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扁形电工套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2200发布日期:2019-01-05 10:5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扁形电工套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扁形电工套管系统。



背景技术:

在建筑装修过程中,电工套管经常应用在需要布电线的领域。把电工套管预先布置在需要布电线的地方,再把电线穿入电工套管中,电工套管对电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是实际应用中,一般都是两根或多根电线做为一组,施工时两根或多根电线要放在同一个电工套管内。一旦线路出现故障,电线之间会相互缠绕,给更换电线带来很大的困难。

另外,由于建筑装修过程中需要开槽施工,容纳多根电线的电工套管开槽深度一般比较大,严重时会遇到房屋主体承重墙内的钢筋,继续施工可能损伤房屋主体承重墙的钢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把电线分别放在扁形电工套管不同的管腔中,解决了电线出现故障时方便更换、避免了多根电线互相缠绕的问题。使用扁形电工套管,和圆形电工套管相比,在相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高度小,因此电工套管开槽深度也较小。

本发明提供一种扁形电工套管系统,该系统包括扁形电工套管、管箍和弯头。通过管箍实现两根电工套管在管长度方向上的连接,弯头两端包含2个管箍,在拐弯处连接两根电工套管。

所述扁形电工套管的材质包括pvc聚氯乙烯、pe聚乙烯或聚丙烯。

所述扁形电工套管的高度为6mm~15mm,套管壁的厚度为0.5mm~2.0mm,总宽度为6mm~80mm,两边分别有直径是6mm~15mm的半圆,可以用1根、2根、3根加强筋把扁形电工套管隔成2个、3个、4个独立管腔并使之更加坚固,当电线出现故障时方便更换,而且避免了多根电线互相缠绕的问题。

所述管箍的内壁与电工套管的外壁在形状和大小上相配合,通过管箍实现两根电工套管在管长度方向上的连接。

所述弯头的弯折角度为90度,弯头与电工套管在管径和管壁厚度上一致,弯头两端包含2个管箍,在拐弯处连接两根电工套管,利于在施工中沿墙面拐角灵活地布置线路。

本发明所提供一种扁形电工套管系统的主要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加强筋把扁形电工套管隔开使之更加坚固,并把电线分别放在不同的管腔中,当电线出现故障时方便更换,而且避免了多根电线互相缠绕的问题。使用扁形电工套管,和圆形电工套管相比,在相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高度小,因此电工套管开槽深度也较小,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含1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表示:11a、扁型电工套管a;11b、扁型电工套管b;11c、扁型电工套管c;12、管箍;13、弯头;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含1根加强筋扁型电工套管的示意图。

图中表示:11、扁型电工套管;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含1根加强筋管箍的示意图。

图中表示:12、管箍;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含1根加强筋弯头的示意图。

图中表示:13、弯头;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含2根和3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表示:图5a为2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系统;图5b为3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系统;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含2根和3根加强筋扁型电工套管、管箍和弯头示意图。

图中表示:图6a、2根加强筋管箍;图6b、3根加强筋管箍;图6c、2根加强筋弯头;图6d、3根加强筋弯头;图6e、2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图6f、3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塑料管及管件配合方式如下:

本发明所设计塑料管及管件包括图2、图3、图4所示的三种组件分别是:11、扁型电工套管;12、管箍;13、弯头。

本发明所设计扁型电工套管系统配合方式以图1,1根加强筋扁形电工套管系统为例,但不仅限于图1所示的配合方式。系统内组件11a扁型电工套管a插入组件12管箍与组件11b扁型电工套管b相连。组件11b扁型电工套管b插入组件13弯头与组件11c扁型电工套管c。

本发明所设计2根和3根加强筋扁型电工套管系统配合方式以图5a和图5b为例,但不仅限于图5a和图5b所示的配合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扁形电工套管系统,包括扁形电工套管、管箍和弯头。扁形电工套管的高度为6mm~15mm,总宽度为6mm~80mm,两边分别有直径是6mm~15mm的半圆,可以用1根、2根、3根加强筋把扁形电工套管隔开使之更加坚固,并把电线分别放在不同的管腔中,当电线出现故障时方便更换,而且避免了多根电线互相缠绕的问题。管箍的内壁与电工套管的外壁在形状和大小上相配合,通过管箍实现两根电工套管在管长度方向上的连接。弯头的弯折角度为90度,弯头与电工套管在管径和管壁厚度上一致,弯头两端包含2个管箍,在拐弯处连接两根电工套管,利于在施工中沿墙面拐角灵活地布置线路。

技术研发人员:孙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德瑞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6
技术公布日:2019.0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