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3293发布日期:2018-12-21 20:2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规避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芯片大片电池镀膜不均匀的缺陷,通常是将大面积的电池芯片切割成小单元的电池芯片,再通过互联技术将小电池芯片串并联到一起。但是,这种小电池芯片通常大小只有30cm*50cm*0.1cm,重约10g,由于其尺寸较小、质量轻的原因,无法使用传统的自动化太阳能电池测试机进行测试,导致检测效率低,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小尺寸的芯片电池无法使用传统的自动化太阳能电池测试机进行检测导致的效率低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小尺寸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提高检测效率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

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包括:

具有第一检测区域的第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

具有第二检测区域的第二检测机构,并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并排设置,用于检测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

数据采集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及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的检测信息传输至外界控制设备;

移送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分别转移至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并将检测完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至存储位置;以及

基座,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移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基座的另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包括:

第一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基座;

多个扫描相机,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并朝向所述第一检测区域,用于拍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且所述多个扫描相机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部件连接;

多个照明灯,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为所述扫描相机的拍摄提供照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检测机构包括:

第二支撑架,设置于所述基座;

模拟太阳灯,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架,并朝向所述第二检测区域,为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提供模拟光源;

检测组件,位于所述第二检测区域,用于检测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且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数据采集部件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包括:

测试手臂,所述测试手臂的一端可升降的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架;

负极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测试手臂的另一端;及

正极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基座,并位于所述负极连接板的下方,所述测试手臂可带动所述负极连接板下降或上升以压紧或松开所述正极连接板上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定位壁,所述定位壁设置于所述正极连接板,并凸出于所述正极连接板的表面,用于与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边缘抵接,使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位于所述模拟太阳灯的正下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壁包括第一吸附件,所述第一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送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抓手,用于抓取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

纵向运动组件,与所述至少一个抓手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抓手纵向运动,使所述至少一个抓手运动至所述第一检测区域或所述第二检测区域;

横向运动组件,与所述纵向运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抓手横向运动,使所述至少一个抓手移送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及

竖直运动组件,与所述横向运动组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至少一个抓手竖直运动,使所述至少一个抓手抓取或放下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抓手包括多根手指,各所述手指的一端均设置于所述竖直运动组件,各所述手指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吸附件,所述第二吸附件用于吸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还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

进料传送带组件,设置于所述移送机构与所述第一检测机构之间,所述进料传送带组件用于输送待检测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及

出料传送带组件,设置于所述移送机构与所述第二检测机构之间,所述移送机构可将检测完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至所述出料传送带组件,并由所述出料传送带组件输送转移至存储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料传送带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与所述移送机构之间;

或者,所述进料传送带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检测区域,所述第一检测机构对所述进料传送带组件上的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外观检测。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能够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检测,采用第一检测机构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进行检测,以避免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存在缺陷,还采用第二检测机构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进行检测,保证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使用性能,并通过移送机构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在第一检测机构与第二检测机构之间的转移;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尺寸的芯片电池无法使用传统的自动化太阳能电池测试机进行检测导致的效率低问题;实现小尺寸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性能与电学性能的自动化检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的集成度高,可以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的流水化作业,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体积小、易于安装维护,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中第一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中电学检测设备的立体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中移送机构的立体图。

其中:

100-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

110-第一检测机构;

111-第一支撑架;

112-扫描相机;

114-照明灯;

120-第二检测机构;

121-第二支撑架;

122-模拟太阳灯;

123-检测组件;1231-测试手臂;1232-正极连接板;1233-负极连接板; 1234-定位壁;

130-移送机构;

131-抓手;1311-手指;

132-横向运动组件;

133-纵向运动组件;

140-进料传送带组件;

150-出料传送带组件;

160-基座;

170-第一数据采集线;

180-第二数据采集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检测,主要是对小尺寸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外观检测以及电学性能检测。这里的小尺寸包括但不限于30cm*50cm*0.1cm、重约10g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还可以检测比上述尺寸小或比上述尺寸略大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和电学性能。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能够实现小尺寸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性能与电学性能的自动化检测,并且集成度高,可以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的流水化作业,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整机设备体积小、易于安装维护,便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包括基座160、第一检测机构110、第二检测机构120、数据采集部件及移送机构130。第一检测机构110 能够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主要是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是否存在缺陷。可以理解的是,太阳能电池芯片在制作时会很容易导致其存在断栅、缺角、色差、脏污、水纹等缺陷,将会影响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质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通过第一检测机构110对太阳能芯片的外观进行检测,提高太阳能芯片的质量,进而延长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使用寿命。第一检测机构110具有第一检测区域,待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被转移到第一检测区域中,再由第一检测机构110对待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外观检测。

第二检测机构120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主要是基本测试如容量检测等,安全性能测试如过温、过充放电等,以及使用寿命等多方面的性能检测,以实现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测。第二检测机构120 具有第二检测区域,待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被转移到第二检测区域中,再由第二检测机构120对待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电学性能检测。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进行检测时,可以先进行外观检测再进行电学性能检测,也可以先进行电学性能检测再进行外观检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机构120与第一检测机构110并排设置,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先经过第一检测机构110进行外观检测后,再进行电学性能检测。可以理解的是,外观检测完成后,无论是否存在缺陷,都需要进行电学性能检测,此时,由移送机构130将第一检测机构110下方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第二检测机构120上。

数据采集部件(未示出)分别与第一检测机构110及第二检测机构120连接,用于将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的检测信息传输至外界控制设备。数据采集部件可以将采集到的外观数据与电学性能数据实时传输到外界控制设备如计算机中,这样,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可以清楚的得知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外观缺陷和/或电学性能缺陷。而且,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缺陷可以存储在外界控制设备如计算机中,这样操作人员可以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缺陷进行研究,研究缺陷产生的原因,以改进生产工艺,降低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缺陷几率,提高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数据采集部件与第一检测机构110及第二检测机构120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采用无线方式连接,只要能实现检测信息的传输即可。示例的,数据采集部件采用有线方式与第一检测机构110及第二检测机构120连接。如数据采集部件包括第一数据采集线170及第二数据采集线180。第一数据采集线170与第一检测机构110电连接,以将第一检测机构110中的外观检测信息传输到外界控制设备中。通过外界控制设备的控制程序可以清楚的得知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外观缺陷。第二数据采集线18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电连接,以将第二检测机构120中的电学性能检测信息传输到外界控制设备中。通过外界控制设备中的软件计算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电学性能缺陷。

移送机构130位于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的侧面。移送机构 130能够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在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上的上料与下料。而且,移送机构130位于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的一侧,方便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上料与下料。移送机构130能够将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分别转移到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上,移送机构130 还能将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至存储位置。具体的,移送机构130可以在指定位置抓取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并转移到第一检测机构110上,由第一检测机构110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进行检测,外观检测完成后,移送机构130将第一检测机构110上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第二检测机构120上,由第二检测机构120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进行检测,电学性能检测完成后,移送机构130再将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从第二检测机构120上转移到存储位置。

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设置于基座160,并位于基座160的一侧,移送机构130设置于基座160,并位于基座160的另一侧。基座160起承载作用,方便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的转移,便于移送机构130、第一检测机构110及第二检测机构120等的集成安装。当然,基座160还可为桌面等结构。可选地,移送机构130、第一检测机构110及第二检测机构120等也可直接安装于地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采用第一检测机构110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进行检测,以避免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存在缺陷,还采用第二检测机构120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进行检测,保证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使用性能,并通过移送机构130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在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之间的转移;有效的解决目前小尺寸的芯片电池无法使用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测试机和自动化传输机构进行检测导致的效率低问题;实现小尺寸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性能与电学性能的自动化检测,并且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的集成度高,可以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的流水化作业,提高检测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 体积小、易于安装维护,便于使用。

参见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检测机构110包括第一支撑架111 及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11上的多个扫描相机112,多个扫描相机112朝向第一检测区域,用于拍摄太阳能芯片电池,数据采集部件与多个扫描相机112电连接。第一支撑架111设置于基座160上,起支撑承载作用,用于支撑其上的扫描相机112。扫描相机112的下方为第一检测区域,太阳能电池芯片位于第一检测区域中,由扫描相机112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进行检测。可以理解的是,太阳能电池芯片可以由移送机构130转移到第一检测区域中,也可由其他组件直接输送到第一检测区域中,这一点在后文详述。

多个扫描相机112能够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多个区域进行扫描,这样,扫描相机112可以精确的扫描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各个区域,提高扫描的精度,进而提高外观检测的准确性,保证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质量。可选地,多个扫描相机112可以呈一行排布设置,也可以呈多行多列排布设置,这样能够保证扫描精度,提高外观检测的准确性。示例的,扫描相机11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扫描相机112呈一行排布,六个扫描相机112能够对同一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六个区域进行扫描,可精确扫描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缺陷,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同时,多个扫描相机112还与第一数据采集线170电连接,并通过第一数据采集线170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外界控制设备如计算机中,这样,通过计算机的控制程序可以清楚的得知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缺陷。可选地,第一检测机构110还包括第一指示灯,第一指示灯与外界控制设备电连接,第一指示灯能够指示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外观缺陷。当太阳能电池芯片不存在缺陷时,第一指示灯发出一种颜色的光如绿色等,表明太阳能电池芯片可以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当太阳能电池芯片存在缺陷时,第一指示灯发出另一种颜色的光如红色等,表明该太阳能电池芯片存在缺陷。当然,也可采用语音播报或者警报的方式提示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缺陷。

可选地,第一检测机构110还包括多个照明灯114,设置于第一支撑架111,为扫描相机112的拍摄提供照明。照明灯114通电后能够对其下方第一检测区域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照明,使得太阳能电池芯片上的纹路清晰,方便扫描相机112的扫描拍摄,能够提高扫描相机112的拍扫描拍摄质量。进一步地,每隔几个扫描相机112可以设置一个照明灯114,这样能够保证整个第一检测区域都处于明亮的状态,提高检测精度。示例的,照明灯1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照明灯114位于六个扫描相机112的两端,保证扫描相机112扫描区域的照明。当然,照明灯114还可位于多个扫描相机112之间。

参见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还包括传送机构 (未示出),传送机构设置于第一检测机构110、第二检测机构120及移送机构 130之间。传送机构能够连续向第一检测机构110输送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以及将第二检测机构120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转移走。传送机构能够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连续传送,提高检测效率。移送机构130可抓取传送机构上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移送机构130还可将第二检测机构120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移送机构130可以抓取传送机构上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并转移到第一检测机构110上,以进行外观检测;移送机构130 还能够将检测完成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传送机构上,由传送机构转移到存储位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只通过移送机构130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转移,此时,可以设置多个移送机构130多个位置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同时转移,提高转移效率。

进一步地,传送机构包括进料传送带组件140及出料传送带组件150,进料传送带组件140用于输送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移送机构130可将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至出料传送带组件150上,并由出料传送带组件150输送至存储位置。进料传送带组件设置于移送机构130与第一检测机构110之间,出料传送带组件设置于移送机构13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之间。进料传送带组件140 能够连续自动输送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出料传送带组件150能够连续自动输送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这样能够实现流水线式作业,提高检测效率。而且,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位于移送机构130与第一检测机构110之间,还能减少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转移路径,提高检测效率,出料传送带组件150位于移送机构13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之间,也能减少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转移路径,提高检测效率。可以理解的是,进料传送带组件140可以为同步带组件,也可以为同步链轮组件等等。

在一实施例中,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位于第一检测区域中,第一检测机构 110对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上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外观检测。也就是说,无需移送机构130将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第一检测机构110下方的第一检测区域中,可以直接通过进料传送带组件140将太阳能电池芯片输送到第一检测区域中,然后再通过第一检测机构110的扫描相机112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扫描拍摄,以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外观检测完成后,再由移送机构130抓取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上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并转移到第二检测机构 120上进行检测。

在另一实施例中,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位于第一检测区域与移送机构130 之间。也就是说,进料传送带组件140只起到传送待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作用,当进料传送带组件140将太阳能电池芯片传输到第一检测区域的外侧时,移送机构130抓取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上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并转移到第一检测区域中,然后再通过第一检测机构110的扫描相机112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扫描拍摄,以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外观;外观检测完成后,再由移送机构130 抓取第一检测区域中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并转移到第二检测机构120上进行检测。

参见图1和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检测机构120包括第二支撑架121、设置于第二支撑架121上的模拟太阳灯122、检测组件123及第二数据采集线 180,检测组件123位于模拟太阳灯122的下方,模拟太阳灯122为太阳能电池芯片提供模拟光源,检测组件123位于第二检测区域,用于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数据采集部件与检测组件123连接。第二支撑架121设置于基座160,起支撑承载作用,用于支撑其上的模拟太阳灯122。移送机构130将外观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检测组件123上,通过检测组件123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定位,然后开启模拟太阳灯122,模拟太阳灯122闪光,检测组件123对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进行检测,如检测太阳能电池的存储容量以及安全性能等等;检测完成后,再由移送机构130将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出料传送带组件150上,由出料传送带组件150送出。

进一步地,检测组件123包括测试手臂1231、负极连接板1233及正极连接板1232,测试手臂1231的一端可升降的连接于第二支撑架121上,负极连接板 1233连接于测试手臂1231的另一端,正极连接板1232设置于基座,并位于负极连接板1233的下方,测试手臂1231可带动负极连接板1233下降或上升以压紧或松开正极连接板1232上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第二数据采集线180与正极连接板1232及负极连接板1233电连接,用于将正极连接板1232及负极连接板1233 检测信息传输至外界控制设备中。通过正极连接板1232与负极连接板1233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电学性能的检测,并通过第二数据采集线180实现检测信息的传输。

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电学性能检测时,移送机构130将第一检测机构110 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正极连接板1232上,移送机构130缩回复位,避免遮挡模拟太阳灯122的太阳光。然后,测试手臂1231带动负极连接板1233 下降,使得负极连接板1233压在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负极,使得太阳能电池芯片固定可靠。打开模拟太阳灯122,模拟太阳灯122闪光,并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第二数据采集线180将正极连接板1232与负极连接板1233 检测的信息传输到外界控制设备如计算机中,通过外界控制设备中的软件计算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电学性能缺陷。检测完成后,测试手臂1231带动负极连接板1233上升复位,移送机构130抓取正极连接板1232上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并转移到出料传送带组件150上。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为流水线作业方式,当第一检测机构110下方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被转移走后,进料传送带组件140输送下一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而且,外观检测可以和电学性能检测同时进行,节省时间;电学性能检测完成后,移送机构130将太阳能电池芯片从正极连接板1232上转移到出料输送带组件上,然后再从进料传送带组件140上转移下一太阳能电池芯片,如此连续往复操作。在此期间,模拟太阳灯122无需关闭,只在最后检测完关闭即可。

可选地,检测组件123还包括定位壁1234,定位壁1234位于正极连接板 1232的周侧,并凸出于正极连接板1232的表面,定位壁1234能够定位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位置,使太阳能电池芯片位于模拟太阳灯122的正下方。示例的,定位壁1234为正极连接板1232上的凸起。定位壁1234能够使得移送机构130 抓取的待检测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位置固定,使得待检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正好位于模拟太阳灯122的正下方。这样,电学性能检测时,模拟太阳灯122的太阳能能够完全罩设太阳能电池芯片,保证检测组件准确。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正极连接板1232上也可具有凹陷,凹陷的内壁为定位壁 1234,通过凹陷容纳太阳能电池芯片,使得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位置固定。

较佳地,定位壁1234包括第一吸附件,第一吸附件能够吸附太阳能电池芯片。也就是说,通过吸附的方式,使得太阳能电池芯片被吸附在第一吸附件上,保证太阳能电池芯片的位置固定。可选地,第一吸附件为气动吸嘴,定位时,气动吸嘴会吸气产生吸附力,使得太阳能电池芯片被吸附在气动吸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吸附件为磁铁,通过磁铁吸附太阳能电池芯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定位壁1234也可为单纯的凸起,移送机构130放置太阳能电池芯片时,能够使得太阳能电池芯片靠在定位壁1234上。

可选地,第二检测机构120还包括第二指示灯,第二指示灯与外界控制设备电连接,第二指示灯能够指示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电学性能缺陷。当太阳能电池芯片不存在缺陷时,第二指示灯发出一种颜色的光如绿色等,表明太阳能电池芯片可以进行下一工序的操作。当太阳能电池芯片存在缺陷时,第二指示灯发出另一种颜色的光如红色等,表明该太阳能电池芯片存在缺陷。当然,也可采用语音播报或者警报的方式提示太阳能电池芯片是否存在缺陷。

可以理解的是,所有的太阳能电池芯片都需要进行外观检测和电学性能检测,避免外观检测失误导致的良品率降低。若某一个太阳能电池芯片经过第一检测机构110和第二检测机构120检测完成后,存在外观检测和/或电学性能检测不合格时,可以通过移送机构130将该太阳能电池芯片放到次品区。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的下一工序也可设置分拣设备,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与分拣设备与同一外界控制设备如计算机连接,该控制设备中存储太阳能电池芯片检测设备100的第一检测机构110与第二检测机构120的检测结果,以对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分拣。

而且,分拣设备将外观检测和电学性能检测均合格的太阳能电池芯片分拣至存储位置,进行下一工序操作。分拣设备还对外观检测不合格、电学性能检测合格与外观检测合格、电学性能检测不合格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进行分拣,电学性能检测不合格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直接分拣至次品区,外观检测不合格的太阳能电池芯片需要人工进行二次分拣,避免扫描相机112扫描出错。而外观检测不合格、电学性能检测不合格的太阳能电池芯片直接分拣至次品区。

参见图1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移送机构130包括横向运动组件132、纵向运动组件133、竖直运动组件(未示出)及至少一个抓手131,竖直运动组件与横向运动组件132连接,横向运动组件132与纵向运动组件133连接,至少一个抓手131设置于纵向运动组件上,至少一个抓手131能够抓取太阳能电池芯片。竖直运动组件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抓手131竖直运动,使至少一个抓手 131抓取或放下太阳能电池芯片。纵向运动组件133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抓手131 纵向运动,使至少一个抓手131运动至第一检测区域或第二检测区域。横向运动组件132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抓手131横向运动,使至少一个抓手131移送太阳能电池芯片。

横向运动组件132、纵向运动组件133、竖直运动组件即为X轴运动组件、 Y轴运动组件、Z轴运动组件,以控制抓手131沿空间任一位置做直线运动,增加抓手131的运动范围,进而保证抓手131抓取、放下的位置准确。可以理解的是,横向运动组件132、纵向运动组件133、竖直运动组件可以为伸缩运动结构,如气动伸缩控制组件、电磁铁伸缩控制组件、伸缩杆等等,当然,还可以为电机驱动同步带组件、链传动组件、齿轮齿条组件或者其他能够实现直线运动的结构等等。

转移太阳能电池芯片时,横向运动组件132带动其上的纵向运动组件133 沿横向方向即X轴方向运动,竖直运动组件带动其上的横向运动组件132及纵向运动组件133沿竖直方向即Z轴方向运动,纵向运动组件133带动抓手131 沿纵向方向运动即Y轴方向,使得抓手131在第一检测机构110下方抓取太阳能电池芯片,再转移到正极连接板1232上,以及将正极连接板1232上检测完的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到出料传送带组件150上。示例的,抓手131为两个,两个抓手131并排设置,这样能够提高抓取的准确性,避免掉落。可选的,移送机构130的数量也可为至少两个。

可以理解的,移送机构130还包括箱体(未示出),横向运动组件132、竖直运动组件的大部分结构设置于箱体中,避免外界灰尘等进入,影响传动的准确性。而且箱体上还开设沿横向方向的运动槽,方便横向运动组件132带动抓手131做横向运动,满足太阳能电池芯片转移的传动需求。纵向伸缩组件133 位于箱体外,并连接横向运动组件132与抓手131。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箱体上也可开设纵向方向的运动槽,此时,纵向运动组件133也可设置于箱体中。而且,抓手131将太阳能电池芯片放置到正极连接板1232上,纵向运动组件133带动抓手131缩回,避免抓手131遮挡模拟太阳灯122发出的太阳光,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抓手131包括多根手指1311,各手指1311的一端均设置于竖直运动组件上,各手指1311的另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吸附件,第二吸附件能够吸附太阳能电池芯片。可以理解的是,多根手指1311能够保证抓取太阳能电池芯片可靠,避免掉落。在本实施例中,手指1311的数量为四根,四根手指1311并排设置。而且,第二吸附件能够吸附太阳能电池芯片,通过吸附的方式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转移。可选地,第二吸附件为气动吸盘,启动吸盘能够吸附太阳能电池芯片。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吸附件为磁铁,通过磁铁吸附太阳能电池芯片。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抓手131还为爪部、钩部、拖杆等组件,通过抓取或者其他方式实现太阳能电池芯片的转移。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的记载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