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角度稳固型缆线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1661发布日期:2018-09-18 22: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角度稳固型缆线支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缆线支架都是固定安装的结构,一旦安装好就很难再调节位置,在查找电缆时需要扯动缆线,非常不便,也会造成电缆间的磨损。如何根据现场环境灵活调节缆线的走向,将缆线安全,稳固的固定在支架上,并保证缆线不会左右滑动、易于识别是一个难题。

中国专利公开号CN 202646935 U,公开日2013年1月2日,发明创造的名称为万能旋转电缆支架,该申请案公开了一种万能旋转电缆支架,包括底座、固定支架、托臂和抱箍,所述抱箍连接于所述托臂上,所述托臂可调整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抱箍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托臂的两侧。所述托臂通过U型螺栓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的侧面。所述固定支架为竖直设置的镀锌钢管。所述底座为镀锌钢板。所述托臂为镀锌角钢。所述抱箍为铝合金材料。所述固定支架的底端焊接于所述底座上。其不足之处在于未能解决缆线左右滑动、难于识别的问题,再者托臂受力过重时容易造成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角度稳固型缆线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角度稳固型缆线支架,包括:固定立柱和缆线支架;所述固定立柱为圆柱形立柱;所述缆线支架包括定位卡和置缆排,定位卡固定在固定立柱的外围,置缆排与定位卡连接,用于放置电缆,置缆排底部水平线低于定位卡底部水平线。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立柱上排布若干层定位圈,相邻两层定位圈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座与支撑杆,支撑座沿固定立柱左右转动,支撑座与支撑杆相铰接,支撑杆端部与所述卡槽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置缆排底部设有若干卡槽。

作为优选,相邻两层定位圈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座与支撑杆,支撑座与支撑杆相铰接,支撑座沿固定立柱转动,支撑杆端部与所述卡槽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缆线支架为左右对称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缆线支架包括左定位卡、右定位卡以及置缆排,所述置缆排与左定位卡、右定位卡转动连接,左定位卡、右定位卡通过定位插销固定在固定立柱上。

作为优选,所述缆线支架包括左定位卡、右定位卡、左置缆排以及右置缆排,左定位卡与左置缆排第一端固定连接,右定位卡与右置缆排第一端固定连接,左定位卡与右定位卡相铰接。

作为优选,所述左置缆排靠近第二端处设有左凹槽,右置缆排靠近第二端处设有右凹槽,左凹槽与右凹槽位置相错;左置缆排向右伸出第一卡位杆,第一卡位杆的宽度与厚度与右凹槽相匹配;右置缆排向左伸出第二卡位杆,第二卡位杆的宽度与厚度与左凹槽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置缆排上设有若干缆线隔离片,每个缆线隔离片对应一个滑动槽,滑动槽沿置缆排水平方向设置,缆线隔离片通过滑动块在滑动槽内左右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置缆排端部设有防止缆线掉落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同一立柱上可根据不同高度安装若干个缆线支架,每个缆线支架的调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缆线隔离片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缆线互相之间的摩擦,也便于不同缆线的查找;定位钉一方面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因为置缆排承重太重导致定位卡下滑,另一方面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定位卡左右滑动;支撑杆端部与卡槽相抵,以加强置缆排的承重,减小置缆排与定位卡连接处的受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立柱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缆线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置缆排底部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置缆排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置缆排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置缆排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置缆排俯视图。

图中:1-固定立柱,2-定位卡,3-置缆排,11-定位圈,12-定位钉,13-支撑座,14-支撑杆,31-左置缆排,32-右置缆排,30-凸起,33-左凹槽,34-右凹槽,35-第一卡位杆,36-第二卡位杆,37-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多角度稳固型缆线支架,如图1所示,包括:固定立柱1和缆线支架。如图2所示,缆线支架包括定位卡2和置缆排3,置缆排3底部水平线低于定位卡2底部水平线,定位卡2固定在固定立柱1的外围,置缆排3与定位卡2连接,用于放置电缆。置缆排3端部设有防止缆线掉落的凸起30,置缆排3上表面还设有若干缆线隔离片,每个缆线隔离片对应一个滑动槽,滑动槽沿置缆排3水平方向设置,缆线隔离片通过滑动块在滑动槽内左右移动。如图4所示,置缆排3底部设有若干卡槽37。如图3所示,相邻两层定位圈11之间设有支撑件,支撑件包括支撑座13与支撑杆14,支撑座13与支撑杆14相铰接,支撑座13沿固定立柱1转动,支撑座13与支撑杆14相铰接,支撑杆14端部与卡槽37相抵,以加强置缆排3的承重,减小置缆排3与定位卡2连接处的受力。缆线隔离片的设置有利于减少缆线互相之间的摩擦,也便于不同缆线的查找。

固定立柱1为圆柱形立柱,表面上排布若干层定位圈11,相邻定位圈11的距离大于定位卡2的高度,每层定位圈11均匀分布若干定位钉12,水平方向相邻定位钉12的间距与置缆排3宽度一致。

缆线支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左定位卡2、右定位卡2以及置缆排3,置缆排3与左定位卡2、右定位卡2转动连接,左定位卡2、右定位卡2通过定位插销固定在固定立柱1上。

所设置的定位钉12有两个作用,首先定位卡2固定在圆柱形立柱上,位于定位圈11之上,置缆排3卡在某两个相邻定位钉12之间,如此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定位卡2左右滑动,四周的定位钉12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因为置缆排3承重太重导致定位卡2下滑。

实施例2:

整个装置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缆线支架为左右对称结构,包括左定位卡2、右定位卡2、左置缆排31以及右置缆排32,左定位卡2与左置缆排31第一端固定连接,右定位卡2与右置缆排32第一端固定连接,左定位卡2与右定位卡2相铰接,如图5-8所示,左置缆排31靠近第二端处设有左凹槽33,右置缆排32靠近第二端处设有右凹槽34,左凹槽33与右凹槽34位置相错;左置缆排31向右伸出第一卡位杆35,第一卡位杆35的宽度与厚度与右凹槽34相匹配;右置缆排32向左伸出第二卡位杆36,第二卡位杆36的宽度与厚度与左凹槽33相匹配。安装时第一卡位杆35卡入右凹槽34,第二卡位杆36卡入左凹槽33,第一卡位杆35和第二卡位杆36的端部还可做成直角结构,安装时卡在左凹槽33和右凹槽34的外边沿,以使得左置缆排31和右置缆排32的固定更加牢靠。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他的变体及改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