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75988发布日期:2018-12-22 09:05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铰接车辆,特别涉及一种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铰接车辆在车端铰接顶部布置有较多跨车跳接电缆,铰接车辆一般需要通过较小的水平曲线,如图1所示,铰接车辆在转弯或通过水平曲线时相邻的a、b两节车将产生相对较大水平转角a,铰接贯通道及铰接处跳接电缆c因需要适用这种车辆之间的相对转角会发生拉伸与压缩相对运动,导致线缆接触处易发生磨损。

在现有技术中,铰接车辆在车端铰接顶部采用上抬式布线支架,将跳接电缆抬高来尽量减少铰接处线缆下垂部分与贯通道产生磨损问题,但上抬式布线支架不可避免的增加了车辆顶部跳接电缆的高度,且不能完全解决线缆磨损问题,同时跳接电缆长度一般需要通过车辆型式试验确定,影响研制效率。

车辆顶部跳接电缆高度增加后将还将产生两个不利影响:第一,影响车辆限界,使得车辆限界可能超过限高要求;第二,跳接电缆从视角上超过车辆顶部裙板高度,乘客可从站台看到大量车顶端部电缆,影响车辆美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因车辆相对运动造成的线缆磨损问题,且不会影响车辆限界、车辆美观性的铰接车辆跨车跳接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其包括相邻的第一车体、第二车体,其中:所述第一、二车体铰接处顶盖上分别设置支撑座;第一、二车体的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柔性弹片,柔性弹片上设置有带过线卡环的刚性线卡,且所述柔性弹片的弹性变形量等于或略大于铰接车辆过曲线最大转角时所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通过第一、二车体铰接处的跳接电缆活动部分全长度通过刚性线卡上的过线卡环以垂向曲线状态固定在柔性弹片上,且在铰接车辆过曲线时,柔性弹片随铰接车辆转角产生弹性变形,跳接电缆随柔性弹片的弹性变形形成水平自适应曲线状态。

所述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为,当刚性线卡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时,所述刚性线卡均布在柔性弹片上,以更好地支撑固定跳接电缆。

所述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刚性线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过线卡环,且各过线卡环在刚性线卡上呈对称设置,这样多根跳接电缆可分别通过刚性线卡固定在柔性弹片上,且刚性线卡的设置不会影响柔性弹片的水平稳定状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方法,其首先在相邻的第一车体、第二车体铰接处顶盖上分别设置支撑座,然后在第一、二车体的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柔性弹片,柔性弹片的弹性变形量根据铰接车辆过曲线时最大转角所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确定,再根据第一、二车体支撑座之间距离在柔性弹片上设置多个带有过线卡环的刚性线卡,刚性线卡的数量以保证跳接电缆不与贯通道顶部相接触而确定,最后将通过第一、二车体铰接处的跳接电缆活动部分全长度通过刚性线卡上的过线卡环固定在柔性弹片上,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取消了传统采用的上抬式布线支架的布线方法,而采用在相邻车体铰接处顶盖上设置支撑座,并在相邻车体的支撑座之间设置柔性弹片,跳接电缆经刚性线卡以垂向曲线状态固定在柔性弹片上,同时在铰接车辆过曲线转角时,柔性弹片发生弹性变形,跳接电缆随柔性弹片的弹性变形形成水平自适应曲线,这样不仅能实现铰接车辆在转角处能正常运行,且由于跳接电缆固定在柔性弹片上,能有效避免因相邻车体相对运动造成的跳接电缆与贯通道顶部磨擦问题,更因支撑座高度小于上抬式布线支架高度,因而也不会对车顶限界造成不利影响,也不会影响车辆整体美观性。

2、相对以往车辆跳接电缆活动部分全长度须进行型式验证确定,本发明跳接电缆活动部分的全长度都固定在柔性弹片上,随柔性弹片的弹性变性而压缩或拉伸,因而本发明跳接电缆活动部分的全长度无需试验验证即可确定,可提高车辆研制效率。

3、本发明跳接电缆柔性固定于柔性弹片,能避免跳接电缆与柔性弹片发生由于相对位移而产生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铰接车辆过曲线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铰接车辆跨车跳接电缆布线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铰接车辆跨车跳接电缆布线结构放大图一。

图4为本发明铰接车辆跨车跳接电缆布线结构放大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2-图4所示,本发明铰接车辆跨车跳接电缆布线结构包括相邻的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在第一、二车体1、2铰接处顶盖上分别设置支撑座5,并在第一、二车体1、2的支撑座5之间固定连接柔性弹片3,且柔性弹片3上均布有多个刚性线卡6,各刚性线卡6上分别设置多个过线卡环7,这样,通过铰接车辆铰接处的跳接电缆4就可通过刚性线卡6上的过线卡环7固定在柔性弹片3上,使跳接电缆4活动部分的全长度呈水平曲线状态固定布置在铰接处顶盖上,避免跳接电缆4与贯通道顶部接触磨擦。柔性弹片3可发生的弹性变形量根据铰接车辆过曲线时最大转角进行设计。

当车辆在过曲线时,相邻的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将发生相对水平转角,柔性弹片3将随车体转角发生水平方向的弹性变形,相对传统采用上抬式布线支架的布线方法,可降低整体跳接结构及跳接电缆4的高度,避免超过车辆限界,同时可优化车辆外观。固定于柔性弹片3上的跳接电缆4与柔性弹片3水平随动,使跳接电缆4以自适应水平曲线状态通过相邻车体的铰接处顶盖。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局限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其包括在相邻的第一车体(1)、第二车体(2)铰接处顶盖上分别设置支撑座(5),且第一、二车体的支撑座之间固定连接柔性弹片(3),柔性弹片上设置带过线卡环(7)的刚性线卡(6),通过第一、二车体铰接处的跳接电缆(4)活动部分全长度通过刚性线卡上的过线卡环固定在柔性弹片上,且在铰接车辆过曲线时,跳接电缆随柔性弹片形成水平自适应曲线状态。柔性弹片的弹性变形量根据铰接车辆过曲线时最大转角所需产生的弹性变形量确定。本发明能有效避免因第一、二车体相对运动造成的线缆磨损问题,且车顶布线不会对限界产生不利影响,不致影响车辆整体美观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胡显;王虎高;李春明;曹文祥;李梁;扶巧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2
技术公布日:2018.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