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变电检修飞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1739发布日期:2018-11-30 19:5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越障装置的输变电检修飞车。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输变电安装检修飞车存在着越障问题,导致在使用过程中,难以跨越间隔棒等障碍,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飞车必须拥有一套越障装置,现有手段基本采用将隔离棒拆除,再进行越障的方法,费时费力,工作效率大打折扣。而已有越障装置的飞车,因为难以将越障装置和调距装置融合,而无法调距以适应不同尺寸的输电线。

目前公开的越障装置(申请号CN201510697816.9)利用的凸轮越障行走机构,将轮子翘起输电线,进行越障,使得飞车在越障时,十分不稳定,而且费力;而分裂导线飞车(申请号CN201320653285.X)利用脚蹬提供动力,十分费力;四分裂飞车(申请号CN201520793792.2)结构很轻,但是仍然会有不稳定的缺陷。现有技术利用液压传动的飞车十分笨重,成本较高,不符合国内的工作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重量轻、方便省力、安全可靠、检修方便的带有越障装置的输变电检修飞车。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输变电检修飞车,该飞车由飞车车身、越障机构、连接装置和动力装置构成,连接装置的中央支架固定在飞车车身上,越障机构通过连接装置与动力装置中的滑轮连接;

飞车车身是由金属框架拼装成的,左右两侧固定有中央支架;

越障机构由左右对称的中连杆机构、前后两组对应的的连杆机构、前手柄、后手柄和两组承重杆与调节杆构成,中连杆机构一端固定在中央支架上的连接杆,另一端固定在后方的中央支架下端,前后两组连杆机构固定在承重杆和调节杆上通过下连接杆连接,前手柄的手柄部分卡在前卡座内,手柄杆部分与连杆机构连接,后手柄一端卡在前中央支架的后卡座上,另一端与中连杆机构连接,前承重杆和后承重杆通过下连接杆连接;承重杆和调节杆通过承重杆固定销连接;

连接装置由中央支架、轮架支架和连接杆构成;飞车车身的左右两侧固定有中央支架,轮架支架固定在中央支架、前承重杆和后承重杆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连接两个同侧轮架支架;

动力装置由电机、滑轮和轮架构成,每个轮架支架上安装一个轮架,每个轮架上安装一个滑轮,电机安装在滑轮上,驱动滑轮。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前手柄的手柄与手柄杆转动连接,通过手柄固定销将前手柄固定在前卡座中;越障时,将手柄固定销拔出,手柄旋转脱离前卡座,前手柄带动连杆机构向上抬起。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连杆机构包括连杆、上连架杆、机架和下连架杆,机架固定在飞车车身上边框上,连杆一端连接前承重杆或后承重杆,另一端的两个通孔分别连接上连架杆和下连架杆,上连架杆另一端连接机架的上通孔,下通孔与下连架杆连接,下连架杆通过前手柄固定销与前手柄铰接。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一侧的承重杆分为前承重杆和后承重杆,前承重杆和后承重杆通过调节杆调节承重杆的高度。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轮架在轮架支架上自由横向移动,调节滑轮横向距离。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中央支架上端部分呈中空状,内部安装了弹簧;左右两侧的中央支架分别和四根上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使上连接杆能够随着中连杆机构的转动抬起。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飞车的八个轮架支架分别固定在两根上连接杆和两根下连接杆的两端终端上。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四个电机分别安装在上前轮和下前轮上,驱动四个滑轮,使检修飞车纵向移动。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其特征在于:飞车车身采用铝合金材料。

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适用范围广:针对不同线路间距不同问题,设计滑轮之间距离可调节的机构,使飞车能在不同的线路上工作。

2.方便省力:发明中使用连杆机构和助力手柄相结合的装置,使得再不必拆卸隔离棒的条件下,就可以方便,省力地越过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动力方面,设计采用电动助力系统,使飞车能匀速的前进和后退,而不会产生速度的突变。

3.安全可靠:本发明采用四杆八轮的设计,使得飞车在行走以及越障时十分稳定,提高了使用飞车的安全性,避免因为过于颠簸而产生人身安全以及车体损坏的问题。

4.检修方便:本发明没有过于复杂的装置,容易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检修飞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检修飞车的主视图;

图3为检修飞车右视图;

图4为检修飞车俯视图;

图5为前两组轮和后两组轮抬起时示意图;

图6为中间两组轮抬起时示意图;

图7为前手柄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8为前手柄抬起时的示意图;

图9为后手柄固定时的示意图;

图10为后手柄抬起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央支架,2、轮架支架,3、连接杆4、飞车车身,5、轮架,6、电机,7、上前轮,8、弹簧,9、调节杆,10、前承重杆,11、承重杆固定销,12、连杆,13、上连架杆,14、机架,15、下连架杆,16、前手柄,17、前卡座,18、前手柄固定销,19、前手柄旋转轴,20、上后轮,21、传动连杆,22、中央连架杆,23、后手柄,24、后承重杆,25、后手柄固定销,26、下后轮,27、下前轮,28、后手柄旋转轴,29、后卡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输变电检修飞车整体采用四杆(连接杆四根)、八轮(上前轮7,上后轮20,下后轮26和下前轮27四对)结构,车体稳定。

输变电检修飞车通过轮架5在上,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上移动,进行水平方向的调距;通过调节杆9、承重杆10和承重杆固定销11间的不同配合,进行竖直方向的调距,来实现飞车能够适应不同间距的输电线。

如图1所示,一种输变电检修飞车,其特征在于:该飞车由飞车车身4、越障机构、连接装置和动力装置构成,连接装置的中央支架1固定在飞车车身4上,越障机构通过连接装置与动力装置中的滑轮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飞车车身4是由金属框架拼装成的,左右两侧固定有中央支架1;飞车车身4呈立方体结构,主要有六面体边框组成框架,飞车车身4底面和左右两侧面具有中间框架。

越障机构由左右对称的中连杆机构、前后两组对应的的连杆机构、前手柄16、后手柄23和两组承重杆与调节杆9构成,中连杆机构一端固定在中央支架1上的连接杆3,另一端固定在后方的中央支架1下端,前后两组连杆机构固定在承重杆和调节杆9上通过下连接杆连接,前手柄16的手柄部分卡在前卡座17内,手柄杆部分与连杆机构连接,后手柄23一端卡在前中央支架1的后卡座29上,另一端与中连杆机构连接,前承重杆10和后承重杆24通过下连接杆连接;承重杆和调节杆9通过承重杆固定销11连接;

连接装置由中央支架1、轮架支架2和连接杆3构成;飞车车身4的左右两侧固定有中央支架1,轮架支架2固定在中央支架1、前承重杆10和后承重杆24的上端,通过连接杆3连接两个同侧轮架支架2;

轮架支架2固定在中央支架1、前承重杆10和后承重杆24的上端,通过连接杆3连接两个同侧轮架支架2;连接杆3分为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飞车车身4左右各有一根上连接杆和一根下连接杆,上连接杆固定在中央支架1上的两个轮架支架2之间,下连接杆固定在前承重杆10和后承重杆24上的两个轮架支架2之间;

如图4所示,动力装置由电机6、滑轮和轮架5构成,每个轮架支架2上安装一个轮架5,每个轮架5上安装一个滑轮,电机6安装在滑轮上,驱动滑轮。

一般设置八个轮架5,八个轮架5分别固定在八个轮架支架2上,检修飞车上安装有八个滑轮,每两个一组,分为上前轮7、上后轮20、下前轮27和下后轮26,电机6主要安装在上前轮7和上后轮20上,共四个,该电机6还可以起到平衡检修飞车的作用。

如图5所示,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前手柄16的手柄与手柄杆转动连接,通过前手柄固定销18将前手柄16固定在前卡座17中;如图8所示,越障时,将前手柄固定销18拔出,手柄旋转脱离前卡座17,前手柄16带动连杆机构向上抬起。连杆机构继续带动承重杆向斜上方向抬,进而将轮子抬离输电线。

如图6所示,后手柄23与前手柄16结构类似,如图9所示,后手柄23包括后手柄部分、后手柄杆和后手柄旋转轴28,手柄部分在不使用的情况下通过后卡座29固定在中央支架1上,后手柄杆与中连接机构的中央连架杆22铰接,铰接处还有通孔,手柄固定销25插入通孔,使后手柄23固定;越障时,如图10所示,先将后手柄固定销25拔出,后手柄23转动脱离后卡座29,向上搬动后手柄23,使中连杆机构带动上连接杆杆向上移动抬起。

连杆机构,包括连杆12、上连架杆13、机架14和下连架杆15,机架14固定在飞车车身4框架上,连杆12一端连接前承重杆10或后承重杆24,另一端的两个通孔分别连接上连架杆13和下连架杆15,上连架杆13另一端连接机架14的上通孔,下通孔与下连架杆15连接,下连架杆15通过前手柄固定销18与前手柄16铰接。

中连杆机构包括传动连杆21、中央连架杆22和连接轴,中央连架杆22一端与固定有上后轮20的中央支架1的下端固定,另一端与后手柄的后手柄杆铰接,该铰接结构还有一固定装置,铰接结构的两部分均有通孔,后手柄固定销25安装在该通孔中。需要检修飞车越障时,将后手柄固定销25拔出,后手柄23向内转动脱离后卡座29,后手柄23向上抬起带动中连杆机构向上,中连杆连接的上连接杆向上移动。

传动连杆21固定在上连接杆,中央连架杆22固定在后面的中央支架1下端,传动连杆21和中央连架杆22通过连接轴周连接,中央连架杆22与连接轴连接处有一突出的外部。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左右一侧的承重杆分为前承重杆10和后承重杆24,前承重杆10和后承重杆24通过调节杆9调节承重杆的高度。调节杆9上端通孔与轮架支架2相匹配,下端若干个通孔与前承重杆10或后承重杆24上的通孔相匹配,调节杆9通过承重杆固定销11固定前承重杆10或后承重杆24,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调节杆9与前承重杆10或后承重杆24之间的距离。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轮架5在轮架支架2上自由横向移动,调节滑轮横向距离。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中央支架1上端部分呈中空状,内部安装了弹簧8;左右两侧的中央支架1分别和四根上连接杆之间通过弹簧8使上连接杆能够随着中连杆机构的转动抬起并保持状态。

弹簧8作用是为了让中央支架1上的上前轮7和上后轮20保持抬起状态以便于进行越障。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飞车的八个轮架支架2分别固定在两根上连接杆和两根下连接杆的两端终端上。

所述的输变电检修飞车,四个电机6分别安装在上前轮7和下前轮27上,驱动四个滑轮,使检修飞车纵向移动。

飞车车身4采用铝合金材料,其他机构也多采用轻质铝合金材料。

越障时的操作:

如图7和图8所示,首先,将前手柄固定销18拔出,将前手柄16旋转至脱离前卡座17。

如图5所示,然后,将前手柄16向上抬,通过前手柄旋转轴19将放大过的力带动连杆机构运动,连杆机构继续带动前承重杆10向斜上方向抬,进而将轮子抬离输电线。下连接杆使得前后两组轮能够同时抬起。飞车向前移动至前两组轮越过隔离棒等障碍,将飞车恢复到初始状态。

和前手柄16转动原理相同,拔开后手柄固定销25,将后手柄23旋至脱离后卡座29。

如图6所示,将后手柄23向上抬,中央支架1,上连接杆、传动连杆21、中央连架杆22组成一个类似于连杆12、上连架杆13、机架14和下连架杆15的连杆机构,带动上连接杆向上运动,将上面两组轮抬离输电线,弹簧8使之保持状态,飞车进行越障,待上面两组轮子越障完毕,将飞车恢复原状。

后两组轮越障与前两组轮类似。

工作原理:

输变电检修飞车采用四杆八轮结构,由电机6提供动力,保证了输变电检修飞车的稳定和动力,使其可以在输变电线上平稳快速的移动,从而提高了输变电检修时的效率和安全。

输变电检修飞车设置可以在杆上移动的轮架5和可调节长度的承重杆,分别对飞车轮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调距,能够适应各种间距的输电线路。

输变电检修飞车利用杠杆原理制做了越障机构,当遇到障碍物时,向上扳动手柄,通过四杆机构将运动和力传给滑轮,使其抬起,达到越障的功能,并在中央轮架和连杆间安装了弹簧8,从而在越障时节省了人力。

输变电检修飞车前后轮通过连杆相连,中央轮通过中央轮架相连,使每侧前后轮及中央轮都可以同时进行越障,简便了操作。只需在前轮和中央轮各安装两个电机6(共四个电机),减轻了输变电检修飞车的重量,降低了制作的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