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5327发布日期:2019-02-26 17:33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便携式充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开采程度不断加剧,亟需寻找可循环再生能源。其中,以汽车为代表的内燃机车在全球范围内应用应用极为广泛。每年燃油车消耗的化石能源总量非常惊人。同时,由于排放尾气等原因,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气污染。据统计,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三大空气污染源之一。

根据汽车行业发展演进的主流趋势,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或者插电混动汽车占据主流市场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家用汽车的油箱加满只需要数分钟时间。换而言之,常见的燃油车的燃料充满周期为数分钟级。相应地,由于大容量电池充电速率限制,纯电动汽车电能充满周期数倍于甚至数十倍于燃油车燃料充满周期。为此,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电桩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现有充电桩正处于快速普及阶段,但是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桩位数量较少且固定、桩位需要设置在固定地点、无法实现应急充电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包括通风模块侧板、通风模块前封板、通风模块后封板和至少一个通风接插组件,其中:

所述通风模块侧板的两侧分别具有侧板前折弯部和侧板后折弯部,所述通风模块前封板具有前封板折弯部,所述通风模块后封板具有后封板折弯部;

所述前封板折弯部的两侧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侧板前折弯部焊接连接,所述后封板折弯部的两侧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侧板后折弯部焊接连接;

所述通风模块侧板的内侧壁设有与通风接插组件的数量一致的侧板限位件;

所述通风模块侧板、通风模块前封板和通风模块后封板同时向内包围形成容纳腔,位于两侧且位于同一相对高度的侧板限位件将上述容纳腔分隔为与通风接插组件的数量一致的通风接插组件插槽,各个通风接插组件插接于侧板限位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接插组件的数量为3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模块侧板具有若干侧板通风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侧板通风孔的数量为3个。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同一内侧壁的侧板限位件之间设有一个侧板通风孔。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模块前封板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前封板连接件,所述前封板连接件与通风模块前封板焊接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上方的通风模块前封板与位于下方的通风模块前封板之间设有三个前定位板,所述前定位板的两侧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侧板前折弯部焊接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通风接插组件的前侧设有两个通风接插组件前过滤网,所述通风接插组件的后侧设有两个通风接插组件后过滤网和两个通风接插组件拉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其有益效果在于,合理设置通风模块侧板、通风模块前封板和通风模块后封板以形成容纳腔,位于两侧且位于同一相对高度的侧板限位件将上述容纳腔分隔为与通风接插组件的数量一致的通风接插组件插槽,以便视实际需要快速插接或者卸载通风接插组件。在满足通风、散热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便携式充电机的负载和自重,进一步提高便携式充电机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图(隐去位于中间的通风接插组件)。

图3是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A和图4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交流外接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和图5B分别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直流外接PCB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210-直流输出模块底板;411-通风模块侧板;412-侧板通风孔;413-侧板限位件;414-通风接插组件插槽;421-通风模块前封板;422-前封板连接件;423-前封板折弯部;424-通风模块后封板;425-后封板折弯部;426-侧板前折弯部;427-侧板后折弯部;428-前定位板;430-通风接插组件;431-通风接插组件前过滤网;432-通风接插组件后过滤网;433-通风接插组件拉手;440-交流外接PCB板;450-直流外接PCB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3以及图4A、图4B、图5A和图5B,图1示出了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的立体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隐去了位于中间的通风接插组件430),图3示出了图1中A区域的局部结构,图4A和图4B示出了交流外接PCB板440的正反面结构,图5A和图5B分别示出了直流外接PCB板450的正反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便携式充电机的通风模块包括通风模块侧板411、通风模块前封板421、通风模块后封板424和至少一个通风接插组件430,其中:

所述通风模块侧板411的两侧分别具有侧板前折弯部426和侧板后折弯部427,所述通风模块前封板421具有前封板折弯部423,所述通风模块后封板424具有后封板折弯部425;

所述前封板折弯部423的两侧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侧板前折弯部426焊接连接,所述后封板折弯部425的两侧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侧板后折弯部427焊接连接;

所述通风模块侧板411的内侧壁设有与通风接插组件430的数量一致的侧板限位件413;

所述通风模块侧板411、通风模块前封板421和通风模块后封板424同时向内包围形成容纳腔,位于两侧且位于同一相对高度的侧板限位件413将上述容纳腔分隔为与通风接插组件430的数量一致的通风接插组件插槽414,各个通风接插组件430插接于侧板限位件413。

其中,所述通风接插组件430的数量优选为3个。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模块侧板411具有若干侧板通风孔412。

其中,所述侧板通风孔412的数量优选为3个。

其中,位于同一内侧壁的侧板限位件413之间设有一个侧板通风孔412。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模块前封板421的两侧各设有一个前封板连接件422,所述前封板连接件422与通风模块前封板421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通风模块前封板421与位于上方的通风模块后封板424之间设有直流输出模块底板210。

进一步地,位于上方的通风模块前封板421与位于下方的通风模块前封板421之间设有三个前定位板428,所述前定位板428的两侧分别与位于两侧的侧板前折弯部426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接插组件430的前侧设有两个通风接插组件前过滤网431,所述通风接插组件430的后侧设有两个通风接插组件后过滤网432和两个通风接插组件拉手433。

根据上述优选实施例的一个变形实施方式,上述变形实施方式与优选实施例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各个前定位板428同时安装有一个交流外接PCB板440和一个直流外接PCB板450。其中,所述交流外接PCB板440详见图4A和图4B。其中,所述直流外接PCB板450详见图5A和图5B。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