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相Buck-boostAC-AC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693发布日期:2019-01-13 17:05阅读:9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相Buck-boost AC-AC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流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相Buck-boost AC-AC变流器。



背景技术:

变流器是使电源系统的电压、频率、相数和其他电量或特性发生变化的电器设备。在实际应用场合中,有些场合需要将交流电源变成直流电源,这就是整流电路。在另外一些场合则需要将直流电源变成交流电源,这种对应于整流的逆向过程,定义为逆变电路。在一定条件下,一套晶闸管电路既可以作整流电路又可作逆变电路,这种装置称为变流器。

变流器有各种途径可实现,但同场需要耗损一定的能量才能实现变流换向等功能,能耗大即要求散热满足要求否则会烧毁变流器自身,对设计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减小变流器自身损耗成为变流器的设计中一大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单相 Buck-boost AC-AC变流器,具体由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单相Buck-boost AC-AC变流器,包括电源ui,输入滤波器,电容C0,电感L,开关管S1、S2、S3、S4、S5、S6,以及正极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开关管漏极的二极管D1、D2、D3、D4、D5、D6;

所述开关管S1、S2、S3、S4、S5、S6的控制极均连接PWM控制芯片;

所述S1、S3、S5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D2、D4、D6的负极,所述D1、 D3、D5的负极相连,通过电感L串联到S2、S4、S6的源极;

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输入滤波器,滤波器的正输出端连接D2的负极,负输出端连接D4的负极构成变流器的正输出端,D6的负极构成变流器的负输出端,电容C0连接在变流器的输出正负端构成输出滤波器。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输入滤波器包括一个串联电感和一个并联电容。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开关管S1、S2、S3、S4、S5、S6为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

本文提出了一种变流器,它由三个带六个开关单元的支路组成 (每个单元由一个有源开关和一个二极管组成),其输入和输出端口共地。它可以提供降压-升压操作并免受直通问题的影响。由于在电流路径中只涉及两个开关单元,所以传导损耗很低,提高了系统效率。

本文所提出的换流器可以作为DVRs来保护敏感负载免受电压干扰,例如电压下陷和膨胀。它还适用于需要输出电压和频率调节的应用,如感应加热,风扇或泵的速度控制,感应电动机驱动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参数波形图;

图3-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状态1-6的电流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一种单相Buck-boost AC-AC变流器,包括电源ui,输入滤波器,电容C0,电感L,N沟道增强型场效应管构成的开关管 S1、S2、S3、S4、S5、S6,以及正极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场效应管漏极的二极管D1、D2、D3、D4、D5、D6;

所述电源为交流电源,定义其一端为正极,流出电流定义为il,正极依次串联Lg、Cg,并连接电源负极;

所述S1、S3、S5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D2、D4、D6的负极,所述D1、 D3、D5的负极相连,通过电感L串联到S2、S4、S6的源极;

所述开关管S1、S2、S3、S4、S5、S6的控制极均连接PWM控制芯片;

Cg的正极连接D2的负极,Cg的负极连接D4的负极构成变流器的正输出端,D6的负极构成变流器的负输出端,电容C0连接在变流器的输出正负端构成输出滤波器。

负载Load连接在变流器的输出正负端之间,其收到的电压为u0,由变流器正输出端流向负载的电流定义为i0,D1负极流向电感L的电流定义为iL。

由D1至S2形成A支路,D3至S4形成B支路,D5至S6形成C支路。 A支路和B支路构成整流器,B支路和C支路构成逆变器。因此,B 支路被共享。每条支路由两个开关单元组成。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电感电流控制为正弦波形。假设电网电压是理想的正弦波形,所有有源和无源元件都是理想的,且每个开关周期内的开关电压纹波忽略不计。

在同频运行时,输入频率fin和输出频率fo相同。存在两种运行模式:非逆变降压-升压工作模式和逆变降压-升压工作模式。相关的开关序列和主要波形如图,2所示,其中Ts为开关周期。详细分析如下。

1.对于非逆变降压-升压运行模式:在正半周期(ui>0)期间,只有开关管S1由占空比为D的PWM信号驱动,开关管S2,S3和S6保持关闭,并且开关管S4和S5保持导通。

在DTs周期内,开关管S1导通。开关状态和电流路径如图,3所示。虽然S5也导通,但它不会作为反向偏置电压(ui+uo)施加在D5上。能量从电网传输到中间电感,电感L的动态微分方程为

在(1-D)Ts周期内,开关管S1断开。开关状态和电流路径如图4所示。由于S5始终导通,因此不需要重叠时间(避免中间电感电流开路)。存储在中间电感器L中的能量被释放到负载。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根据伏秒平衡原理,式(1)和式(2),电压增益为

从式(3)可以看出,所提出的转换器既可以降压也可以升压输入电压。

在负半周期(ui<0)期间,只有开关管S2由占空比为D的PWM信号驱动,开关管S1,S4和S5保持关断,并且开关管S3和S6保持导通。此时处于状态3和4,如图5、6所示,并且可以类似地分析运行原理。

2.对于逆变Buck-boost运行模式:在正半周期(ui>0)期间,开关管S1和S4由占空比为D的PWM信号驱动,开关管S2和S5保持关断,并且开关管S3和S6保持接通。在DTs周期时间内,开关管S1和 S4导通。虽然S3(S6)也导通,但它不会作为反向偏置电压ui(|uo|) 施加在D3(D6)上。电流路径如图7所示。在(1-D)Ts周期时间内,开关管S1和S4均关断,开关管S3和S6导通电流iL,如图6所示。

在负半周期(ui<0)期间,开关管S2和S3由具有相同占空比D 的PWM信号驱动,开关管S1和S6保持关断,并且开关S4和S5保持导通。此时处于状态2和6,如图4、8所示,并且可以类似地分析运行原理。可以发现,尽管开关管状态不同,但状态5(状态6)和状态1(状态3)的电流路径是相同的。

电感L的充电和放电过程与非逆变升降压运行模式相同。基于伏秒原理,在所提出逆变器的逆变Buck-boost运行模式下的电压增益可以被描述为

从式(4)可以看出,该模式的电压增益为-D/(1-D),这与非逆变Buck-boost运行模式中的相同。符号“-”表示输出电压uo与输入电压ui反相。

根据此实施例,本转换器可以降低和提升输入电压,从而增强输出电压的范围。此外,即使在所有开关同时打开的情况下,它也不受电压源的直通问题影响。其亮点是,与现有转换器相比功耗更小,从而提高了系统效率。

本文所提出的换流器可以作为DVRs来保护敏感负载免受电压干扰,例如电压下陷和膨胀。它还适用于需要输出电压和频率调节的应用,如感应加热,风扇或泵的速度控制,感应电动机驱动等。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