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8736发布日期:2018-12-05 19: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流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内各种元器件没有明显的进行区分隔离,有一些元器件容易拉弧,会严重影响到操作人员,尤其是用户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安全的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包括第一配电区、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所述第一配电区设置在控制柜的后部,用于高压到低压的相互转换,低压间的隔离;所述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设置在控制柜的前部;所述第一配电区、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相互间通过绝缘隔板隔离。

其中,所述第二配电区设置在控制柜的前上部,与功率柜电连接,或与经过功率柜的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配电区还与第一配电区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配电区正面还设有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误触电的安全挡板。

其中,所述安全挡板处设有用于监测安全挡板开合状态的限位开关报警装置。

其中,所述第三配电区设置在控制柜的前下部,与所述第二配电区通过光隔离或磁隔离连接。

其中,所述第三配电区还设置有供用户使用的第一用户接线区 。

其中,所述第三配电区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用户接线区隔离的第二用户接线区,所述第二用户接线区通过隔离线槽与第二配电区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配电区与第二配电区、第二配电区与第三配电区、所述第三配电区与第一配电区的绝缘隔板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控制柜内设有散热器和风扇,并在第一配电区、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内形成风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包括第一配电区、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所述第一配电区设置在控制柜的后部,用于高压到低压的相互转换,低压间的隔离;第二配电区主要用于布置采集元件等容易引起拉弧的元器件和经过功率柜的导体,例如水冷柜的输出,这些元器件被认为是危险的电连接,一般由专业人员操作,不是用户可操作的区域。第三配电区是安全区域,是供用户操作的,所述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设置在控制柜的前部;所述第一配电区、第二配电区和第三配电区相互间通过绝缘隔板隔离,第二配电区内的易拉弧元器件不会影响第三配电区,而且由于区分明显,用户操作人员不易误操作,触电风险大为降低,提高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实施例的侧面透视图。

其中,1、第一配电区; 2、第二配电区;21、控制盒;22、控制板;23、电能表; 3、第三配电区;31、UPS电源;32、第一用户接线区;4、绝缘隔板;5、安全挡板;6、制冷模块;7、电抗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变流器装置的控制柜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配电区1、第二配电区2和第三配电区3;所述第一配电区1设置在控制柜的后部,用于高压到低压的相互转换,低压间的隔离;所述第二配电区2和第三配电区3设置在控制柜的前部;所述第一配电区1、第二配电区2和第三配电区3相互间通过绝缘隔板4隔离。

所述第一配电区1设置在控制柜的后部,第二配电区2主要用于布置采集元件等容易引起拉弧的元器件和经过功率柜的导体,例如水冷柜的输出,这些元器件被认为是危险的电连接,一般由专业人员操作,也称为专业人员操作区,不是用户可操作的区域。第三配电区3是安全区域,是供用户操作的,也称为用户操作区;所述第一配电区1、第二配电区2和第三配电区3相互间通过绝缘隔板4隔离,第二配电区2内的易拉弧元器件不会影响第三配电区3,而且由于区分明显,用户操作人员不易误操作,触电风险大为降低,提高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电区2设置在控制柜的前上部,与外部的功率柜电连接,或与经过功率柜的导体电连接;所述第二配电区2还与第一配电区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电区2正面还设有用于防止操作人员误触电的安全挡板5,安全挡板5用于遮盖危险的元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所述安全挡板5处设有用于监测安全挡板开合状态的限位开关报警装置(未示出),当安全挡板5被打开时,限位开关报警装置自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电区3设置在控制柜的前下部,与所述第二配电区2通过光隔离或磁隔离连接,进一步提升隔离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电区3还设置有供用户使用的第一用户接线区32;所述第三配电区3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用户接线区隔离的第二用户接线区(图中未标示),所述第二用户接线区通过隔离线槽与第二配电区连接。第二用户接线区有一定的危险,所以做了隔离,供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电区2内的元器件包括控制盒21、控制板22和电能表23等,第三配电区3内的元器件包括UPS电源31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配电区3的后方,即第一配电区1还设有制冷模块6和电抗器7,所述制冷模块6位于电抗器7的上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电区1与第二配电区2、第二配电区2与第三配电区3、所述第三配电区3与第一配电区1的绝缘隔板4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孔,所述控制柜内设有散热器和风扇,并在第一配电区1、第二配电区2和第三配电区3内形成循环风道,确保控制柜内温升在合适的范围内,散热器和风扇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设置。

所述控制柜内空间规划合理,元器件排列组合方式更优,后期可维护性也较高,而且布局规整占用空间小,可以应用在海上风电等空间较小的环境。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