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识别学习遥控器的开关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01383发布日期:2018-11-09 21:4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识别学习遥控器的开关电源,属于开关电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开关电源应用普及到各种领域,越来越多的开关电源都有匹配一个无线遥控器来控制,无线遥控器便携、使用方便,受到广大客户的喜爱,但是随着开关电源的产品在市面上越来越多,遥控器的类别也越来越多,同一工厂通常拥有着非常多不同型号的无线遥控器,太多的遥控器要做好整理,防止各遥控器丢失或者调换导致不能正常使用,日常维护起来也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识别学习遥控器的开关电源,能够匹配学习不同类型的无线遥控器,使开关电源能够匹配市面上大部分的无线遥控器,解决无线遥控器日常维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能识别学习遥控器的开关电源,包括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的主控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主控电路板内包括MCU以及与所述MCU连接的充电电路、逆变电路和无线接收电路;所述充电电路连接市电取电,为主控电路板及蓄电池提供电源;所述逆变电路连接蓄电池取电,另一端向外输出电压;所述无线接收电路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TTL电平信号送至所述MCU;所述无线接收电路由复数个无线接收通道组成,各所述无线接收通道接收不同频道的无线信号;所述MCU内包括一解码单元,所述解码单元由复数个接收电路组成,各所述接收电路分别识别不同编码格式的TTL电平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上设有匹配按键,所述匹配按键与所述MCU电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接收电路识别包括PT2262发射芯片、EV1527发射芯片和HS301发射芯片发射的信号编码格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匹配学习不同类型的无线遥控器,使开关电源能够匹配市面上大部分的无线遥控器,解决无线遥控器日常维护的问题。

2、无线接收电路由复数个无线接收通道组成,能够识别不同频段的无线信号,扩宽能能够识别的无线信号。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法简洁明了,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外壳;12、匹配按键;2、主控电路板;21、MCU;22、充电电路;23、逆变电路;24、无线接收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能识别学习遥控器的开关电源,包括外壳1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的主控电路板2和蓄电池3;所述主控电路板2内包括MCU21以及与所述MCU21连接的充电电路22、逆变电路23和无线接收电路24;所述充电电路22连接市电取电,为主控电路板2及蓄电池3提供电源;所述逆变电路23连接蓄电池3取电,另一端向外输出电压;所述无线接收电路24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TTL电平信号送至所述MCU21;所述无线接收电路24由复数个无线接收通道组成,各所述无线接收通道接收不同频道的无线信号;所述MCU21内包括一解码单元,所述解码单元由复数个接收电路组成,各所述接收电路分别识别不同编码格式的TTL电平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上设有匹配按键12,所述匹配按键12与所述MCU21电连接。

进一步的,各所述接收电路识别包括PT2262发射芯片、EV1527发射芯片和HS301发射芯片发射的信号编码格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连接上市电后,充电电路22开始为各部分提供电源,并为蓄电池3充电,MCU21关停充电电路22,并且启用蓄电池3为各部分供电,蓄电池3提供的电压经逆变电路22进行升压处理后,向外输出电压。

通过匹配按键12进入匹配模式,按住需要匹配的遥控器的任意按键发射信号至无线接收电路24,MCU21循环选择各无线接收通道对遥控器发出的信号进行识别,识别成功的信号转换为TTL电平信号后输送至MCU21内,MCU21循环选择各所述接收电路对该TTL电平信号进行识别,如果该TTL电平信号的编码格式符合任一接收电路的编码格式,则确定其编码格式,然后将该编码格式存入MCU21的储存器内,匹配成功并退出匹配模式;如果各接收电路都不能识别该TTL电平信号,则启动MCU21识别该TTL电平信号中固定不变的编码数据,然后将该编码数据存入MCU21的储存器内,匹配成功并退出匹配模式;再按下遥控器上其它按键重复上述步骤,解码各按键并储存。

匹配完成后,再按下遥控器按键时,MCU21对遥控器发射的信号的编码数据与储存器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数据一致则执行相应功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