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6122发布日期:2018-12-14 23:16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即在房屋顶部设置太阳能发电装置,将清洁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充分利用太阳能光电技术为城乡建筑领域进行供电,不仅经济效益好,而且节能减排。但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应用时会由于太阳能电池板升温会导致室内温度过高,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困扰,因此,经常需要通过人工的手段对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降温,费时费力,不够人性化。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该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结构简单,连接牢固,可自动给太阳能电池板进行降温,省时省力,实用性更强,更具人文关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包括支撑骨架、“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以及自动控制装置,所述支撑骨架包括垂直支撑骨架和水平支撑骨架,所述垂直支撑骨架从左到右均匀设置在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的下方,所述垂直支撑骨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的底部,另一端与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的下端持平,所述水平支撑骨架水平设置在相邻所述垂直支撑骨架之间,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包括“人”字形支撑板和太阳能电池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为氮化硼导热绝缘橡胶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储水池,并且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成为所述储水池的顶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与储水池的接触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所述储水池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在靠近储水池顶部的地方,所述储水池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排水管道,所述储水池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和抽水泵与外界的储水箱相连,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抽水泵和电磁阀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电性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人”字形支撑板的上方,并且紧贴所述“人”字形支撑板的顶面,所述“人”字形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形线槽,所述凹形线槽内设置有电源导线,所述电源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相连,另一端从所述凹形线槽内延伸出来,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板透光保护层,所述电池板透光保护层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通过粘结层相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为单晶硅或多晶硅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厚度为200μm~300μ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板透光保护层为纳米金刚石薄膜,所述电池板透光保护层的厚度为40~60n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所述垂直支撑骨架的同一水平位置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所述水平支撑骨架通过所述凹槽连接在相邻所述垂直支撑骨架之间,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粘结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0.4-0.7m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橡胶密封垫为耐热氢化丁睛橡胶密封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的底部设置导热绝缘的“人”字形支撑板,同时在“人”字形支撑板的底部设置相应的储水池,并且使“人”字形支撑板作为储水池的顶板,从而使太阳能电池板的温度通过导热“人”字形支撑板传递给储水池,从而达到给太阳能电池板降温的目的;此外,储水池中设置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在储水池底端的出水口和顶端的进水口处均设置电磁阀,并且通过管道、抽水泵、出水口、进水口的相互配合,使储水池构成一个循环的排水和进水系统,通过屋内的自动控制装置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给太阳能电池板降温的目的,省时省力,实用性更强,更具人文关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骨架,2-“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11-垂直支撑骨架,12-水平支撑骨架,21-“人”字形支撑板,22-太阳能电池板,23-储水池,24-电池板透光保护层,201- 温度传感器,202-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屋顶,包括设置在屋顶上的支撑骨架1、“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2以及设置在屋内的自动控制装置(未图示),所述支撑骨架1包括垂直支撑骨架11和水平支撑骨架12,所述垂直支撑骨架11均匀设置在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2与屋顶之间,所述垂直支撑骨架11的一端固定在屋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2的底部,所述水平支撑骨架12水平设置在相邻所述垂直支撑骨架11之间,所述“人”字形太阳能光伏发电结构2包括“人”字形支撑板21和太阳能电池板22,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为氮化硼导热绝缘橡胶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的底部设置有倾斜的储水池23,并且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成为所述储水池23的顶板,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与储水池23的接触处设置有橡胶密封垫,所述储水池23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201和液位传感器202,所述液位传感器202设置在靠近储水池 23顶部的地方,所述储水池23的底端设置有出水口(未图示),所述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屋顶下的排水管道相连,所述储水池23的顶端设置有进水口(未图示),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和抽水泵(未图示)与屋顶下的储水箱(未图示)相连,所述出水口和进水口处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温度传感器201、液位传感器202、抽水泵和电磁阀均与所述自动控制装置相连,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设置在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的上方,并且紧贴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的顶面,所述“人”字形支撑板21的上表面设置有凹形线槽,所述凹形线槽内设置有电源导线,所述电源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凹形线槽延伸至屋内,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板透光保护层24,所述电池板透光保护层24与太阳能电池板22之间通过粘结层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连接牢固,通过在太阳能电池板22的底部设置导热绝缘的“人”字形支撑板21,同时在“人”字形支撑板21的底部设置相应的储水池23,并且使“人”字形支撑板21作为储水池23的顶板,从而使太阳能电池板22的温度通过导热“人”字形支撑板21传递给储水池23,从而达到给太阳能电池板降温的目的;此外,储水池23中设置有相应的温度传感器201和液位传感器202,在储水池23底端的出水口和顶端的进水口处均设置电磁阀,并且通过管道、抽水泵、出水口、进水口的相互配合,使储水池23构成一个循环的排水和进水系统,通过屋内的自动控制装置3进行控制,实现了自动给太阳能电池板降温的目的,省时省力,实用性更强,更具人文关怀。

进一步的,为提高太阳能电池板22的转换效率,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为单晶硅或多晶硅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的厚度为200μm~300μm。

进一步的,为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板22上,使太阳能电池板22由于光线过强而使温度升高过快造成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电池板透光保护层24为纳米金刚石薄膜,所述电池板透光保护层24的厚度为40~60nm。

进一步的,为加强垂直支撑骨架11与水平支撑骨架1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垂直支撑骨架11的同一水平位置上设置有对应的凹槽,所述水平支撑骨架12通过所述凹槽连接在相邻所述垂直支撑骨架11之间,并且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凹槽内。

进一步的,为增强电池板透光保护层24与太阳能电池板22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粘结层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粘结层,所述粘结层的厚度为 0.4-0.7mm。

进一步的,为增强“人”字形支撑板21与储水池23之间的密封性,避免由于密封垫受热变形导致水漏出,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密封垫为耐热氢化丁睛橡胶密封垫。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