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0378发布日期:2018-09-04 23:15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部分过去在郊区、周围无人居住的变电站逐渐演变为城区、周围新建有住宅的城市变电站,从而对原有变电站的通风、防雨、防雾、散热等技术措施提出了新的要求。箱式变电站,又叫预装式变电所或预装式变电站。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箱式变电站适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它替代了原有的土建配电房,配电站,成为新型的成套变配电装置。由于箱式变电站里面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但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变电站结构繁琐,难以安装,散热面积小,而且长期遇水淋易腐蚀,寿命短,存在通风、防雨、防雾、散热不良,而且安装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变电站结构繁琐,难以安装,散热面积小,而且长期遇水淋易腐蚀,寿命短,存在通风、防雨、防雾、散热不良,而且安装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包括箱式结构的壳体和和顶盖,顶盖盖合在壳体顶部;

顶盖上设有隔板和护板,以便使得隔板和护板之间成型有通风槽,通风槽与外界连通;

隔板设有散热孔,通风槽通过该散热孔与壳体内部流体连通,以便将壳体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散热孔和通风槽散发至外界。

进一步地,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相邻设置在顶盖上。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隔板分别设在顶盖两侧,第二隔板分别设在顶盖另外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隔板的长度大于第二隔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护板包括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相邻设置在顶盖上。

进一步地,第一护板和第二护板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护板分别设在顶盖两侧,第二护板分别设在顶盖另外两侧。

进一步地,第一护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护板的长度。

进一步地,顶盖上设有多根横梁,多根横梁均匀分布在顶盖上。

进一步地,壳体设有百叶窗和观察窗。

进一步地,散热孔为长圆孔。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包括箱式结构的壳体和和顶盖,将顶盖盖合安装在壳体顶部,可以避免雨水和雾气进入壳体内部,延长使用寿命,在顶盖上成型有隔板和护板,以便使得隔板和护板之间成型有通风槽,该通风槽与外界连通,在隔板上成型有散热孔,使得通风槽通过该散热孔与壳体内部流体连通,以便将壳体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散热孔和通风槽散发至外界,在箱式变电站里面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散热孔和通风槽散发至外界,通风而且散热效率高,另外,整个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变电站结构繁琐,难以安装,散热面积小,而且长期遇水淋易腐蚀,寿命短,存在通风、防雨、防雾、散热不良,而且安装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中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中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中第二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百叶窗;12、观察窗;2、顶盖;211、第一隔板;2111、第一散热孔;212、第二隔板;2121、第二散热孔;221、第一护板;222、第二护板;23、横梁;101、第一通风槽;102、第二通风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参照图1-图6,一种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包括箱式结构的壳体1和和顶盖2。将顶盖2盖合在壳体1顶部。

在顶盖2上安装有隔板和护板,其中,隔板包括第一隔板211和第二隔板212,第一隔板211和第二隔板212相邻设置在顶盖2上,第一隔板211和第二隔板21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一隔板211分别设在顶盖2两侧,第二隔板212分别设在顶盖2另外两侧;护板包括第一护板221和第二护板222,第一护板221和第二护板222相邻设置在所述顶盖2上,第一护板221和第二护板222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护板221分别设在顶盖2两侧,所述第二护板222分别设在顶盖2另外两侧。

本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11数量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隔板21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例如,第一隔板21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第一隔板211的数量可以为五个,或者,第一隔板211的数量可以六个,又或者,第一隔板211的数量可以为七个。

本实施例中,第二隔板212数量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隔板21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例如,第二隔板21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第二隔板212的数量可以为五个,或者,第二隔板212的数量可以六个,又或者,第二隔板212的数量可以为七个。

由于第一隔板211和第一护板221顺序安装在顶盖2上,以便使得第一隔板211和第一护板221之间成型有第一通风槽101,该第一通风槽101与外界连通,而第一隔板211设有第一散热孔2111(该第一散热孔2111为长圆孔),第一通风槽101通过该第一散热孔2111与壳体1内部流体连通,以便将壳体1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一散热孔2111和第一通风槽101散发至外界,在箱式变电站里面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一散热孔2111和第一通风槽101散发至外界,通风而且散热效率高。

本实施例中,第一护板221数量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护板22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例如,第一护板221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第一护板221的数量可以为五个,或者,第一护板221的数量可以六个,又或者,第一护板221的数量可以为七个。只要保证将第一隔板211和第一护板221顺序安装在顶盖2上,以便使得第一隔板211和第一护板221之间成型有第一通风槽101,该第一通风槽101与外界连通即可。

另外,第二隔板212和第二护板222顺序安装在顶盖2上,以便使得第二隔板212和第二护板222之间成型有第二通风槽102,该第二通风槽102与外界连通,而第二隔板212设有第二散热孔2121(该第二散热孔2121为长圆孔),第二通风槽102通过该第二散热孔2121与壳体1内部流体连通,以便将壳体1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二散热孔2121和第二通风槽102散发至外界,在箱式变电站里面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二散热孔2121和第二通风槽102散发至外界,通风而且散热效率高。其中,第一护板221的长度大于第二护板222的长度,第一隔板211的长度大于第二隔板212的长度。

本实施例中,第二护板222数量均为两个。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护板222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更,例如,第二护板222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者,第二护板222的数量可以为五个,或者,第二护板222的数量可以六个,又或者,第二护板222的数量可以为七个。只要保证将第二隔板212和第二护板222顺序安装在顶盖2上,以便使得第二隔板212和第二护板222之间成型有第二通风槽102,该第二通风槽102与外界连通即可。

在顶盖2上成型有多根横梁23,该多根横梁23均匀分布在顶盖2上,可以提高顶盖2强度,使得顶盖2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而且,在壳体1上安装有百叶窗11和观察窗12,通过该百叶窗11,可以使得壳体1内和外界能更好地进行空气对流,以便有效将壳体1内的热量顺畅排出,而通过观察窗12可以更好地观察到壳体1内的情景。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包括箱式结构的壳体1和和顶盖2,将顶盖2盖合安装在壳体1顶部,可以避免雨水和雾气进入壳体1内部,延长使用寿命,在顶盖2上成型有隔板和护板(其中,隔板包括第一隔板211和第二隔板212,护板包括第一护板221和第二护板222),第一隔板211和第一护板221顺序安装在顶盖2上,以便使得第一隔板211和第一护板221之间成型有第一通风槽101,该第一通风槽101与外界连通,而第一隔板211设有第一散热孔2111(该第一散热孔2111为长圆孔),第一通风槽101通过该第一散热孔2111与壳体1内部流体连通,以便将壳体1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一散热孔2111和第一通风槽101散发至外界,在箱式变电站里面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一散热孔2111和第一通风槽101散发至外界;第二隔板212和第二护板222顺序安装在顶盖2上,以便使得第二隔板212和第二护板222之间成型有第二通风槽102,该第二通风槽102与外界连通,而第二隔板212设有第二散热孔2121(该第二散热孔2121为长圆孔),第二通风槽102通过该第二散热孔2121与壳体1内部流体连通,以便将壳体1内部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二散热孔2121和第二通风槽102散发至外界,在箱式变电站里面的电气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所产生的热量依次通过第二散热孔2121和第二通风槽102散发至外界,通风而且散热效率高,另外,整个变电站散热通风结构简单,容易安装。其能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箱式变电站结构繁琐,难以安装,散热面积小,而且长期遇水淋易腐蚀,寿命短,存在通风、防雨、防雾、散热不良,而且安装困难的问题。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