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33898发布日期:2018-11-23 21:13阅读:4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各种类型的智能移动设备如手机、数码相机、媒体播放器、游戏机、导航装置、智能玩具等已被广泛普及应用,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电子产品的可使用时间都很不乐观,大部分智能设备都只能持续使用几小时,这迫使用户在外出时,不得不通过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由于无线充电设备可以改善用户在使用终端充电时的体验,使用较有线充电设备更为方便,因此,利用无线充电技术替代有线供电技术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现有的无线充电设备中,无线充电模组作为其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中空的壳体、盖板、电路板及线圈模组。其中,盖板扣合于壳体上,与壳体形成封闭的收容腔,电路板及线圈模组分别固定于收容腔内。

但是,由于无线充电模组的磁感应方式,周边的金属物质都会产生涡流,在其能量的传递过程中,线圈模组和电路板组件会产生热量,而散热效果差的无线充电设则很有可能无法正常使用。另外,由于电路板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各种频率的杂讯向外辐射,因此,有必要对无线充电模组的辐射性能进行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无线充电模组,能够有效改善无线充电设备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包括中空的壳体、盖板、电路板及线圈模组,所述盖板与所述壳体连接形成一收容腔;所述电路板及所述线圈模组均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且所述线圈模组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收容腔内并将所述收容腔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的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路板位于下方的所述腔体内,所述线圈模组位于上方的所述腔体内并与所述导热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侧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所述导热板卡放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或者

所述壳体的内侧凸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导热板的凸台,所述导热板连接于所述凸台的顶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的边缘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或所述凸台的顶面。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模组通过导热胶粘接于所述导热板的顶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的顶面凸设有用于对所述线圈模组进行限位的限位凸条。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位于下方的所述腔体的内底面凸设有多个接地脚,所述电路板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各所述接地脚的顶面。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与所述电路板之间设有间隙;

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还包括多个锁紧螺钉,各所述锁紧螺钉依次穿过所述导热板及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壳体螺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开设有插接口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接口端,所述收容腔的内底面设置有用于卡放所述接口端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一侧贯通所述壳体外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接口端上设置有两个第二定位销,各所述第二定位销依次穿过所述电路板及所述导热板。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板为铝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在收容腔内增设导热板,并使导热板的边缘与壳体连接,将线圈模组粘接在导热板上,从而使得线圈模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传递给壳体,散热效果好;

2、通过在收容腔内设置多个接地脚,并使电路板与接地脚粘接,从而使得电路板组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接地脚传递给壳体,以进一步改善散热效果;

3、将电路板组件固定在导热板与壳体之间形成的封闭的腔体内,能够有效屏蔽各种讯号,从而有利于改善无线充电设备的电磁波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盖板;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线充电模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I处的放大图。

图中:壳体10;收容腔11;卡扣12;接地脚13;第一卡槽14;定位孔15;散热片16;第二卡槽17;盖板20;顶板21;侧壁22;卡扣孔221;第一定位销23;电路板组件30;电路板31;接口端32;导电端子321;第二定位销322;导热板40;限位凸条41;加强筋42;避让孔43;线圈模组50;锁紧螺钉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包括中空的壳体10、盖板20、电路板组件30、线圈模组50及导热板40。其中,壳体10为铝制壳体;盖板20与壳体10扣合连接形成一收容腔11;电路板组件30及线圈模组50均设置于收容腔11内,并且线圈模组50与电路板组件30电性连接;导热板40连接于收容腔11内并将收容腔分割成上下两个腔体;电路板组件30位于下方的腔体内,线圈模组50位于上方的腔体内并与导热板40连接。

具体地,为实现对导热板40与壳体10之间的牢固连接,如图4所示,可在壳体10的内侧开设有环形的第一卡槽14,将导热板40卡放于第一卡槽14内。也可在壳体10的内侧凸设用于支撑导热板40的凸台,导热板40连接于凸台的顶面。导热板40的边缘通过导热胶粘接在第一卡槽14内或凸台的顶面。线圈模组50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导热板40的顶面。工作时,线圈模组50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板40及导热胶传递到壳体10,从而实现大面积散热处理,散热效率高,并且散热比较均衡,有效改善了无线充电设备的散热效果,延长使用寿命。

其中,导热板40优选为铝板,导热板40的顶面凸设有U形的限位凸条41,以便于装配时对线圈模组50进行限位。为提高导热板40的结构强度,可在导热板40上增设多个条形的加强筋42。另外,导热板40上还可开设有避让孔43,以避让一些过高的电子元器件。

该无线充电模组中,电路板组件30包括电路板31及与开设有插接口并与电路板31电连接的接口端32,接口端32设置于电路板31上。其中,位于下方的腔体的内底面凸设有多个接地脚13,电路板31通过导热胶粘接于各接地脚13的顶面。工作时,电路板组件30产生的热量通过各接地脚13和导热胶传递给壳体10,从而实现沿电路板31的横向和纵向平衡散热,避免热量集中在某一点。

为进一步提高该无线充电模组连接的稳定性,以便于该无线充电模组的稳定散热,该无线充电模组还包括多个锁紧螺钉60,各锁紧螺钉60依次穿过导热板40及电路板31与壳体10螺接。优选地,锁紧螺钉60设置有4个,接地脚13同样设置有4个,这4个接地脚13分别设置于壳体10的四个边角处。这4个锁紧螺钉60分别穿过导热板40和电路板31与对应的接地脚13螺接。为避免导热板40与电路板组件30之间发生干涉,导热板40与电路板31之间需留有一定的装配间隙。

为实现对接口端32的牢固固定,避免其发生松动进而影响外接设备的充电效果,在收容腔11的内底面设置有用于卡放接口端31的第二卡槽17,第二卡槽17的一侧贯通壳体10外侧。接口端32上设置有与电路板31电连接的多个导电端子321,各导电端子321并排设置,并且导电端子3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第二定位销322,两个第二定位销322依次穿过电路板31及导热板40。

该无线充电模组的盖板20包括顶板21及4个侧壁22。为实现盖板20与壳体10之间的扣合连接,可在盖板20的4个侧壁22上分别开设卡扣孔221,在壳体10的外侧面分别凸设有卡扣12,各卡扣12分别卡入对应的卡扣孔221内。另外,盖板20的底部设置4个第一定位销23,壳体10的顶面开设有4个定位孔15,各第一定位销23分别插入对应的定位孔15内。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模组的散热效果,可在壳体10的外侧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散热片16。

另外,该无线充电模组中,由于导热板40与壳体10之间形成封闭的腔体,将电路板组件30固定在该腔体内,能够有效屏蔽各种讯号,从而有利于改善无线充电设备的电磁波屏蔽效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