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31452发布日期:2019-07-10 10:1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声波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一种新式电机结构,声波电机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声波牙刷中使用等。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形式各样的声波电机产品;然而,对于现有的声波电机产品而言,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其普遍存在安装不方便的缺陷。

还有就是,对于现有的声波电机而言,其普遍存在输出力小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该改良型声波电机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快捷、输出力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内部成型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壳体容置腔,电机壳体的前端部于壳体容置腔的前端开口处装设有壳体前侧端盖,壳体前侧端盖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侧端盖通孔,电机壳体的后端部于壳体容置腔的后端开口处装设有壳体后侧端盖;

电机壳体的壳体容置腔内于壳体前侧端盖与壳体后侧端盖之间嵌装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有定子前侧塑胶件、位于定子前侧塑胶件后端侧的定子后侧塑胶件,定子前侧塑胶件、定子后侧塑胶件分别为中空结构,定子前侧塑胶件、定子后侧塑胶件分别与壳体容置腔的内壁止转贴合,定子前侧塑胶件与定子后侧塑胶件之间卡装有定子矽钢片组,定子矽钢片组由从前至后依次层叠且对齐布置的矽钢片组成,定子前侧塑胶件、定子矽钢片组、定子后侧塑胶件依次卡装于壳体前侧端盖与壳体后侧端盖之间;定子矽钢片组的各矽钢片分别包括有呈环形全围形状的矽钢片主体,矽钢片主体设置有两个正对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内凸出延伸的凸出部,各凸出部分别呈“y”形状,定子矽钢片组设置有由同侧凸出部对齐层叠而成的绕线部,定子前侧塑胶件与定子后侧塑胶件之间绕装有环绕于各绕线部外围的线圈绕组;

转子组件包括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金属输出轴,金属输出轴的前端部穿过壳体前侧端盖的前侧端盖通孔并延伸至壳体前侧端盖的前端侧,金属输出轴设置有呈扁平形状的扁平套装部,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外围套装有转子矽钢片组,转子矽钢片组装设有两个正对且间隔布置的磁石,转子矽钢片组由从前至后依次层叠且对齐布置的矽钢片组成,转子矽钢片组的各矽钢片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形状相一致的矽钢片通孔,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从前至后依次穿过转子矽钢片组的各矽钢片的矽钢片通孔;转子矽钢片组的前端侧装设有前侧轴承胶套,前侧轴承胶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所述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形状相一致的前侧胶套通孔,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的前端部嵌插于前侧轴承胶套的前侧胶套通孔内;转子矽钢片组的后端侧装设有后侧轴承胶套,后侧轴承胶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形状相一致的后侧胶套通孔,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的后端部嵌插于后侧轴承胶套的后侧胶套通孔内,转子矽钢片组卡装于前侧轴承胶套与后侧轴承胶套之间,前侧轴承胶套与壳体前侧端盖之间装设有前侧滚珠轴承,后侧轴承胶套与壳体后侧端盖之间装设有后侧滚珠轴承。

其中,所述前侧轴承胶套、所述后侧轴承胶套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台,前侧轴承胶套的限位凸台与前侧轴承胶套为一体结构,后侧轴承胶套的限位凸台与后侧轴承胶套为一体结构;

所述定子前侧塑胶件、所述定子后侧塑胶件的内壁对应相应侧的限位凸台分别设置有偏转限位挡面。

其中,各所述磁石分别粘接固定于所述转子矽钢片组。

其中,所述壳体前侧端盖的后端部嵌插于所述壳体容置腔内且壳体前侧端盖的后端部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前端部扣接;

所述壳体后侧端盖的前端部嵌插于壳体容置腔内且壳体后侧端盖的前端部与所述电机壳体的后端部扣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其包括有电机壳体,电机壳体的内部成型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壳体容置腔,电机壳体的前端部于壳体容置腔的前端开口处装设有壳体前侧端盖,壳体前侧端盖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侧端盖通孔,电机壳体的后端部于壳体容置腔的后端开口处装设有壳体后侧端盖;电机壳体的壳体容置腔内于壳体前侧端盖与壳体后侧端盖之间嵌装有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有定子前侧塑胶件、位于定子前侧塑胶件后端侧的定子后侧塑胶件,定子前侧塑胶件、定子后侧塑胶件分别为中空结构,定子前侧塑胶件、定子后侧塑胶件分别与壳体容置腔的内壁止转贴合,定子前侧塑胶件与定子后侧塑胶件之间卡装有定子矽钢片组,定子矽钢片组由从前至后依次层叠且对齐布置的矽钢片组成,定子前侧塑胶件、定子矽钢片组、定子后侧塑胶件依次卡装于壳体前侧端盖与壳体后侧端盖之间;定子矽钢片组的各矽钢片分别包括有呈环形全围形状的矽钢片主体,矽钢片主体设置有两个正对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内凸出延伸的凸出部,各凸出部分别呈“y”形状,定子矽钢片组设置有由同侧凸出部对齐层叠而成的绕线部,定子前侧塑胶件与定子后侧塑胶件之间绕装有环绕于各绕线部外围的线圈绕组;转子组件包括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金属输出轴,金属输出轴的前端部穿过壳体前侧端盖的前侧端盖通孔并延伸至壳体前侧端盖的前端侧,金属输出轴设置有呈扁平形状的扁平套装部,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外围套装有转子矽钢片组,转子矽钢片组装设有两个正对且间隔布置的磁石,转子矽钢片组由从前至后依次层叠且对齐布置的矽钢片组成,转子矽钢片组的各矽钢片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形状相一致的矽钢片通孔,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从前至后依次穿过转子矽钢片组的各矽钢片的矽钢片通孔;转子矽钢片组的前端侧装设有前侧轴承胶套,前侧轴承胶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所述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形状相一致的前侧胶套通孔,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的前端部嵌插于前侧轴承胶套的前侧胶套通孔内;转子矽钢片组的后端侧装设有后侧轴承胶套,后侧轴承胶套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形状相一致的后侧胶套通孔,金属输出轴的扁平套装部的后端部嵌插于后侧轴承胶套的后侧胶套通孔内,转子矽钢片组卡装于前侧轴承胶套与后侧轴承胶套之间,前侧轴承胶套与壳体前侧端盖之间装设有前侧滚珠轴承,后侧轴承胶套与壳体后侧端盖之间装设有后侧滚珠轴承。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快捷、输出力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转子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在图1至图4中包括有:

1——电机壳体11——壳体容置腔

2——壳体前侧端盖21——前侧端盖通孔

3——壳体后侧端盖4——定子组件

41——定子前侧塑胶件42——定子后侧塑胶件

43——定子矽钢片组4311——矽钢片主体

4312——凸出部432——绕线部

44——线圈绕组45——偏转限位挡面

5——转子组件51——金属输出轴

511——扁平套装部52——转子矽钢片组

521——矽钢片通孔53——磁石

541——前侧轴承胶套542——后侧轴承胶套

543——限位凸台551——前侧滚珠轴承

552——后侧滚珠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改良型声波电机,包括有电机壳体1,电机壳体1的内部成型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壳体容置腔11,电机壳体1的前端部于壳体容置腔11的前端开口处装设有壳体前侧端盖2,壳体前侧端盖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的前侧端盖通孔21,电机壳体1的后端部于壳体容置腔11的后端开口处装设有壳体后侧端盖3。需解释的是,壳体前侧端盖2的后端部嵌插于壳体容置腔11内且壳体前侧端盖2的后端部与电机壳体1的前端部扣接;壳体后侧端盖3的前端部嵌插于壳体容置腔11内且壳体后侧端盖3的前端部与电机壳体1的后端部扣接。

进一步的,电机壳体1的壳体容置腔11内于壳体前侧端盖2与壳体后侧端盖3之间嵌装有定子组件4、转子组件5;定子组件4包括有定子前侧塑胶件41、位于定子前侧塑胶件41后端侧的定子后侧塑胶件42,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分别为中空结构,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分别与壳体容置腔11的内壁止转贴合,定子前侧塑胶件41与定子后侧塑胶件42之间卡装有定子矽钢片组43,定子矽钢片组43由从前至后依次层叠且对齐布置的矽钢片组成,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矽钢片组43、定子后侧塑胶件42依次卡装于壳体前侧端盖2与壳体后侧端盖3之间;定子矽钢片组43的各矽钢片分别包括有呈环形全围形状的矽钢片主体4311,矽钢片主体4311设置有两个正对间隔布置且分别朝内凸出延伸的凸出部4312,各凸出部4312分别呈“y”形状,定子矽钢片组43设置有由同侧凸出部4312对齐层叠而成的绕线部432,定子前侧塑胶件41与定子后侧塑胶件42之间绕装有环绕于各绕线部432外围的线圈绕组44。

更进一步的,转子组件5包括有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延伸的金属输出轴51,金属输出轴51的前端部穿过壳体前侧端盖2的前侧端盖通孔21并延伸至壳体前侧端盖2的前端侧,金属输出轴51设置有呈扁平形状的扁平套装部511,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外围套装有转子矽钢片组52,转子矽钢片组52装设有两个正对且间隔布置的磁石53,转子矽钢片组52由从前至后依次层叠且对齐布置的矽钢片组成,转子矽钢片组52的各矽钢片的中间位置分别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形状相一致的矽钢片通孔521,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从前至后依次穿过转子矽钢片组52的各矽钢片的矽钢片通孔521;转子矽钢片组52的前端侧装设有前侧轴承胶套541,前侧轴承胶套54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形状相一致的前侧胶套通孔,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的前端部嵌插于前侧轴承胶套541的前侧胶套通孔内;转子矽钢片组52的后端侧装设有后侧轴承胶套542,后侧轴承胶套54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前后完全贯穿且形状与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形状相一致的后侧胶套通孔,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的后端部嵌插于后侧轴承胶套542的后侧胶套通孔内,转子矽钢片组52卡装于前侧轴承胶套541与后侧轴承胶套542之间,前侧轴承胶套541与壳体前侧端盖2之间装设有前侧滚珠轴承551,后侧轴承胶套542与壳体后侧端盖3之间装设有后侧滚珠轴承552。

优选的,各磁石53分别粘接固定于转子矽钢片组52。

需解释的是,本发明的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分别与壳体容置腔11的内壁止转贴合,可理解为: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的轮廓与壳体容置腔11的轮廓一致,在将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嵌装于壳体容置腔11内的过程中,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的轮廓表面与壳体容置腔11的内壁贴合,且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不可相对转动地嵌装于壳体容置腔11内。在将本发明的定子组件4安装于电机壳体1的壳体容置腔11内的过程中,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矽钢片组43以及定子后侧塑胶件42依次卡紧固定于壳体前侧端盖2与壳体后侧端盖3之间,该组装方式具有安装方便快捷的优点。

对于本发明的定子组件4而言,由于定子矽钢片组43的各矽钢片的凸出部4312呈“y”形状,由同侧的凸出部4312所组成的绕线部432能够起到绕线方便快捷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转子组件5而言,金属输出轴51的扁平套装部511、转子矽钢片组52的矽钢片的矽钢片通孔521、前侧轴承胶套541的前侧胶套通孔、后侧轴承胶套542的后侧胶套通孔分别呈扁平形状,该结构设计能够保证转轴矽钢片组、前侧轴承胶套541、后侧轴承胶套542分别随着金属输出轴51同步转动。

在本发明工作过程中,定子组件4的各线圈绕组44通电后产生磁场,线圈绕组44所产生的磁场磁力作用于转子组件5的磁石53,进而使得转子矽钢片组52、金属输出轴51同步转动。需指出的是,本发明的金属输出轴51装设有转子矽钢片组52,转子矽钢片组52能够起到增强磁场的作用,进而使得金属输出轴51的输出力更大。

另外,前侧轴承胶套541、后侧轴承胶套542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台543,前侧轴承胶套541的限位凸台543与前侧轴承胶套541为一体结构,后侧轴承胶套542的限位凸台543与后侧轴承胶套542为一体结构;定子前侧塑胶件41、定子后侧塑胶件42的内壁对应相应侧的限位凸台543分别设置有偏转限位挡面45。在本发明工作过程中,当较大的外力作用于金属输出轴51时,前侧轴承胶套541、后侧轴承胶套542的限位凸台543会抵靠于相应的偏转限位挡面45,以实现对限位凸台543进行限位,该限位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地避免外力作用于金属输出轴51时而发生大角度偏转导致电机破坏。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发明具有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安装方便快捷、输出力大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