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行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13826发布日期:2018-11-20 21:10阅读:9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夹,具体是一种平行线夹。



背景技术:

电能因易于转换、传输、控制,从19世纪80年代以后,已逐步取代蒸汽动力,成为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技术基础。20世纪以后,电能的生产主要靠火电厂、水电站和核电站。有条件的地方还利用潮汐、地热和风能来发电。电能的输送和分配主要通过高、低压交流电力网络来实现。作为输电工程技术发展的方向,其重点是研究特高压(100万伏以上)交流输电与直流输电技术,形成更大的电力网络;同时还要研究超导体电能输送的技术问题。20世纪出现的大型电力系统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诸环节综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成为社会物质生产部门中空间跨度最广、时间协调严格、层次分工极复杂的实体工程系统。

在电力维修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电线进行牵引,电力人员通常用手直接夹住外部绝缘层或者用钳子钳住进行操作,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电线容易滑脱,夹持不够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行线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行线夹,包括第一金属板、第一绝缘塑料板、第二绝缘塑料板、第二金属板、紧固螺栓和连接件;所述第二金属板底部与第一金属板平齐,第二金属板的顶部伸出第一金属板的顶部;所述第一绝缘塑料板的内侧开设有四条第一线缆固定槽,第一线缆固定槽两个一组对称设置在第一绝缘塑料板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塑料板的内侧开设有四条第二线缆固定槽,第二线缆固定槽两个一组对称设置在第二绝缘塑料板的两侧;第一线缆固定槽和第二线缆固定槽均为半圆形,且第一线缆固定槽和第二线缆固定槽配合设置形成线缆固定槽;所述第一绝缘塑料板和第二绝缘塑料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供紧固螺栓穿过的通孔,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紧固螺栓配合设置的螺纹孔;所述紧固螺栓依次穿过第一金属板、第一绝缘塑料板、第二绝缘塑料板、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二金属板顶部开设有通槽,通槽内活动连接有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塑料板和第二绝缘塑料板的形状一致且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金属板和第二金属板的厚度和宽度均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长条形的金属板,该金属板底部和顶部均弯折呈U型,且该金属板的中部扭转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旋松紧固螺栓,将线缆放置在第一线缆固定槽和第二线缆固定槽之间,旋紧紧固螺栓,此时线缆被固定住,夹持牢固;操作方便,便于固定线缆,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平行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平行线夹的侧视图。

图3为平行线夹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平行线夹,包括第一金属板1、第一绝缘塑料板2、第二绝缘塑料板3、第二金属板4、紧固螺栓5和连接件6;

所述第一绝缘塑料板2和第二绝缘塑料板3的形状一致且对称设置,其中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4的厚度和宽度均一致,且第二金属板4底部与第一金属板1平齐,第二金属板4的顶部伸出第一金属板1的顶部;

所述第一绝缘塑料板2的内侧开设有四条第一线缆固定槽8,第一线缆固定槽两个一组对称设置在第一绝缘塑料板2的两侧;所述第二绝缘塑料板3的内侧开设有四条第二线缆固定槽9,第二线缆固定槽两个一组对称设置在第二绝缘塑料板3的两侧;第一线缆固定槽8和第二线缆固定槽9均为半圆形,且第一线缆固定槽8和第二线缆固定槽9配合设置形成线缆固定槽;

所述第一绝缘塑料板2和第二绝缘塑料板3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供紧固螺栓5穿过的通孔,第一金属板1和第二金属板4的中部开设有用于与紧固螺栓5配合设置的螺纹孔;

所述紧固螺栓5依次穿过第一金属板1、第一绝缘塑料板2、第二绝缘塑料板3、第二金属板4从而将位于第一线缆固定槽8和第二线缆固定槽9的线缆固定在第一绝缘塑料板2和第二绝缘塑料板3之间;

所述第二金属板4顶部开设有通槽7,通槽7内活动连接有连接件8;

所述连接件8为长条形的金属板,该金属板底部和顶部均弯折呈U型,且该金属板的中部扭转90°,使得金属板顶部和顶部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旋松紧固螺栓5,将线缆放置在第一线缆固定槽8和第二线缆固定槽9之间,旋紧紧固螺栓5,此时线缆被固定住。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