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方法及电源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14916发布日期:2019-02-10 14:16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处理方法及电源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应运而生,而电池作为电子设备的主要驱动源,直接影响着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而现有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只有一种,不满足多样化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如果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包括: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目标条件;

如果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果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可选的,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任一电池组均包括并联的多个电池支路,所述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电池单元和电池开关;

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

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至少一个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大于零,且所述第一电池组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均小于第一预设值;

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可选的,所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

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

可选的,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充电工作状态,所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还包括:

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参数。

可选的,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任一电池组均包括并联的多个电池支路,所述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电池单元和电池开关;

所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包括:

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以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

可选的,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预设电池组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另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较多的电池组。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预设电池组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另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确定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

基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确定所述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和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

可选的,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还包括:

如果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存在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与另一电池组中任一电池支路的阻抗差值均超过第二预设值,断开该第一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

可选的,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无法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状态。

可选的,所述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和放电状态中的至少一个;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处于充电状态,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包括:

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处于放电状态,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包括:

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放电路径,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一种电源装置,包括电池装置和处理装置,所述处理装置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如果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直至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二条件,才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以根据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参数,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从而满足多样化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所应用的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所应用的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如果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

s2: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

s3: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能够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状态,包括供电状态(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给所述外部设备供电)和/或充电状态(与所述外部设备电连接,利用所述外部设备给所述电池装置充电),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断开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关系,无法再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状态,即无法再进行充电和/或放电,也即所述电池装置即使在与外部设备连接到一起,也无法建立电连接,失去再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能力。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参数,通过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满足多样化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中,不同工作模式下,所述电池装置能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电流不同,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上中,不同工作模式下,所述电池装置能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电压不同,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充电状态;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电池装置处于放电状态;在本申请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包括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充电状态或所述电池装置处于放电状态,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参数,通过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包括: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目标条件,如果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果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从而通过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同一个条件,实现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工作模式的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电池装置中包括多个电池单元、连通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与外部设备的保险丝以及电池管理单元,在所述电池装置处于非故障状态时,所述电池管理单元需要侦测所述多个电池单元的开路情况,一旦发现所述多个电池单元中任一电池单元处于开路状态,则控制所述保险丝熔断,断开所述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关系,所述电池管理单元永久失效,所述电池装置无法再使用,这也使得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报废率较高。

而且,实际使用过程中,造成所述电池单元开路的原因有很多,如误触发、所述电池装置中的导电膜发生损坏等,从而使得所述电池单元发生开路的概率较大。如果一旦所述电池装置中一个电池单元发生开路,则断开整个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关系,报废整个电池装置,不仅会造成该发生开路的电池单元报废,其他未发生损坏的电池单元也会被报废,较为浪费。

基于此,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10和第二电池组20,任一电池组均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支路,所述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电池单元和电池开关,从而可以通过控制各所述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独立控制各电池支路的导通与截止。

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池组10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一电池支路,所述第一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一电池开关12,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二电池支路,所述第二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池单元21和第二电池开关22,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开关12用于控制其所在第一电池支路的导通与截止,所述第二电池开关22用于控制其所在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与截止。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为mos管,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至少一个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大于零,且所述第一电池组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均为零,则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维持所述电池装置当前的工作模式。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至少一个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大于零,且所述第一电池组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均小于第一预设值,则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从而断开所述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连接,使得所述电池装置无法再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电连接。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在所述电池装置中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时,并不直接报废该电池装置,而是在各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通过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只有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组里至少一个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才切换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报废所述电池装置,从而根据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延长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所述电池装置的报废率。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处理方法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各电池支路中串联有电池开关,从而可以在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延长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所述电池装置的报废率。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目标条件包括:通过监测所述电池装置中电流和/或电压,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目标条件,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通过调节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的导通和截止状态,调节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任一电池组均包括并联的多个电池支路,所述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电池单元和电池开关;

所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包括:

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各电池支路的导通和截止状态,调节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的电连接关系,以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预设电池组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另一个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以实现所述电池装置工作模式的调节,其中,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较多的电池组。

具体的,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则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其中,所述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包括所述电池支路处于导通状态或所述电池支路处于开路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则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二电池组,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基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则所述预设电池组可以为所述第一电池组,也可以为所述第二电池组,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中预设电池组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另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确定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以使得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相同;

基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确定所述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和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以使得所述另一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分别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一个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相匹配,减缓所述电池装置的老化。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进行描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m个并联的电池支路,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n个并联的电池支路,可选的,m等于n,该方法包括:

如图3所示,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确定所述电池装置中是否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中不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维持所述电池装置当前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中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确定该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是位于所述第一电池组还是第二电池组;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中只有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所述第二电池组中不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则所述第一电池组为所述预设电池组;

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k;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不小于第一预设值k,则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小于第一预设值k,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2=m-m1,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阻抗,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其具体确定方法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电池支路中选取一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池支路,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电池支路中选取一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电池支路,该第二电池支路的阻抗与该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之间的差值不超过第二预设值,则该第二电池支路与该第一电池支路对应,保持该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状态;按照上述方法,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选取出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第一电池支路对应的第二电池支路,并维持这些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状态,断开其他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状态,实现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的调节,以防止所述第一电池组的阻抗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的阻抗不平衡的情况下,加速所述电池单元的老化。

如图4所示,如果所述电池装置中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均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则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n1;

判断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k;

判断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n1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值k;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不小于k(即m1等于k或m1大于k)或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n1不小于k(即n1等于k或n1大于k),则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m1小于k且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n1小于k,则比较m1和n1的大小;

如果m1大于n1,则所述第一电池组为预设电池组,并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阻抗,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如果m1小于n1,则所述第二电池组为预设电池组,并基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阻抗,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下面以所述第一电池组为预设电池组为例,进行继续描述;

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阻抗,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包括: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电池支路中选取一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池支路,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电池支路中选取一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二电池支路,该第二电池支路的阻抗与该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之间的差值不超过第二预设值,则该第二电池支路与该第一电池支路对应,保持该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状态;按照上述方法,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选取出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各第一电池支路对应的第二电池支路,并维持这些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状态,断开其他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状态,实现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的调节,以防止所述第一电池组的阻抗和所述第二电池组的阻抗不平衡的情况下,加速所述电池单元的老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还包括:

如果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存在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与另一电池组中任一电池支路的阻抗差值均超过第二预设值,断开该第一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使得该第一电池支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防止该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与其对应的第二电池支路的阻抗不平衡的情况下,加速所述电池单元的老化。

由上可知,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和/或放电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处于放电状态,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的电流或电压取决于与所述电池装置电连接的外部设备(待充电设备),以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电流为例,如果外部设备需要i1的电流,则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的电流为i1,如果外部设备需要i2的电流,则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的电流为i2,只要所述外部设备需要的电流不超过所述电池装置所能输出的最大电流即可。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充电状态,所述电池装置输入的电流取决于所述电池装置所需要的电流,外部设备通过读取所述电池装置所需要的电流值,给所述电池装置提供充电电流,在此过程中,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发生改变,则该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还包括: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参数,以改变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避免外设设备提供的充电电流大于所述电池装置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导致所述电池装置被烧毁。

具体的,如果m1大于n1,所述第一电池组为预设电池组,则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阻抗,确定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参数时,调整后的充电电流参数i与调整前的充电电流参数i0满足以下关系:i=i0×(m-m1)/m=i0×m2/m;

如果m1小于n1,所述第二电池组为预设电池组,则基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阻抗,确定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参数时,调整后的充电电流参数i与调整前的充电电流参数i0满足以下关系:i=i0×(n-n1)/n。=i0×(m-n1)/m。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是以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两个电池组为例,对所述处理方法进行描述的,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还可以包括更多串联的电池组,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工作模式和/或控制所述电池装置工作状态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本申请对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处于充电状态,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包括: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处于放电状态,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包括: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放电路径,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电池装置通过控制开关3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包括:断开所述控制开关30,使得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处于开路状态;同理,所述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放电路径也包括:断开所述控制开关30,使得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处于开路状态。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30为保险丝,从而通过熔断所述保险丝,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或放电路径,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装置的非故障状态除了包括充电状态和/或放电状态之外,还包括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并未发生损坏,与外部充电设备电连接可以充电,与外部待充电设备电连接可以给外部待充电设备供电,只是目前处于未充电状态和未放电状态,如所述电池装置处于能量耗尽状态和/或正常关断状态,以手机为例,所述电池装置处于能量耗尽状态,即常说的手机没电了,所述电池装置处于正常关断状态,即常说的手机关机状态。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在所述电池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时同样适用,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还包括休眠状态。

由上所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从而满足多样化需求。

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当所述电池装置中存在处于开路的电池单元时,如果所述电池装置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单元数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使未损坏的电池单元继续使用,而非直接断开所述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报废整个电池装置,直至所述电池装置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单元的数量达到第二条件时,才断开所述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报废整个电池装置,从而延长了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所述电池装置的报废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装置,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电池装置100和处理装置200,所述处理装置200用于执行以下步骤:

如果电池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监测所述电池装置100的状态参数;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100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100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100的工作模式;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100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100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能够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状态,包括供电状态(与外部设备电连接,给所述外部设备供电)和/或充电状态(与所述外部设备电连接,利用所述外部设备给所述电池装置充电),所述非工作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断开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连接关系,无法再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状态,即无法再进行充电和/或放电,也即所述电池装置即使在于外部设备连接到一起,也无法建立电连接,失去再与外部设备建立电连接的能力。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以根据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中,不同工作模式下,所述电池装置能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电流不同,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上中,不同工作模式下,所述电池装置能与外部设备之间进行交互的电压不同,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和/或放电状态,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至少两个工作模式,从而可以根据所述电子装置的状态参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执行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时具体用于: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目标条件,如果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所述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如果所述目标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从而通过监测所述电池装置的同一个条件,实现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和/或工作模式的控制。

具体的,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任一电池组均包括多个并联的电池支路,所述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电池单元和电池开关,从而通过控制各所述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独立控制各电池支路的导通与截止。具体的,所述第一电池组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一电池支路,所述第一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单元11和第一电池开关12,所述第二电池组包括多个并联的第二电池支路,所述第二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第二电池单元21和第二电池开关22,其中,所述第一电池开关12用于控制其所在第一电池支路的导通与截止,所述第二电池开关22用于控制其所在第二电池支路的导通与截止。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为mos管,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至少一个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大于零,且所述第一电池组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所述第二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或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不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由此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在所述电池装置中存在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时,并不直接报废该电池装置,而是在各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通过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只有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组里至少一个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不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才切换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报废所述电池装置,从而根据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延长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所述电池装置的报废率。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电源装置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各电池支路中串联有电池开关,从而可以在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一条件时,可以通过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延长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所述电池装置的报废率。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时具体用于: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时具体用于:通过调节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的导通和截止状态,调节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的电连接关系,从而实现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任一电池组均包括并联的多个电池支路,所述电池支路包括串联的电池单元和电池开关;

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时具体用于:

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各电池支路的导通和截止状态,调节所述电池装置中各电池支路的电连接关系,以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预设电池组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另一个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其中,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较多的电池组。

具体的,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则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一电池组,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时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中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则所述预设电池组为所述第二电池组,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时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从而调节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

如果所述第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则所述预设电池组可以为所述第一电池组,也可以为所述第二电池组,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执行基于所述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中预设电池组的各电池支路的当前状态,调节另一电池组中各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时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数量,确定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以使得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和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的数量相同;

基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确定所述另一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和开路状态的电池支路,以使得所述另一电池组中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分别与所述预设电池组中一个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相匹配,防止所述第一电池组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处于导通状态的电池支路的阻抗不平衡的情况下,加速各电池支路中电池单元的老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多个电池支路中至少一个电池支路的电池开关的工作状态时还用于:

如果所述预设电池组中存在处于导通状态的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与另一电池组中任一电池支路的阻抗差值均超过第二预设值,断开该第一电池支路中的电池开关,使得该第一电池支路处于开路状态,以防止该第一电池支路的阻抗和所述第二电池组中与其对应的第二电池支路的阻抗不平衡的情况下,加速所述电池单元的老化。

由上可知,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包括充电状态和/或放电状态。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处于放电状态,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的电流或电压取决于与所述电池装置电连接的外部设备(待充电设备),以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电流为例,如果外部设备需要i1的电流,则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的电流为i1,如果外部设备需要i2的电流,则所述电池装置输出的电流为i2,只要所述外部设备需要的电流不超过所述电池装置所能输出的最大电流即可。

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处于充电状态,所述电池装置输入的电流取决于所述电池装置所需要的电流,外部设备通过读取所述电池装置所需要的电流值,给所述电池装置提供充电电流,在此过程中,如果所述电池装置内部的电路连接状态发生改变,则所述处理装置执行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时还用于: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参数,以改变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电流,避免外设设备提供的充电电流大于所述电池装置所需要的充电电流,导致所述电池装置被烧毁。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各实施例是以所述电池装置包括串联的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两个电池组为例,对所述电源装置进行描述的,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还可以包括更多串联的电池组,所述处理装置调节所述电池装置工作模式和/或控制所述电池装置工作状态的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本申请对此不再重复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处于充电状态,所述处理装置执行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时具体用于: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如果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处于放电状态,所述处理装置执行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时具体用于: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放电路径,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

具体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电池装置通过控制开关30与外部设备电连接,所述处理装置执行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时具体用于:断开所述控制开关30,使得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处于开路状态;同理,所述处理装置执行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放电路径时用于:断开所述控制开关30,使得所述电池装置与所述外部设备之间处于开路状态。可选的,所述控制开关30为保险丝,所述处理装置通过熔断所述保险丝,断开所述电池装置的充电路径或放电路径,但本申请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需要说明的是,电池装置的非故障状态除了包括充电状态和/或放电状态之外,还包括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是指所述电池装置并未发生损坏,与外部充电设备电连接可以充电,与外部待充电设备电连接可以给外部待充电设备供电,只是目前处于未充电状态和未放电状态,如所述电池装置处于能量耗尽状态和/或正常关断状态,以手机为例,所述电池装置处于能量耗尽状态,即常说的手机没电了,所述电池装置处于正常关断状态,即常说的手机关机状态。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处理方法,在所述电池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时同样适用,因此,在本申请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还包括休眠状态。

由上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包括处理装置和电池装置,其中,所述处理装置在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满足第一条件,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在所述电池装置的当前状态满足第二条件,使所述电池装置从工作状态切换至非工作状态,从而使得所述电源装置可以根据所述电池装置的状态参数,差异化处理所述电池装置,满足多样化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源装置,在所述电池装置中存在处于开路的电池单元时,如果所述电池装置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单元数量满足第一条件,则保持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状态,并调节所述电池装置的工作模式,使未损坏的电池单元继续使用,而非直接断开所述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报废整个电池装置,直至所述电池装置中处于开路状态的电池单元的数量达到第二条件时,才断开所述电池装置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报废整个电池装置,从而延长了所述电池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所述电池装置的报废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对于电动汽车或工业设备等用的包括多个串联电池组,各电池组包括多个并联电池支路的大电池,具有很好的应用场景。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