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4690发布日期:2018-08-17 22:47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属于移动电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发展,消费类电子产品性能得到了极大提升,手机、平板等逐渐成为了人们的必需品,人们对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电池容量也不断增加,由于人们在充电时由于受电源线的限制,只能在小范围活动,所以移动充电电源应运而生,但是普通的移动电源由于材质和体积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不方便携带,而且充电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包括充电宝和充电桩;所述充电宝包括控制模块、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LED 显示模块、外壳、固定带、液晶显示屏、充电开关、USB接口和充电桩接口;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 LED显示模块、液晶显示屏和充电开关,所述充电输入模块分别连接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和充电桩接口,所述放电输出模块连接USB接口,所述电流采样模块通过锂电池保护模块连接锂电池;所述控制模块、充电输入模块、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锂电池、锂电池保护模块、放电输出模块和LED显示模块在外壳内,所述液晶显示屏、充电开关、USB 接口、充电桩接口设置在外壳上,所述外壳为圆柱形,所述充电宝通过充电桩接口连接充电桩,所述固定带两端连接充电宝两端,所述固定带上设有卡扣。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所述外壳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保护层。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所述锂电池保护模块包括锂电池保护ICU3、六脚 MOS管U4、六脚MOS管U5、电阻R1、电阻R23、电容C19、电容C8、电容C9和电容C10;所述U3管脚1分别连接U4管脚4和U5管脚4,所述U3管脚2通过R17连接U5管脚1、地线、 U4管脚1、R1和控制模块,所述U3管脚3分别连接U4管脚6和U5管脚6,所述U3管脚5 连接在R23和C19之间,所述U3管脚6分别连接C19、U4管脚3、U5管脚3和锂电池负极,所述C19连接R23,所述R23分别连接锂电池正极、C10、C9、C8和电流采样模块。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所述充电桩包括排针AC-IN、熔断器FU1、双向稳压二极管V5、二极管V1、二极管V2、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容C1、电容C2、芯片D1、电阻R2、二极管V7、电容C2、电容C4、电阻R4、光电耦合器D2、电容C3、电阻R1、二极管V6、电源变压器T1、二极管V8、电容C5、电感L1、电容C6、电容C8、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容C7、二极管V9和排针OUT;所述D1管脚1分别连接C1、V3、V4、C2、地线和 D1管脚2,所述C1分别连接V1、V2、C3、R1和T1端点1,V3分别连接V1、FY1和V5,V4 分别连接V2、V5和AC-IN针脚1,C2分别连接D1管脚3和D2管脚2,D1管脚4分别连接 R4、C4和R2,R4连接D2管脚1,C4连接地线,R2连接V7,V7连接T1端点3,所述D1管脚 5分别连接D1管脚6、D1管脚7、D1管脚8、V6和T1端点2,所述V6分别连接C3和R1,所述T1端点4分别连接地线和C8,C8分别连接T1端点5、C5、C6和OUT针脚2,所述OUT针脚1分别连接C6、L1和R5,所述L1分别连接V8、C5和R3,所述V8连接T1端点8,所述 R3连接D2管脚3,所述R5分别连接R6、C7和V9,所述R6连接V9,所述V9分别连接C7和 D2管脚4。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充电输入模块对输入功率具有检测作用,使用NMOS放大电路对于充电电压进行放大;锂电池保护模块对放大之后的电压、电流进行功率调整,进行输入端和接收端的负载匹配,提高充电效率和对电池的保护;由于充电电流、电压所形成的功率过大,输入保护模块对整体输入端进行保护和整流滤波,使负载和输入功率良好的进行交互;而且本实用新型方便携带,在给电子产品充电时,能够通过固定带戴到头上或者手腕上,通过卡扣进行调节固定带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结构简图。

图2是控制模块电路图。

图3是充电输入模块和输入保护模块电路图。

图4是电流采样模块电路图。

图5是锂电池保护模块图。

图6是放电输出模块电路图。

图7是LED显示模块电路图。

图8是充电桩电路图。

图中:1控制模块、2充电输入模块、3输入保护模块、4电流采样模块、5锂电池、6锂电池保护模块、7放电输出模块、8LED显示模块、9外壳、10固定带、11液晶显示屏、12充电开关、13USB接口、14充电桩接口、15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充电宝和充电桩;所述充电宝包括控制模块1、充电输入模块2、输入保护模块3、电流采样模块4、锂电池5、锂电池保护模块6、放电输出模块7、LED显示模块8、外壳9、固定带10、液晶显示屏11、充电开关12、 USB接口13和充电桩接口14;所述控制模块1分别连接充电输入模块2、输入保护模块3、电流采样模块4、锂电池保护模块6、放电输出模块7、LED显示模块8、液晶显示屏11和充电开关12,所述充电输入模块2分别连接输入保护模块3、电流采样模块4和充电桩接口14,所述放电输出模块7连接USB接口13,所述电流采样模块4通过锂电池保护模块连接锂电池 5;所述控制模块1、充电输入模块2、输入保护模块、电流采样模块4、锂电池5、锂电池保护模块6、放电输出模块7和LED显示模块8在外壳9内,所述液晶显示屏11、充电开关12、 USB接口13、充电桩接口14设置在外壳9上,所述外壳9为圆柱形,所述充电宝通过充电桩接口14连接充电桩,所述固定带10两端连接充电宝两端,所述固定带10上设有卡扣15。

充电桩通过充电桩接口14连接充电宝,用于给充电宝充电;控制模块1对于输入功率具有检测作用使用NMOS放大电路对于充电电压进行放大,控制各个模块;充电输入模块2在充电电流、电压形成的功率过大时,对输入端进行保护和整流滤波,使负载和输入功率良好的进行交互;输入保护模块3用于短路保护;电流采样模块4用于利用MOS管导通电阻;锂电池保护模块6对放大之后的电压、电流进行功率调整,进行输入端和接收端的负载匹配,提高充电效率和对电池的保护;放电输出模块7用于给输出锂电池5的电流;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模块1对各个模块进行调节,智能适应充电器电流的大小,最大充电电流为2A,智能升压,最大化电池容量利用率,采用两个USB接口13输出,最大输出电流2A,增大功率电感和MOS管,能够支持更大的输出电流,能够同步续流升降压功能,最高效率为94%;本实用新型采用固定带能够携带在人体上,用卡扣控制固定带的长短,例如头或者手腕,在给电子设备充电时不需要在放在其他地方。

具体实施方式二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所述外壳9靠近人体的一侧设有保护层,用于防止外壳贴近人体皮肤,而使皮肤受伤,一般采用棉质材料或者毛皮材料。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1包括控制芯片U1,型号为EG1503,具有24个管脚,电容C11、电阻R2、电阻R19、电容C3、电容C15和R15;所述 U1管脚3分别连接U1管脚5、R2和C11,所述C11连接等电位,所述R2分别连接R19和U1 管脚4,所述R19连接等电位,所述U1管脚7连接C3,C3连接等电位,U1管脚9连接等电位,U1管脚16连接等电位,所述U1管脚15连接C5,C5通过R15连接等电位。

如图3所示,充电输入模块2包括适配器输入口P1和六脚MOS管U7;所述U7管脚1分别连接U7管脚3和等电位,所述U7管脚2分别连接P1入口2和放电输出模块7,所述U7 管脚4分别连接U7管脚6和放电输出模块7,所述P1接口1分别连接输入保护模块3和LED 显示模块8;

输入保护模块3包括MOS管Q2和MOS管Q3;所述Q2和Q3型号为EG4P12,所述Q2源极分别连接Q3源极、P1接口1和LED显示模块8,所述Q2漏极分别连接Q3漏极和放电输出模块7,所述Q2栅极和Q3栅极连接控制模块1和放电输出模块7。

如图4所示,电流采样模块4包括MOS管Q4、MOS管Q5、六脚MOS管U6和电感L1;所述Q4源极分别连接Q5源极和LED显示模块8,Q4栅极和Q5栅极连接U1的管脚19,所述Q4 漏极分别连接Q5漏极、U1管脚18、U6管脚5和L1,所述U6管脚1分别连接U6管脚3和地线,所述U6管脚4分别连接U6管脚6和U1管脚17。

如图5所示,所述锂电池保护模块6包括锂电池保护ICU3、六脚MOS管U5、六脚MOS管 U6、电阻R8、电阻R17、电容C7、电容C9、电容C10和电容C11;所述U3管脚1分别连接 U5管脚4和U6管脚4,所述U3管脚2通过R17连接U6管脚1、地线、U5管脚1和控制模块 1,所述U3管脚3分别连接U5管脚6和U6管脚6,所述U3管脚5连接在R8和C7之间,所述U3管脚6分别连接C7、U5管脚3、U6管脚3和锂电池5,所述C7连接R8,所述R8分别连接锂电池5、C7、C11、C10、C9和电流采样模块4。

如图6所示,放电输出模块7包括USB接口P2、USB接口P3、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20、电阻R10、电阻R16、电容C12、单片机U2、开关S1、电阻R22、电阻R5、电阻R6、电阻R3和电阻R4;所述P2接口1分别连接R9和R3,所述R9连接地线, R3连接U2管脚8,所述P2接口2分别连接R12和R14,R12分别连接P2接口4、R11、P3接口4和R22,R22连接U2管脚7,R14分别连接R13和U2管脚6,所述P2接口3分别连接R11 和R13,所述P3接口1分别连接R10和R4,R10连接地线,R4连接U1接口10,所述P3接口2连接P3接口3,所述U2管脚1分别连接R16和C12,R16连接+5V端,C12连接等电位, U2管脚2分别连接R6和U1管脚11,U2管脚3分别连接R5和U1管脚12,R5连接R6和+5V 端,U2管脚4连接S1,S1连接等电位,U2管脚8连接等电位。

如图7所示,LED显示模块8包括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二极管LED3、发光二极管LED4和电容C7;所述LED1分别连接U1管脚2、LED2、C7、U1管脚20、LED3和 LED4,LED2连接U1管脚1,C7连接等电位,LED3连接U1管脚24,LED4连接U1管脚23。

所述一种人体携带式快速充电宝装置,如图8所示,所述充电桩包括排针INCON2、熔断器FU1、双向稳压二极管V5、二极管V1、二极管V2、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容C1、电容 C2、芯片D1、电阻R2、二极管V7、电容C4、电阻R4、光电耦合器D2、电容C3、电阻R1、二极管V6、电源变压器T1、二极管V8、电容C5、电感L1、电容C6、电容C4、电阻R3、电阻R5、电阻R6、电容C7、二极管V9和排针OUTCON2;所述D1管脚1分别连接C1、V3、V4、 C2和D1管脚2,所述C1分别连接V1、V2、C3、R1和T1端点1,V3分别连接V1、FY1和V5, V4分别连接V2、V5和INCON2针脚1,C2分别连接D1管脚3和D2管脚2,D1管脚4分别连接R4、C4和R2,R4连接D2管脚1,C4连接地线,R2连接V7,V7连接T1端点3,所述D1 管脚5分别连接D1管脚6、D1管脚7、D1管脚8、V6和T1端点2,所述V6分别连接C3和 R1,所述T1端点4分别连接地线和C8,C8分别连接T1端点5、C5、C6和OUTCON2针脚2,所述OUTCON2针脚1分别连接C6、L1和R5,所述L1分别连接V8、C5和R3,所述V8连接 T1端点8,所述R3连接D2关键3,所述R5分别连接R6、C7和V9,所述R6连接V9,所述 V9分别连接C7和D2管脚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