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87754发布日期:2019-03-13 23:0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



背景技术:

磁悬浮风机中的下轴承座部件上安装的冷却风引风罩,一般只有一个进气管道,即冷却风进过引风罩,从下向上依次冷却主机内部。转子冷却风与定子冷却风互相连通,热量相互交换,冷却效果一般。即冷却风经过下轴承部件及定子后,温度已经较高,到达主机上部后对主机上端的冷却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有: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包括上轴承座、下轴承座、定子、转子、机壳和定子冷却风罩,所述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分别固定于机壳的上下两端,定子冷却风罩固定于下轴承座上,定子固定于机壳内,且定子的上端面与上轴承座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上散热腔,定子的下端面与下轴承座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下散热腔,转子穿设于定子内,且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上散热腔与下散热腔之间通过转动间隙相贯通,转子的下端穿过下轴承座并伸于定子冷却风罩内,转子的上端伸于上轴承座内;

在定子冷却风罩内设有转子冷却管道,转子冷却管道的外壁与定子冷却风罩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定子冷却腔;在转子的轴心方向设有冷却通孔,所述冷却通孔与转子冷却管道相贯通,定子冷却腔与下散热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的外壁上设有定子散热口,定子散热口与上散热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上轴承座上设有转子散热口,转子的上端伸于转子散热口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轴承座上设有若干通风孔,定子冷却腔通过通风孔与下散热腔相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冷却风罩的底面设有转子冷却风进口,侧面上设有定子冷却风进口,转子冷却风进口与转子冷却管道相连通,定子冷却风进口与定子冷却腔相连通。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将转子与定子冷却风分开,互不干扰,各自冷却,保证各自流量与流通流畅,彼此冷却空气基本不发生热交换,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本发明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包括上轴承座1、下轴承座2、定子3、转子4、机壳5和定子冷却风罩6,上轴承座1与下轴承座2分别固定于机壳5的上下两端,定子冷却风罩6固定于下轴承座2上,定子3固定于机壳5内,且定子3的上端面与上轴承座1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有上散热腔51,定子3的下端面与下轴承座2的上端面之间形成有下散热腔52,转子4穿设于定子3内,且转子4与定子3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30,上散热腔51与下散热腔52之间通过转动间隙30相贯通。转子4的下端穿过下轴承座2并伸于定子冷却风罩6内,转子4的上端伸于上轴承座1内。

在定子冷却风罩6内设有转子冷却管道61,转子冷却管道61的外壁与定子冷却风罩6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定子冷却腔60。在转子4的轴心方向设有冷却通孔41,冷却通孔41与转子冷却管道61相贯通,定子冷却腔60与下散热腔52相贯通。

在机壳5的外壁上设有定子散热口55,定子散热口55与上散热腔51相贯通。冷却定子是,冷却风从定子冷却腔60进入下散热腔52、转动间隙30和上散热腔51,并从定子散热口55排出,实现下轴承部件及定子的冷却。

在上轴承座1上设有转子散热口15,转子4的上端伸于转子散热口15内,冷却风从转子冷却管道61进入冷却通孔41内,并由转子散热口15排除,实现转子及主机上端的冷却。

在下轴承座2上设有若干通风孔22,定子冷却腔60通过通风孔22与下散热腔52相贯通。

定子冷却风罩6的底面设有转子冷却风进口62,侧面上设有定子冷却风进口63,转子冷却风进口62与转子冷却管道61相连通,定子冷却风进口63与定子冷却腔60相连通。

本发明中的转子冷却管道通风用于转子及主机上端的冷却,定子冷却腔60通风用于下轴承部件及定子的冷却,两者之间的冷却风独立冷却,互不干涉,且各自有各自的出风口。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冷却引风罩的结构,上轴承座与下轴承座分别固定于机壳的上下两端,定子冷却风罩固定于下轴承座上,定子固定于机壳内,且定子与上轴承座之间形成有上散热腔,定子与下轴承座之间形成有下散热腔,转子穿设于定子内,且转子与定子之间形成有转动间隙,转子的下端穿过下轴承座并伸于定子冷却风罩内;在定子冷却风罩内设有转子冷却管道,转子冷却管道的外壁与定子冷却风罩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定子冷却腔;在转子的轴心方向设有冷却通孔,冷却通孔与转子冷却管道相贯通,定子冷却腔与下散热腔相贯通。本发明将转子与定子冷却风分开,互不干扰,各自冷却,保证各自流量与流通流畅,彼此冷却空气基本不发生热交换,冷却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吴立华;董继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磁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19.0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