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散热除湿中置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50398发布日期:2018-09-04 23:1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置柜,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智能散热除湿中置柜。



背景技术:

中置柜,全称为金属铠装中置移开式开关设备,属于高压配电装置,最高工作电压3.6/7.2/12kV,系三相交流50Hz单母线分段系统或双母线分段系统的户内成套配电装置。用于接受和配3.6-12kV的网络电能,并对电力电路实行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

封闭的中置柜内电气设备较多,在高峰负荷以及夏季环境温度较高时,需要检测中置柜内触头的发热情况,以保证中置柜的正常运转;在冬天等温度较低的时候,还要避免凝露落在中置柜内电气设备上,中置柜在潮湿环境中极易发生绝缘闪络事故。为了避免中置柜内温度过高和过于潮湿的问题,一般在其内部增加散热风扇和除湿装置,由于无法监控并自动控制中置柜内温度和湿度的情况,导致散热风扇和加热除湿装置的老化和损坏加快或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散热除湿中置柜,具有自动对中置柜进行散热和除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散热除湿中置柜,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与柜体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所述柜体下端设有用于干燥气体的干燥箱,所述干燥箱的一侧设有与柜体内部相连通的送风管,所述干燥箱远离送风管的一侧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所述柜体内还设有控制抽风机启动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当柜体内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温度传感器输出第一触发信号;

当柜体内部的湿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所述湿度感器输出第二触发信号;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抽风机启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风机可以对中置柜的内部进行气体交换,抽风机放置在柜体上端,更有利于抽出柜体内的热空气,干燥箱可以对进入柜体内的空气进行干燥,使进入柜体内的气体为干燥的空气,抽风机在对中置柜内部进行气体交换时,既可以对中置柜进行降温,防止原件过热受损,又可以对中置柜进行除湿;柜体内还设有控制抽风机启动的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当控制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抽风机启动,当控制器未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抽风机停止工作,使抽风机的启动和停止自动化,减缓抽风机的老化和损坏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箱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干燥剂为生石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生石灰的价格便宜,成本低,且不会导电,当有生石灰细小的颗粒附着在中置柜内的电子元件上时,不会造成元件短路,使元件受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箱远离送风管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进风管位于箱门上,所述箱门的一侧与干燥箱相铰接,所述箱门的自由端设有用于固定箱门的锁紧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干燥箱上设有箱门,打开箱门可以方便更换干燥剂,箱门上的锁紧组件可以对箱门进行锁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组件包括设在箱门上的锁杆和设在干燥箱体上的锁槽,所述锁杆和锁槽插接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杆和锁槽插接适配,可以关闭和打开箱门,方便更换干燥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自由端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杆,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所述锁杆远离弹簧的一端可抵接锁槽槽底;所述箱门的外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设有与锁杆呈L型固定连接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凹槽的设计可以方便安装锁杆和为拨动连接杆留出空间,拨动连接杆可以使锁杆沿第一凹槽滑移,从而控制锁杆插接到锁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门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进风管与安装槽的槽底相连通,所述安装槽内插接有防尘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箱门上安装的防尘网可以对进入柜体内的空气先进行一个灰尘的过滤,防止灰尘进入柜体,影响相关元件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风管远离干燥箱的一端向下倾斜折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风管远离干燥箱的一端向下倾斜折弯,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到进风管内,具有一个初步的防潮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柜体的上端设有保护箱,所述抽风机位于保护箱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箱可以防止雨水打湿抽风机,对抽风机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减小抽风机的噪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在柜体的上方设置连通柜体的抽风机,在柜体的下部设置连通柜体的干燥箱,干燥箱内设有进风管,柜体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用以检测柜体内的温度和湿度,当柜体内需要散热或除湿时,柜体内设置的控制器可以自动启动抽风机为柜体散热除湿;

其二,干燥箱上设置有箱门,可方便更换干燥剂,干燥剂采用生石灰,成本低,且为非导体,不会干扰电子元件的运作;

其三,箱门上安装有过滤网,可以对进入柜体的空气进行除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燥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干燥箱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抽风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柜体;2、抽风机;21、保护箱;3、干燥箱;31、送风管;32、进风管;33、箱门;331、第一凹槽;332、第二凹槽;34、安装槽;35、防尘网;4、锁紧组件;41、锁杆;42、锁槽;43、弹簧;44、连接杆;5、控制器;6、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智能散热除湿中置柜,如图1所示,包括柜体1,柜体1的上端设有与柜体1内部相连通的抽风机2,柜体1下端安装有用于干燥气体的干燥箱3,干燥箱3的一侧设有与柜体1内部相连通的送风管31,干燥箱3远离送风管31的一侧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进风管32,抽风机2和进风管32之间相通。

抽风机2可以对中置柜的内部进行气体交换,抽风机2放置在柜体1上端,更有利于抽出柜体1内的热空气,干燥箱3可以对进入柜体1内的空气进行干燥,使进入柜体1内的气体为干燥的空气,抽风机2在对中置柜内部进行气体交换时,既可以对中置柜进行降温,又可以对中置柜进行除湿。

如图4所示,柜体1内安装有控制抽风机2启动的控制器5、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当柜体1内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温度传感器6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当柜体1内部的湿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湿度感器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器5分别与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抽风机2启动,当控制器5未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抽风机2停止工作,控制器5可以对抽风机2的启动和停止实现自动化,减缓抽风机2的老化和损坏的速度。

为了可以使干燥箱3能够干燥空气,在干燥箱3内填充有干燥剂(图中未显示),这里的干燥剂采用生石灰,生石灰的价格便宜,成本低,且不会导电,如果生石灰细小的颗粒附着在中置柜内的电子元件上时,不会造成元件短路,使元件受损。

如图2和图3所示,干燥箱3远离送风管31的一侧设有箱门33,进风管32位于箱门33上,箱门33的一侧与干燥箱3相铰接,箱门33的自由端安装有用于固定箱门33的锁紧组件4。锁紧组件4包括设在箱门33上的锁杆41和设在干燥箱3体上的锁槽42,锁杆41和锁槽42插接适配。箱门33自由端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331,第一凹槽331的槽底固定连接有弹簧43,弹簧43远离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锁杆41,锁杆41的长度小于第一凹槽331的长度。当弹簧43处于自然状态时,锁杆41远离弹簧43的一端可抵接锁槽42槽底。箱门33的外侧开设有与第一凹槽331连通的第二凹槽332,锁杆41上呈L型连接固定有连接杆44,连接杆44位于第二凹槽332内,且连接杆44的长度大于大二凹槽的长度,拨动连接杆44可以使锁杆41沿第一凹槽331滑移,使第一锁杆41脱离锁槽42,从而方便对箱门33进行打开和锁紧。

优选地,箱门33的内侧开设有安装槽34,进风管32与安装槽34的槽底相连通,安装槽34内安装有防尘网35,防尘网35可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防尘网35固定在一个安装框上,安装框与安装槽34插接配合,方便更换。送风管31内也安装有防尘网35,可以防止干燥剂进入柜体1内。

优选地,进风管32远离干燥箱3的一端向下倾斜折弯,可以防止雨水进入到进风管32内,具有一个初步的防潮作用。

如图1所示,柜体1的上端设有保护箱21,抽风机2位于保护箱21内。保护箱21可以防止雨水打湿抽风机2,对抽风机2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减小抽风机2的噪音。

工作原理:当柜体1内部的温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温度传感器6输出第一触发信号;当柜体1内部的湿度大于等于预定值时,湿度感器输出第二触发信号;控制器5分别与温度传感器6和湿度传感器7电连接,用于接收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并在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后,控制抽风机2启动,当控制器5未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时,控制抽风机2停止工作。干燥箱3内的干燥剂可以对进入柜体1内的空气进行干燥,从而达到除湿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