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55114发布日期:2019-06-11 22:30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三相五线制电气系统的电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电,当漏电发生时,需要及时将漏电流从电柜中导入到大地,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现有的漏电检测方式一般是被动式的,即当电柜发生楼电时,通过在电柜上设置接地端,将漏电流导入到大地中。这种被动式的漏电保护结构简单,但是并不可靠。由于接地端容易老化,因此,需要开始旁路进行辅助接地。但是,如果辅助接地长期将电柜与大地连通,则会不符合三相五线制电气系统的标准要求。因此,对于辅助接地需要采用主动式切入的方式,来导走漏电流。

现有的电柜对辅助接地什么时候切入的判断并不完善,因此,无法有效的将辅助接地切入。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包括: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当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漏电流为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电流,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为1s。

进一步,获取漏电流在第三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二变化量;当第二变化量≥20ma时,则输出第二告警信号;当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且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等于2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周期为3600s,所述第四时间周期为7200s。

进一步,第一变化量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时间周期开始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初始漏电流值;获取在第一时间周期结束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结束漏电流值;将结束漏电流值和初始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其中差值为第一变化量。

进一步,第二变化量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三时间周期开始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第一漏电流值;获取在第三时间周期结束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第二漏电流值;将第二漏电流值和第一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其中差值为第二变化量。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一对比模块、第一统计模块、时钟周期模块和导流通道建立模块;所述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并将获取得到的第一变化量传递给第一对比模块;所述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包括:将第一变化量与15ma进行对比,当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所述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所述导流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所述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在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建立导流通道;所述时钟周期模块用于包括:提供第一时间周期给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提供第二时间周期给统计模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第二时间周期为1s。

进一步,保护系统还包括:第二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二对比模块和第二统计模块;所述第二变化量获取模块用于包括:获取漏电流在第三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二变化量,并将获取得到的第二变化量传递给第二对比模块;所述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包括:将第二变化量与20ma进行对比,当第二变化量≥20ma时,则输出第二告警信号;所述第二统计模块用于包括:统计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所述导流通道建立模块用于还包括:当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且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等于2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所述时钟周期模块用于还包括:提供第三时间周期给第二变化量获取模块,提供第四时间周期给第二统计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保护方法是判断突变情形,当漏电流突变时,建立导流通道,将漏电流导走,避免发生漏电的危险。

另一方面,保护系统通过设置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一对比模块、第一统计模块、时钟周期模块和导流通道建立模块,从而当漏电流突变时,建立导流通道,将漏电流导走,避免发生漏电的危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漏电保护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实施例1,参考图1,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00、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

步骤s200、当所述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

步骤s300、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

其中,所述漏电流为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电流,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为1s。

具体的,由于漏电流存在突变的形式,即,突然漏电流的电流量短时间内增大。因此,通过检测在0.02s内的漏电流的变化量,当漏电流突然增大时,则证明电柜存在实质的漏电情况,而且这种情况下,电柜的标准接地并不能将电流完全导走。为了使得漏电流正常被导走,因此,通过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通过旁路的方式,将漏电流有效进行二次导走,从而避免漏电流累计而产生触电危险。

作为优化,获取漏电流在第三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二变化量;当第二变化量≥20ma时,则输出第二告警信号;当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且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等于2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周期为3600s,所述第四时间周期为7200s。

由于电柜大多位于室外,因此,当下雨天时,会存在缓变情形,即电柜缓慢产生漏电流。这种缓变的情形,当漏电流的变化量大到一定量时,则需要对漏电流进行导走,从而避免漏电流累计而产生触电危险。

作为优化,第一变化量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时间周期开始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初始漏电流值;获取在第一时间周期结束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结束漏电流值;将结束漏电流值和初始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其中差值为第一变化量。

通过在第一时间周期的开始时刻获取初始漏电流值,在第一时间周期的结束时刻获取结束漏电流值,然后将初始漏电流值和结束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由于漏电流的大小在同一个环境下,一般是呈线性变化,因此,通过初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来计算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即能保证得到数据的准确,又能节约计算成本,通过这样的方式可简单的得到第一变化量。

作为优化,第二变化量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三时间周期开始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第一漏电流值;获取在第三时间周期结束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第二漏电流值;将第二漏电流值和第一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其中差值为第二变化量。

第二变化量的获取方式和第一变化量的获取方式类似,也可节约计算成本。

同时,本申请也提供了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一对比模块、第一统计模块、时钟周期模块和导流通道建立模块;所述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并将获取得到的第一变化量传递给第一对比模块;所述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包括:将第一变化量与15ma进行对比,当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所述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所述导流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所述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在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建立导流通道;所述时钟周期模块用于包括:提供第一时间周期给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提供第二时间周期给统计模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第二时间周期为1s。

作为优化,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二对比模块和第二统计模块;所述第二变化量获取模块用于包括:获取漏电流在第三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二变化量,并将获取得到的第二变化量传递给第二对比模块;所述第二对比模块用于包括:将第二变化量与20ma进行对比,当第二变化量≥20ma时,则输出第二告警信号;所述第二统计模块用于包括:统计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所述导流通道建立模块用于还包括:当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且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等于2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所述时钟周期模块用于还包括:提供第三时间周期给第二变化量获取模块,提供第四时间周期给第二统计模块。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