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4026发布日期:2019-01-22 23:0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



背景技术:

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在变电站室放置有变电站中电力综合柜,其正常运行参数以及设备安全成为变电站正常工作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变电站巡检采用巡检人定期对变电站室进行参数的记录以及观察设备运转的稳定性,此种巡检方式效率低下,同时信息反馈较慢,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同时巡检系统的通信传输一般采用无线传输或者架构网络,由于无线传输容易造成掉线导致数据丢失,传统的光纤网络在轨道上架设成本高,同时容易干扰设备运行,后期检修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包括若干监控装置、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前端控制主机以及控制后台,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运行导轨、滑触线轨道、驱动装置以及监控主机,所述的运行导轨以及滑触线轨道呈平行固定在变电室顶部,集电器滑动设置在滑触线轨道上取电,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体、第一驱动电机、辅助轮以及驱动轮,所述的运行导轨呈工字型,所述的运行导轨的两侧以及下端面均设置有用于设置辅助轮和驱动轮的导向条,所述的两组辅助轮设置在运行导轨两侧的导向条内,两组驱动轮设置在运行导轨下端面的导向条内,所述的辅助轮转动设置在固定块上,所述的固定块通过螺栓杆与外壳体固定,所述的两组驱动轮通过第一连接轴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外壳体上,所述的第一连接轴套设固定有第一传动齿,第二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外壳体的腔体内,第二连接轴套接设置有第二传动齿,所述的第一传动齿与第二传动齿啮合,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连接,使得第一驱动电机驱动驱动轮转动,所述的监控主机设置在固定板上,所述的固定板与驱动装置外壳体连接,所述的集电器通过驱动杆外壳体连接,所述的监控主机集成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摄像机以及烟雾检测装置,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摄像机、烟雾检测装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均与监控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后台包括计算机客户端、显示器以及电视墙,所述的显示器以及电视墙与计算机客户端连接,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包括前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后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所述的前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端子线与监控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后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端子线与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模块与后端电力载波通信模通过各自的电力线信号耦合子与电力线连接实现信号通信,所述的前端控制主机通过通信光纤网络与计算机客户端连接实现数据通信。

进一步的:所述的监控主机通过剪叉升降机构与外壳体连接,所述的剪叉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两组剪叉杆、第一联动杆、第二联动杆、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一驱动螺杆以及第二驱动螺杆,所述的两组剪叉杆分别设置在外壳体的两侧,所述的两组剪叉杆一端的两组连接杆滑动设置外壳体的第一滑槽上,两组剪叉杆的另一端的两组连接杆滑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两侧的第二滑槽上,所述的两组剪叉杆一端对应两组连接杆分别通过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连接,所述的第一联动和第二联动杆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的第一驱动螺杆和第二驱动螺杆分别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上,所述的第一驱动螺杆以及第二驱动螺杆连接固定且连接处套设固定有第一斜齿轮,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所述的第一斜齿轮与第二斜齿轮啮合,使得第二驱动电机带动第一驱动螺杆以及第二驱动螺杆转动,进而使得剪叉杆进行伸缩运动,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与监控装置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体与监控主机间连接设置有加强杆,所述的加强杆由多组套杆依次伸缩套接构成,所述的加强杆的一端与外壳体固定,加强杆的另一端与监控主机的上端面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监控主机与固定板件设置有多层橡胶减震垫,监控主机通过螺栓件与固定板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驱动杆的两端与集电器以及外壳体分别球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壳体与连接板间套设有波纹伸缩套

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CL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滑触线取电,保证了电力供应的持久性,同时通过两组驱动轮以及两组辅助轮且设置在导向条内,结构更加稳固,所述的监控主机通过剪叉升降机构可对监控主机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水平高度方位的监测,所述的加强杆进一步加强升降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获得较好的监测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载波进行通信,减少了传输网络架构成本,安装实施较为简单,同时避免线路太多干扰设备运行,同时电力载波对检测数据进行传输,使得控制后台得到数据信息作出管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剪叉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一种智能型变电室安全巡检系统,包括若干监控装置、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前端控制主机以及控制后台,所述的监控装置包括运行导轨11、滑触线轨道12、驱动装置以及监控主机14,所述的运行导轨11以及滑触线轨道12呈平行固定在变电室顶部,集电器121滑动设置在滑触线轨道12上取电,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外壳体131、第一驱动电机132、辅助轮133以及驱动轮134,所述的运行导轨11呈工字型,所述的运行导轨的两侧以及下端面均设置有用于设置辅助轮133和驱动轮134的导向条111,所述的两组辅助轮133设置在运行导轨两侧的导向条111内,两组驱动轮134设置在运行导轨下端面的导向条111内,所述的辅助轮133转动设置在固定块112上,所述的固定块112通过螺栓杆113与外壳体131固定,固定块112滑动套设在外壳体131的安装槽内,螺栓杆 113与安装槽底部螺纹配合,使得可通过调节螺栓管的旋进距离可调节固定块112在安装槽的深度,进而调节驱动轮134与辅助轮133在运行导轨的夹紧度,所述的两组驱动轮134 通过第一连接轴135连接固定,所述的第一连接轴135转动设置在外壳体131上,所述的第一连接轴135套设固定有第一传动齿136,第二连接轴转动设置在外壳体131的腔体内,第二连接轴套接设置有第二传动齿137,所述的第一传动齿136与第二传动齿137啮合,所述的第二连接轴的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132连接,使得第一驱动电机132驱动驱动轮134 转动,所述的监控主机14设置在固定板15上,所述的固定板15与驱动装置外壳体131连接,所述的集电器121通过驱动杆外壳体131连接,所述的监控主机14集成设置有温度检测装置、摄像机以及烟雾检测装置,所述的温度检测装置、摄像机、烟雾检测装置以及第一驱动电机132均与监控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控制后台包括计算机客户端、显示器以及电视墙,所述的显示器以及电视墙与计算机客户端连接,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系统包括前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后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所述的前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端子线与监控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后端电力载波通信模块通过信号端子线与控制主机连接,所述的电力载波通信模块与后端电力载波通信模通过各自的电力线信号耦合子与电力线连接实现信号通信,所述的前端控制主机通过通信光纤网络与计算机客户端连接实现数据通信,所述的监控主机14通过剪叉升降机构与外壳体131连接,所述的剪叉升降机构包括第二驱动电机67、两组剪叉杆61、第一联动杆621、第二联动杆622、第一固定块623、第二固定块624、第一驱动螺杆631以及第二驱动螺杆632,所述的两组剪叉杆61 分别设置在外壳体131的两侧,所述的两组剪叉杆61一端的两组连接杆滑动设置外壳体131 的第一滑槽641上,两组剪叉杆61的另一端的两组连接杆滑动设置在固定板15的两侧的第二滑槽642上,所述的两组剪叉杆61一端对应两组连接杆分别通过第一联动杆621和第二联动杆622连接,所述的第一联动和第二联动杆622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块623和第二固定块624,所述的第一驱动螺杆631和第二驱动螺杆632分别通过螺纹配合穿设在第一固定块623和第二固定块624上,所述的第一驱动螺杆631以及第二驱动螺杆632连接固定且连接处套设固定有第一斜齿轮651,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67的转轴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斜齿轮652,所述的第一斜齿轮651与第二斜齿轮652啮合,使得第二驱动电机67带动第一驱动螺杆631以及第二驱动螺杆632转动,进而使得剪叉杆61进行伸缩运动,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67与监控装置的控制器连接,所述的外壳体131与监控主机14间连接设置有加强杆7,所述的加强杆7由多组套杆依次伸缩套接构成,所述的加强杆7的一端与外壳体131固定,加强杆7的另一端与监控主机14的上端面固定,所述的监控主机14与固定板15件设置有多层橡胶减震垫151,监控主机14通过螺栓件与固定板15固定,所述的驱动杆的两端与集电器121以及外壳体131分别球铰接,所述的控制器采用PCL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通过导轨定型进行电力设备巡检,巡检效果稳定,供电设备(第一驱动电机132、第二驱动电机67以及监控主机14用电)均采用滑触线进行集电功能,便于电力的持久供应,同时同时通过两组驱动轮134以及两组辅助轮133且设置在导向条111内,结构更加稳固,所述的监控主机14通过剪叉升降机构可对监控主机14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水平高度方位的监测,所述的加强杆7进一步加强升降的稳定性,从而保证获得较好的监测效果,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载波进行通信,减少了传输网络架构成本,安装实施较为简单,同时避免线路太多干扰设备运行,同时电力载波对检测数据进行传输,使得控制后台得到数据信息作出管理操作。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