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供电设备及电源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05051发布日期:2019-02-19 18:18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移动供电设备及电源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供电设备及电源壳。



背景技术:

近年来,移动供电设备因具有明显的使用便利性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移动供电设备使得野外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尤其是解决了野外探险的民用便携式手电、对讲机、数码产品、信号发射和接收装置及其他各种功率在几百瓦范围内的交直流用电产品的野外供电需求,然而,随着移动供电设备的更新换代,使得研发更加小体积的移动供电设备显得也更加重要,然而,在移动供电设备中电源组件、PCB板及连接线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将电源组件、PCB板及连接线设置于体积更小的外壳时,往往会造成外壳易变形且结构稳定性变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移动供电设备及电源壳使得在安装电源组件、PCB板及连接线后电源壳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

一种电源壳,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第一PCB控制板、第二PCB控制板及连接线,包括:

外壳,具有底壁及环绕所述底壁设置一周的侧壁,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共同围设成一容置腔,所述侧壁上设有支撑凸起,且所述支撑凸起位于所述容置腔内;

多个固定柱,收容在所述容置腔内,且一端均与所述底壁固定连接,多个所述固定柱间隔设置,且多个所述固定柱围设成一用于容置所述电源组件的容置区,多个所述固定柱能够与所述电源组件相抵接而固定所述电源组件,多个所述固定柱还能够与所述第一PCB控制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第一PCB控制板与多个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时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PCB控制板和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多个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连接线和所述第二PCB控制板的辅助区,其中,所述支撑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二PCB板相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包括中壳、上盖及下盖,所述中壳为两端开口的环形壳,所述上盖和所述下盖分别盖设在所述中壳上,并分别遮蔽所述外壳的两个开口,以使所述中壳、所述上盖及所述下盖共同围设成所述容置腔,所述侧壁为所述中壳的内表面,所述底壁为所述上盖靠近所述中壳的一个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盖与所述中壳卡接,所述下盖与所述中壳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面连接,并与所述底壁共同围设成所述容置腔,所述支撑凸起为多个,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上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侧面上均设有所述支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USB接口,且所述USB接口贯穿所述侧壁及所述支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上开设有Type-C接口,且所述Type-C接口贯穿所述侧壁及所述支撑凸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外壳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以使所述第一PCB控制板能够通过螺钉穿所述第一PCB控制板而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而将所述第一PCB控制板固定在所述固定柱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组件,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侧壁,且所述显示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二PCB控制板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台阶组件及与所述第一台阶组件间隔设置的第二台阶组件,所述第一台阶组件及所述第二台阶组件均设于所述侧壁且位于所述辅助区中,所述第一台阶组件具有第一抵接面,所述第二台阶组件具有第二抵接面,以使所述第二PCB控制板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及第二抵接面抵接从而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台阶组件及所述第二台阶组件之间。

一种移动供电设备,包括电源组件、第一PCB控制板、第二PCB控制板、连接线及上述的外壳,所述电源组件被夹持于所述固定柱之间,所述第二PCB控制板及所述连接线容置于所述辅助区中,并与所述支撑凸起相抵接,所述第一PCB控制板设于所述电源组件上且与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并使所述电源组件位于所述第一PCB控制板和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

上述移动供电设备及电源壳,包括外壳及多个固定柱,外壳具有底壁及环绕底壁设置一周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共同围设成一容置腔,侧壁上设有支撑凸起,支撑凸起容置于容置腔内;多个固定柱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固定柱围设成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的容置区,固定柱能够与电源组件抵接以固定电源组件,固定柱还能与第一PCB控制板固定连接,使得电源组件位于底壁与第一PCB控制板之间,固定柱与外壳的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连接线和第二PCB控制板的辅助区,当连接线和第二PCB控制板容置于辅助区时,支撑凸起能够与连接线及第二PCB控制板抵接,一方面,支撑凸起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以提高外壳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容置于辅助区内的第二PCB控制板及连接线能够与支撑凸起相抵接,避免了第二PCB控制板或连接线直接抵接到外壳的侧壁上相互挤压而造成外壳变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外壳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电源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源壳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电源壳的又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电源壳中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一实施方式的移动供电设备,包括电源组件、第一PCB控制板、第二PCB控制板、连接线及电源壳10。电源壳10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第一PCB控制板、第二PCB控制板及连接线,其中,电源壳10包括电源壳100、固定住200、第一台阶组件300、第二台阶组件400及显示组件500。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电源壳100具有底壁及环绕底壁设置一周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共同围设形成一容置腔。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具体到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外壳100包括上盖110、中壳120、下盖130、支撑凸起140及抵接块150。上盖110包括上盖本体111及设于上盖本体111上的第一卡勾112。进一步地,在上盖本体111上还开设有插接口113。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插接口113为pogo pin接口。插接口11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插接口113间隔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插接口113的数量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中壳120环绕设置于上盖110上,中壳120与上盖110围设形成容置腔。电源壳100的侧壁为中壳120的内表面,电源壳100的底壁为上盖110靠近中壳120的表面。进一步的,中壳120的横截面大致为环形结构。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侧壁(图未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图未标)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面(图未标),两个第一侧面和两个第二侧面连接,并与底壁共同围设形成容置腔。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侧面的长度大于第二侧面的长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中壳120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矩形环、圆环或其他任意不规则的环状结构。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中壳120上开设有若干个卡孔121,部分卡孔121能够与上盖110上的第一卡勾112卡合以实现中壳120与上盖110的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中壳120为金属壳,进一步地,中壳120为铝壳。当中壳120为金属壳,尤其是铝壳时,不仅能够提高电源壳10的整体散热性能,还能够增强电源壳10的结构稳定性,并且能够减轻电源壳10的重量。

请一并参阅图4,下盖130能够盖设于中壳120上,下盖130能够封闭容置腔。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下盖130包括下盖本体131及设于下盖本体131的第二卡勾132。第二卡勾132能够与中壳120上的部分卡勾121卡合以实现中壳120与下盖130的卡接。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凸起140设于侧壁上,支撑凸起140容置于容置腔中。进一步的,支撑凸起140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支撑凸起140设于中壳120的两个第二侧面上,另一部分支撑凸起140设于中壳120的一个第一侧面上。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支撑凸起140为与中壳120贴合的块状结构,支撑凸起140与中壳120一体成型。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抵接块150设于中壳120的两个第二侧面上,且容置于容置腔中。进一步地,每一第二侧面上设有两个抵接块150,且两个抵接块150分别设于支撑凸起140的两侧。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抵接块150远离中壳120的一端位于支撑凸起140远离中壳120的一侧。抵接块150用于在电源壳10中放置电源组件时与电源组件相抵接,且使得电源组件与支撑凸起140相间隔以容置连接线。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抵接块150的数量也可以是其他任意数量,抵接块150的排布方式也可以根据需要改变。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源壳100上开设有USB接口160,进一步地,USB接口160位于中壳120的第一侧面,且USB接口160贯穿中壳120及支撑凸起140。USB接口160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USB接口160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源壳100上还开设有Type-C接口170,进一步地,Type-C接口170位于中壳120的第一侧面,且Type-C接口170贯穿中壳120及支撑凸起140。Type-C接口170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Type-C接口170的数量也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上盖110也可以与中壳120一体成型。

请再次参阅图1及图2,固定柱200收容在容置腔内,且固定柱200的一端与底壁固定连接。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柱200的数量为4个,固定柱200之间间隔设置,以围设形成一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的容置区。当电源组件容置于容置区时,固定柱200能够与电源组件相抵接而固定电源组件,从而避免电源在电源壳10中发生位移,进而影响整个移动供电设备的使用。进一步地,固定柱200还能够与第一PCB控制板固定连接,以使得第一PCB控制板与固定柱200固定连接时,电源组件位于第一PCB控制板和电源壳100的底壁之间。固定柱200与电源壳100的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连接线和第二PCB控制板的辅助区。进一步地,当在辅助区中容置连接线和第二PCB控制板时,支撑凸起140能够与连接线及/或第二PCB板相抵接,以使得连接线与中壳120之间、第二PCB控制板与中壳120之间形成间隔。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固定柱200为多个,固定柱200的数量可以为其他任意数量。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每个固定柱200远离电源壳100的底壁的一端的端面上开设第一螺纹孔,以使第一PCB控制板能够通过螺钉穿设第一PCB控制板而与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而将第一PCB控制板固定在固定柱200上。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台阶组件300与第二台阶组件400均设于设有支撑凸起140的第一侧面上,第一台阶组件300及第二台阶组件400位于辅助区中。进一步地,第一台阶组件300与第二台阶组件400间隔设置,且第一台阶组件300与第二台阶组件400正对设置。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台阶组件300与第二台阶组件400位于支撑凸起140的两侧。请一并参阅图2,第一台阶组件300具有第一抵接面310,第二台阶组件400具有第二抵接面410。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面310与第二抵接面410相对且平行设置。第二PCB控制板能够与第一抵接面310及第二抵接面410抵接从而被固定于第一台阶组件300与第二台阶组件400之间。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抵接面310的数量及第二抵接面410的数量均为多个,进一步地,每一个第一抵接面310都有一个第二抵接面410与之相对应,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在辅助区中放置多个长度不一的第二PCB控制板。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电源壳10还包括显示组件500,显示组件500设于中壳120。显示组件500能够与设于电源壳10内的第二PCB控制板电连接。进一步地,显示组件500设于未设置支撑凸起140的一第一侧面上。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PCB控制板为无线充电PCB板,第二PCB控制板为控制电路PCB板。电源组件为8节电芯组成,8节电芯相互固定形成整体。当然,电源组件也可以是由其他数量的电芯组成。

上述电源壳10及移动供电设备,电源壳100及多个固定柱200,外壳具有底壁及环绕底壁设置一周的侧壁,底壁与侧壁共同围设成一容置腔,侧壁上设有支撑凸起140,支撑凸起140容置于容置腔内;多个固定柱200收容于容置腔内,且固定柱200围设成用于容置电源组件的容置区,固定柱200能够与电源组件抵接以固定电源组件,固定柱200还能与第一PCB控制板固定连接,使得电源组件位于底壁与第一PCB控制板之间,进一步的固定柱200与电源壳100的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连接线和第二PCB控制板的辅助区,当连接线和第二PCB控制板容置于辅助区时,支撑凸起140能够与连接线及第二PCB控制板抵接,一方面,支撑凸起140能够起到加强筋的作用,以提高外壳本身的结构稳定性,另一方面,容置于辅助区内的第二PCB控制板及连接线能够与支撑凸起140相抵接,避免了第二PCB控制板或连接线直接抵接到外壳10的侧壁上相互挤压而造成电源壳10变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电源壳10的结构稳定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