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2319发布日期:2019-02-15 23:1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输电距离远、容量大、损耗低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的电网系统中。

然而,电力设备在地震中容易遭遇严重的破坏,主要是:地震不仅给电力设备带来额外的机械力而导致电力设备的损坏,而且,地震可能导致电力设备顶部出现偏移,使各种电气设备之间的空气间隙可能会降低到危险水平,甚至诱发闪络。因此,电力设备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进行重点研究。

在特高压换流站中,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为t型支柱式结构,设备高,重心高,属于典型的“头重脚轻”的设备。在地震工况下,低压直流旁路开关的本体位移较大,并且,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的连接两侧部会受到额外的机械力,极易造成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两侧的设备连接处变形损伤,甚至断开电气连接,造成停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提高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的抗震性能。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包括第一管母、过渡管母、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以及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和过渡支柱绝缘子,所述第一管母通过第一支柱绝缘子进行支撑,所述过渡支柱绝缘子设置在第一支柱绝缘子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之间,所述过渡管母通过过渡支柱绝缘子进行支撑;所述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的一端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另一端与过渡管母一端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所述过渡管母的另一端与第一管母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固定安装在阻尼机构上,所述的阻尼机构包括弹簧阻尼器和钢丝绳阻尼器,所述弹簧阻尼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连接座、底座连接,所述钢丝绳阻尼器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固定基座、底座连接,所述的固定基座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之间通过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支架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加劲板,所述的连接座为l形结构件,所述的加劲板为梯形结构件,且加劲板的相对两侧腰部分别与连接座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加劲板,所述的底座为l形结构件,所述的加劲板为直角梯形结构件,且加劲板的直角部分别与底座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支柱绝缘子和第二管母,所述的第二管母通过第二支柱绝缘子进行支撑,所述的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与第二管母之间通过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与均压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均压环支架与均压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为带高差的交叉铝绞环金具,其中的相对较高端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相对较低端与第二管母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与均压环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的均压环支架与均压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为带高差的交叉铝绞环金具,其中的相对较高端与过渡管母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相对较低端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过渡管母与第一管母之间通过连接导体形成导电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导体上形成预拱结构,其中的相对较高端与第一管母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相对较低端与过渡管母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低压直流旁路开关与第一管母之间增加设置过渡管母、过渡支柱绝缘子和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将过渡管母通过过渡支柱绝缘子进行支撑,并使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分别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过渡管母形成导电连接结构,从而可以充分利用交叉铝绞环金具来实现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的减震,并保证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的稳定性、可靠性,很好地满足了地震工况下的电力设备间的位移要求和电气连接要求,有效地提高了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本体及其连接回路的抗震性能,进而避免了电力设备的损坏,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阻尼机构的三维构造示意图。

图3为阻尼机构的主视图。

图中部品标记名称:1-第一支柱绝缘子,2-第一管母,3-管母引流线夹,4-连接导体,5-过渡管母,6-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7-低压直流旁路开关,8-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9-阻尼机构,10-均压环,11-均压环支架,12-第二管母,13-第二支柱绝缘子,14-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支架,15-过渡支柱绝缘子,91-固定基座,92-连接座,93-弹簧阻尼器,94-底座,95-钢丝绳阻尼器,96-加劲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的特高压换流站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减震结构,主要包括第一管母2、过渡管母5、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8以及第二管母12和过渡支柱绝缘子15,所述的第一管母2通过第一支柱绝缘子1进行支撑,所述的过渡管母5通过过渡支柱绝缘子15进行支撑,所述的第二管母12通过第二支柱绝缘子13进行支撑。所述的过渡支柱绝缘子15设置在第一支柱绝缘子1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之间,所述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的一端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另一端与过渡管母5一端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所述过渡管母5的另一端与第一管母2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渡管母5与第一管母2之间通过连接导体4形成导电连接结构,所述连接导体4优选采用四分裂导线,在连接导体4上形成预拱结构,其中的相对较高端通过管母引流线夹3与第一管母2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相对较低端则通过管母引流线夹3与过渡管母5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所述的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与第二管母12之间通过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8形成导电连接结构。

由于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8均为采用水平方向的两个铝绞线半环来实现电气连接,在管母端采用交叉铝绞线的方式来优化电场分布,通过设置合理的铝绞线半环外径,使交叉铝绞环金具的导线拉直后的长度大于与之连接的两侧电力设备间的相对位移,可以很好地实现在具备大位移伸缩量的同时又能保持金具的稳定性,使得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与过渡支柱绝缘子15之间、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与第二支柱绝缘子13之间的导电连接均具有较大的位移冗余量,降低了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回路连接导体的机械拉伸力对设备连接处的额外机械应力,从而在地震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避免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8两侧的电力设备因受到额外的地震机械力而导致端子板变形受损,提高了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本体及其回路连接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保证了低压直流旁路开关回路的安全性、可靠性。另外,通过设置过渡支柱绝缘子15,既可以解决连接导体过长的隐患,同时也可以降低电力设备间高差,保证电力设备间的安全带电距离,也便于过渡支柱绝缘子15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之间通过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进行电气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均压环支架11固定连接,每一个均压环支架11分别与独立的均压环1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交叉铝绞环金具6为带高差的交叉铝绞环金具,其中的相对较高端与过渡管母5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相对较低端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同样地,所述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8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均压环支架11固定连接,每一个均压环支架11分别与独立的均压环1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交叉铝绞环金具8为带高差的交叉铝绞环金具,其中的相对较高端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相对较低端与第二管母12之间形成导电连接结构。通过设置均压环10,可以很好地均衡导体表面的电场强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本体的抗震性能,可以将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支架14固定连接,所述的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支架14优选采用格构式支架,并在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支架14底部固定安装阻尼机构9。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阻尼机构9包括弹簧阻尼器93、钢丝绳阻尼器95和加劲板96,所述弹簧阻尼器93的相对两端分别与连接座92、底座94连接,所述钢丝绳阻尼器95的相对两端分别与固定基座91、底座94连接,所述的固定基座91与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之间通过低压直流旁路开关支架14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座92为l形结构件,所述的加劲板96为梯形结构件,且加劲板96的相对两侧腰部分别与连接座92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另外,所述的底座94也采用l形结构件,所述的加劲板96为直角梯形结构件,且加劲板96的直角部分别与底座94之间形成固定连接结构。通过弹簧阻尼器93、钢丝绳阻尼器95在受力拉压过程中衰减并消耗地震机械力,可以减小地震时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本体受到的机械应力,从而保护低压直流旁路开关7本体不受地震损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