽盒顶部,且线槽盖的中部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打开检查车下配线情况;金属线槽组成的两端采用线槽卡固定,中间由钢结构吊板固定于车下。本发明将车下二位端采用金属线槽组成代替原分线箱的结构形式,采用钢材结构,实现轻量化设计;外形美观,安装方便;整体结构简单、耐用,降低了检修难度,便于日常维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飞;刘波;袁承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春中车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6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