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892643发布日期:2019-02-15 23:12阅读:3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缆架设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电缆托架是用来支撑和放置电缆的支架,作为供电领域用于固定和保护线缆的装置,应用已经非常广泛。大多电缆托架需要铺设于地下或海底,电缆托架所处环境恶劣。目前,电缆托架大多采用金属或有机材料制造,金属电缆托架在酸性、碱性环境下容易腐蚀,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生锈。塑料电缆托架在高温和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老化。因此,目前金属和塑料的电缆托架普遍存在使用寿命低的问题。

另外,现有的电缆托架的结构也不利于电缆位置的合理布局。例如,公告号为20733915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的玻璃钢电缆托架,包括一对侧板,以及设于该对侧板之间的多个平置长条形托板。使用时,将电缆放置于平置的托板上。该电缆托架只能在一个水平面上放置电缆,未能合理利用上层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更能适用恶劣环境,且能合理利用多层空间。

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所述电缆托架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成型为“山”字型,包括一平置的底座1、设于底座1两端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以及设于底座1中部的支撑柱4;底座1、第一侧板2和支撑柱4之间形成第一托槽5,底座1、第二侧板3和支撑柱4之间形成第二托槽6,支撑柱4顶部设有第三托槽7;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与所需要放置电缆的形状、尺寸匹配。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支撑柱4垂直于所述底座1。

进一步的,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为圆弧形槽。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第一步,钢筋骨架放入模具;

第二步,混凝土拌合物灌入模具进行浇注成型;

第三步,蒸汽养护后脱模,即得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

进一步的,钢筋骨架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制作,热轧带肋钢筋即直径φ8的螺纹钢。

进一步的,浇注成型所采用混凝土拌合物,其设计强度为c40,其干基配合比如下:

水泥380kg/cm3~420kg/cm3,砂825kg/cm3~850kg/cm3,碎石950kg/cm3~970kg/cm3,粉煤灰20kg/cm3~40kg/cm3,外加剂5.6kg/cm3~12kg/cm3,水150kg/cm3~180kg/cm3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的应用,其特点是:

首先,在电缆铺设区域放置开口朝上的一系列电缆托架,各电缆托架间隔放置、无间隔放置、或部分电缆托架间隔放置而部分电缆托架无间隔放置;

接着,将不同电缆分别对应放置于各电缆托架的第一托槽、第二托槽、第三托槽内;

最后,在电缆托架开口端加盖盖板。

进一步的,在电缆托架开口端加盖盖板,具体为:

在各电缆托架开口端分别加盖一与各电缆托架匹配的独立盖板。

进一步的,在电缆托架开口端加盖盖板,具体为:

在若干或全部电缆托架的开口端加盖一可覆盖若干或电缆托架的整体盖板。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呈“山”字型,可提供双层托槽。具体来说,提供了3个用来放置电缆的托槽:第一托槽、第二托槽和第三托槽,第三托槽高于第一托槽、第二托槽。应用时,将不同电缆分别放置于第一托槽、第二托槽和第三托槽内,使电缆分布于不同水平层面,从而可以更合理的利用空间,并且更便于电缆的检修。

(2)本发明提供的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采用钢筋混凝土制备,与金属、有机材料相比,混凝土性能更稳定。因此,钢筋混凝土制备的电缆托架可改善电缆托架的耐久性,使用寿命更长。

(3)本发明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制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4)本发明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安装简单且支撑稳固,最大可支撑直径15cm的大电缆,可广泛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的主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4-支撑柱,5-第一托槽,6-第二托槽,7-第三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和/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将提供本发明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的一种具体结构。

参见图1~2,所示电缆托架采用钢筋混凝土一体成型为“山”字型,包括一平置的底座1、设于底座1两端的第一侧板2和第二侧板3、以及设于底座1中部的支撑柱4。本实施例中,底座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均为近似的长方形板状,支撑柱4为近似的长方柱状。底座1、第一侧板2和支撑柱4之间形成第一托槽5,底座1、第二侧板3和支撑柱4之间形成第二托槽6,支撑柱4顶部设有第三托槽7;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的水平方向的尺寸可以相同或不同。由于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是用来放置电缆,所以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所需放置的电缆匹配。由于电缆截面基本为圆形,一般将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设计为圆弧形槽。又考虑到电缆托架结构的稳固性并且方便放置电缆,本实施例中,使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支撑柱4均垂直底座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将提供实施例1中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的一种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钢筋骨架放入模具。

本实施例中,钢筋骨架采用直径8mm的热轧带肋钢筋制作。钢筋骨架结构呈山字型,其对应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的两侧为单层配筋,对应支撑柱4的中间部为双层配筋,模具和钢筋骨架结构匹配。

第二步,混凝土拌合物灌入模具进行浇注成型,获得混凝土预制构件。

本实施例中,所采用混凝土拌合物的设计强度为c40,其干基配合比为:水泥380kg/cm3~420kg/cm3,砂825kg/cm3~850kg/cm3,碎石950kg/cm3~970kg/cm3,粉煤灰20kg/cm3~40kg/cm3,外加剂5.6kg/cm3~12kg/cm3,水150kg/cm3~180kg/cm3。其中,外加剂为聚羧酸外加剂,具体来说,该聚羧酸外加剂包括聚羧酸减水剂母液、调配料、引气剂和水,其中,聚羧酸减水剂母液的质量百分比为35%~45%,调配料的质量百分比为2%~3%,引气剂的质量百分比为0.02%~0.05%,余量为水。将混凝土原料在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将获得的混凝土拌合物进行浇注入模。

第三步,蒸汽养护并脱模。

蒸汽养护混凝土是混凝土浇注后的常规工艺,即以蒸汽为热介质来加速混凝土硬化,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将混凝土预制构件放置于室温养护,可进行排气并使水泥具有初始结构强度。接着,对混凝土预制构件进行供气升温之后达到恒温,恒温阶段水泥结构强度显著增长。最后,缓慢降温至室温,水泥结构强度定型。

本实施例中,室温养护1h,在10℃/h~15℃/h的升温速度下升温1.5h到达恒温,保持恒温2h,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养护温度不超过60℃。最后脱模时,混凝土预制构件温度与大气温差不应超过15℃。养护全程温度利用测温枪实时检测并记录,1h一次。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将提供实施例1中钢筋混凝土电缆托架具体的应用方法。

在电缆铺设区域,将一系列电缆托架开口朝上放置,放置时各电缆托架的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相对。电缆托架可采用无间隔方式放置,或采用间隔方式放置,或部分采用无间隔方式部分采用间隔方式放置。所述无间隔方式放置指相邻的电缆托架贴合。所述间隔方式放置指相邻的电缆托架间隔一定距离。将不同电缆分别放置于系列电缆托架的第一托槽5、第二托槽6、第三托槽7内。之后,在电缆托架开口端加盖盖板。

具体来说,可在各电缆托架开口端分别加盖一与各电缆托架匹配的独立盖板,也可在若干或全部电缆托架的开口端加盖一可覆盖若干或全部电缆托架的整体盖板。加盖独立盖板,在安装或检修时,将更为灵活,对需要局部检修的情况,较为便利。加盖整体盖板,安装时更省力,对需要全局检修时,较为便利。对于间隔方式放置的电缆托架,一般选择电缆托架的开口端加盖一可覆盖电缆托架的整体盖板,这样稳定性更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专利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专利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专利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