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8789发布日期:2019-03-02 01:35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窗帘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窗帘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电动窗帘在家庭中使用越来越普遍,一般是通过电机带动皮带轮转动,从而实现窗帘的合上或者拉开,但是现有的窗帘机其体积较为庞大,重量较重,容易造成窗帘滑轨的变形,另外,现有的窗帘机在运行时,其声音较响,引发噪音污染。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精巧,重量较轻,而且能够避免引发噪音污染的窗帘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精巧,重量较轻,而且能够避免引发噪音污染的窗帘机。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窗帘机,包括:无刷电机,和与无刷电机输出端相连的减速器,其中,减速器上的连接部与安装在窗框轨道端部的卡套相连,减速器上的输出部与安装在卡套上的滑移机构相连,且滑移机构与帘布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无刷电机包括机壳,并将机壳的内部空间分割呈两个相互连通的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内设置有相互嵌套的定子与转子,另一个区域内设置有与定子、转子电连接的控制线路板。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无刷电机与减速器之间采用齿形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在转子的一端设置有螺旋状的齿,与减速器中的齿轮相啮合。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减速器包括上下两层相互叠加设置的壳体,分别上壳体和下壳体,其中,齿轮安装于下壳体中,连接部安装于上壳体中,且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锁定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均采用合抱式结构拼接而成,其中,上壳体包括外壳,和与外壳嵌装连接的盖板;下壳体包括上支架,和与上支架对接的下支架,其中,通过长度较短的螺纹紧固件实现外壳与盖板之间的连接,通过长度较长的螺纹紧固件实现外壳、上支架以及下支架之间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连接部包括与齿轮嵌套连接,并贯穿上壳体与下壳体的齿轮轴,其中,齿轮轴的一端与连接在卡套内的滑移机构相连。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连接部包括拨叉,一端嵌装于外壳底部的凸台上,并可绕凸台做周向旋转,拔叉的另一端与外壳上的第一弧槽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与凸台嵌套连接的一端拔叉上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触脚,其中,该两个触脚与盖板上的第二弧槽相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两个触脚呈l型结构设置,且两个l型触脚的折弯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滑移机构包括与卡套内的连接柱相连的皮带,且该皮带呈长圆环形结构设置,其中,沿皮带一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滑轮,且每一个滑轮的下方作为帘布的连接位置。

在上述的一种窗帘机中,在皮带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扩张器,且该扩张器的一端与皮带的一侧嵌套卡接,扩张器的另一端与皮带的另一侧嵌套卡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窗帘机,将无刷电机作为动力源,相比于有刷的直流电机(有刷的直流电机的换向一直是通过石墨电刷与安装在转子上的环形换向器相接触得以实现,长时间使用的话,石墨电刷磨损较为严重,且噪音较大),其上无设置多余的相关连接接口,运转更为干净,且噪音低,寿命长,另外,采用无刷电机,能够有效的缩小窗帘机自身体积,使其结构变得更为的紧凑,重量较轻,安装更为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窗帘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无刷电机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减速器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窗帘机的使用状态图。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窗帘机在使用时滑移机构的爆炸图。

图中,100、无刷电机;110、机壳;120、定子;130、转子;140、控制线路板;200、减速器;210、齿轮;220、上壳体;221、外壳;222、盖板;223、凸台;224、第一弧槽;225、第二弧槽;230、下壳体;231、上支架;232、下支架;240、齿轮轴;250、拨叉;251、触脚;300、窗框轨道;400、卡套;500、滑移机构;510、皮带;520、滑轮;530、扩张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窗帘机,包括:无刷电机100,和与无刷电机100输出端相连的减速器200,其中,减速器200上的连接部与安装在窗框轨道300端部的卡套400相连,减速器200上的输出部与安装在卡套400上的滑移机构500相连,且滑移机构500与帘布相连。

通过无刷电机100带动减速器200旋转,从而带动滑移机构500作水平周向旋转,进而实现连接于滑移机构500上的帘布的展开与收拢。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窗帘机,将无刷电机100作为动力源,相比于有刷的直流电机(有刷的直流电机的换向一直是通过石墨电刷与安装在转子130上的环形换向器相接触得以实现,长时间使用的话,石墨电刷磨损较为严重,且噪音较大),其上无设置多余的相关连接接口,运转更为干净,且噪音低,寿命长,另外,采用无刷电机100,能够有效的缩小窗帘机自身体积,使其结构变得更为的紧凑,重量较轻,安装更为方便、可靠。第三,本发明提供的窗帘机内无离合器设计(传统窗帘机内设置有离合器),从而相应的增加了离合器的体积,使得结构更为简单,降低了噪音以及故障的产生(内置零部件的结构越少,其故障频率越低),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第四,本发明采用直流24v电压,将比较传统窗帘机使用的220v交流电压,其使用更为安全,可靠。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无刷电机100包括机壳110,并将机壳110的内部空间分割呈两个相互连通的区域,其中一个区域内设置有相互嵌套的定子120与转子130,另一个区域内设置有与定子120、转子130电连接的控制线路板140。在本实施例中,将无刷电机100的控制部分和无刷电机100的工作部分(定子120和转子130)集成设置,而无需向外引出导线或者接受外部导线使其工作,使得无刷电机100本身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信号的传递也更为可靠。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无刷电机100与减速器200之间采用齿形啮合连接,实现动作的传递,之所以采用齿形啮合传动,是因为,齿形啮合传动其效率高、传动比稳定,使用寿命长,以及工作可靠性高,另外,通过齿形啮合传动,能够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以及任意交错轴之间的传动,即传动比较灵活、多变,从而尽可能的缩小窗帘机的体积,降低其相应的重量,进而方便窗帘机的安装。另外,本发明中的减速器采用单级传动,结构更为紧凑和简单。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在转子130的一端设置有螺旋状的齿,与减速器200中的齿轮210相啮合,从而使得转子130与齿轮210之间形成“蜗轮蜗杆”的结构,从而实现减速的效果。另外,通过“蜗轮蜗杆结构”,实现运动方向90°的转变,进一步缩小窗帘机的体积,使得窗帘机的结构变得更为紧凑,提高安装的方便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减速器200包括上下两层相互叠加设置的壳体,分别上壳体220和下壳体230,其中,齿轮210安装于下壳体230中,连接部安装于上壳体220中,且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之间通过螺纹紧固件锁定连接。进一步优选地,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均采用合抱式结构拼接而成,其中,上壳体220包括外壳221,和与外壳221嵌装连接的盖板222;下壳体230包括上支架231,和与上支架231对接的下支架232,其中,通过长度较短的螺纹紧固件实现外壳221与盖板222之间的连接,通过长度较长的螺纹紧固件实现外壳221、上支架231以及下支架232之间连接,从而锁定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之间的连接,进而提高其连接的可靠性以及其连接的精度。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连接部包括与齿轮210嵌套连接,并贯穿上壳体220与下壳体230的齿轮轴240,其中,齿轮轴240的一端与连接在卡套400内的滑移机构500相连,开启无刷电机100,使得转子130旋转,带动齿轮210转动,进而实现齿轮轴240的旋转,最终实现滑移机构500在水平面内的周向旋转,即实现帘布的展开与收拢。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连接部包括拨叉250,一端嵌装于外壳221底部的凸台223上,并可绕凸台223做周向旋转,拔叉的另一端与外壳221上的第一弧槽224相配合,通过转动该端的拨叉250,则可实现拨叉250另一端的旋转,从而实现减速器200与卡套400之间的连接与解锁。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与凸台223嵌套连接的一端拔叉上设置有两个向外延伸的触脚251,其中,该两个触脚251与盖板222上的第二弧槽225相配合,一方面,作为拨叉250在旋转时的导向部位,另一方面,限定拨叉250的旋转角度,保证减速器200能够快速、可靠的连接至卡套400上。进一步优选地,两个触脚251呈l型结构设置,且两个l型触脚251的折弯方向相反,而这样的结构设置,一方面,拨叉250在旋转的过程中,两个触脚251与卡套400之间的连接能够同步解锁;另一方面,当两个触脚251与卡套400连接时,能够在两个不同方向以及不同部位上进行锁定,从而提高减速器200与卡套40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滑移机构500包括与卡套400内的连接柱相连的皮带510,且该皮带510呈长圆环形结构设置,其中,沿皮带510一侧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滑轮520,且每一个滑轮520的下方作为帘布的连接位置,当启动无刷电机100时,转子130旋转,带动齿轮210转动,从而带动齿轮轴240同步旋转,进而带动连接柱旋转,最终实现皮带510在水平方向上的周向旋转,即实现帘布的展开与收纳。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6所示,在皮带5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扩张器530,且该扩张器530的一端与皮带510的一侧嵌套卡接,扩张器530的另一端与皮带510的另一侧嵌套卡接,使得整根皮带510在做水平周向旋转时,其皮带510的两侧之间的距离保持相对恒定,避免发生贴合碰撞,从而提高帘布在展开与收纳过程中的顺畅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