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装置和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93830发布日期:2019-03-13 23:4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装置和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装置和供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建筑一体化(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s,简称BIPV)技术,是指将太阳能发电(光伏)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现代化社会中,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导致建筑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日益增长,BIPV建筑能够在不污染环境的前提下发电自用,减少了电力输送过程的费用和能耗,降低了输电和分电的投资和维修成本。

现有技术中,BIPV建筑中的太阳能装置的发电效率受到自身安装位置的局限性较大,存在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和供电系统,以解决现有BIPV建筑中的太阳能装置的发电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

支撑框架;

太阳能面板,所述太阳能面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转动连接,所述太阳能面板的第二端与伸缩机构连接;

环境信号采集组件,用于输出与所述太阳能面板所处环境对应的环境信号;

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机构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号控制所述伸缩机构伸缩,以使所述太阳能面板转动展开或转动收合。

可选的,所述支撑框架与所述太阳能面板构成窗户。

可选的,所述控制中心包括控制电路和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伸缩机构伸缩,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传感开关、第二传感开关、第一直流线圈、第二直流线圈、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第三电磁开关和第四电磁开关;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开关和所述第二传感开关均与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且所述第一传感开关与所述第二传感开关处于不同开关状态;所述第一直流线圈得电时,所述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闭合;所述第二直流线圈得电时,所述第三电磁开关和第四电磁开关闭合;

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传感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线圈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开关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线圈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开关包括第一温度子开关、第一湿度子开关和第一光敏子开关,所述第二传感开关包括第二温度子开关、第二湿度子开关和第二光敏子开关;

所述第一温度子开关和所述第二温度子开关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温度子开关与所述第二温度子开关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湿度子开关和所述第二湿度子开关均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湿度子开关与所述第二湿度子开关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光敏子开关和所述第二光敏子开关均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敏子开关与所述第二光敏子开关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温度子开关、所述第一湿度子开关和所述第一光敏子开关共同串联于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第一直流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温度子开关、所述第二湿度子开关和所述第二光敏子开关共同并联于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第二直流线圈之间。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装置还包括遥控器,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均与所述遥控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遥控开关和第二遥控开关,所述第一遥控开关和所述第二遥控开关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遥控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遥控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二遥控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遥控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处于不同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开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五电磁开关和第六电磁开关,在所述第一直流线圈得电时,所述第五电磁开关闭合;在所述第二直流线圈得电时,所述第六电磁开关闭合;

所述第五电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电连接;

所述第六电磁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磁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电源切断开关,所述电源切断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断开关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传感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太阳能装置,还包括储能设备,所述储能设备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面板电连接,所述储能设备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中心的电源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与电网的进电端口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太阳能装置,能够根据环境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环境信号来控制太阳能面板的转动,能够使太阳能面板调节到最佳的受光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装置应用于建筑物时,太阳能面板的位置可随环境信号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太阳能面板的发电效率不再局限于其安装位置,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升BIPV建筑中太阳能装置的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装置中控制中心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太阳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装置100,包括:支撑框架110;太阳能面板120,所述太阳能面板120的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框架110转动连接,所述太阳能面板120的第二端与伸缩机构130连接;环境信号采集组件(图未示),用于输出与所述太阳能面板120所处环境对应的环境信号;控制中心(图1未示),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入端与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所述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机构130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环境信号控制所述伸缩机构伸缩,以使所述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或转动收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太阳能装置可应用于建筑物,太阳能面板120和支撑框架可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并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其中,太阳能面板120的第一端与支撑框架转动连接,在伸缩机构130伸缩过程中太阳能面板120能够以第一端为轴进行转动,太阳能面板120处于收合状态时,太阳能面板120的各侧边可以与支撑框架密封贴合。太阳能面板120用于将照射在太阳能面板120上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环境信号采集组件设置于建筑物外部,用于检测太阳能面板120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光照角度等检测参数,并输出与该检测参数相对应的环境信号。

控制中心接收环境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环境信号,并在环境信号表示适宜发电的情况下控制伸缩机构130伸出,此时伸缩机构130带动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增加受光面积以提升太阳能面板120的发电效率;在环境信号表示不适宜发电的情况下控制已伸出的伸缩机构130缩回,此时伸缩机构130带动太阳能面板120转动收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太阳能装置100,能够根据环境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环境信号来控制太阳能面板120的转动,能够使太阳能面板120调节到最佳的受光角度。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装置100应用于建筑物时,太阳能面板120的位置可随环境信号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太阳能面板120的发电效率不再局限于其安装位置,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能够提升BIPV建筑中太阳能装置100的发电效率。

其中,所述支撑框架110与所述太阳能面板120可以构成建筑物的窗户。此时,太阳能面板120可以替换窗户框架内的玻璃板,太阳能面板120可以包括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可以是透光的太阳能组件,透光太阳能组件能够兼具玻璃板的透光性能和发电功能,并提供给室内以节省室内的用电量。

另外,所述支撑框架110与所述太阳能面板120还可以构成阳台上的窗户。阳台的受光面积较大,支撑框架110位于阳台上,能够提升太阳能面板120的受光面积,进而增加太阳能面板120的发电量。

可选的,结合参阅图2,所述控制中心14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141和电机142,所述电机142驱动所述伸缩机构130伸缩,所述控制电路141包括第一传感开关K1、第二传感开关K2、第一直流线圈KM1、第二直流线圈KM2、第一电磁开关K1-1、第二电磁开关K1-2、第三电磁开关K2-1和第四电磁开关K2-2;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和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均与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且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与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处于不同开关状态;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时,所述第一电磁开关K1-1和第二电磁开关K1-2闭合;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得电时,所述第三电磁开关K2-1和第四电磁开关K2-2闭合;

所述第一电磁开关K1-1的一端与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电磁开关K1-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42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磁开关K1-2的一端与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磁开关K1-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42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电磁开关K2-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三电磁开关K2-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42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电磁开关K2-2的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所述第四电磁开关K2-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142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直流线圈开门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源负极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机142采用直流电机,控制简单且运行稳定性高。在环境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环境信号表示适宜发电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开关K1闭合,第二传感开关K2断开,此时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第二直流线圈KM2失电,第一电磁开关K1-1和第二电磁开关K1-2闭合,第三电磁开关K2-1和第四电磁开关K2-2断开,电机142与电源正负极之间通过正转电路形成通电回路,电机142正转驱动伸缩机构130伸出,从而带动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提升太阳能面板120的发电效率。在环境信号采集组件输出的环境信号表示不适宜发电的情况下,第一传感开关K1断开,第二传感开关K2闭合,此时第一直流线圈KM1失电、第二直流线圈KM2得电,第一电磁开关K1-1和第二电磁开关K1-2断开,第三电磁开关K2-1和第四电磁开关K2-2闭合,电机142与电源正负极之间通过反转电路形成通电回路,电机142反转驱动伸缩机构130缩回,从而带动太阳能面板120转动收合。

其中,控制电路141可以采用集成电路板实现,也可以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实现。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传感开关K1和第二传感开关K2与环境信号的关系来控制电机142的正反转,进而实现根据环境信号控制伸缩机构130的伸缩,达到控制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或转动收合的效果,控制电路141结构简单且控制可靠性高。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信号采集组件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包括第一温度子开关K11、第一湿度子开关K12和第一光敏子开关K13,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包括第二温度子开关K21、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和第二光敏子开关K23;

所述第一温度子开关K11和所述第二温度子开关K21均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温度子开关K11与所述第二温度子开关K21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湿度子开关K12和所述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均与所述湿度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湿度子开关K12与所述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光敏子开关K13和所述第二光敏子开关K23均与所述光敏传感器电连接,所述第一光敏子开关K13与所述第二光敏子开关K23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温度子开关K11、所述第一湿度子开关K12和所述第一光敏子开关K13共同串联于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之间;

所述第二温度子开关K21、所述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和所述第二光敏子开关K23共同并联于所述电源正极和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之间。

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时,第一温度子开关K11闭合,第二温度子开关K21断开,当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值时,第一温度子开关K11断开,第二温度子开关K21闭合。

当湿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湿度未达到预设湿度值时,第一湿度子开关K12闭合,第二湿度子开关K22断开,当环境湿度达到预设湿度值时,第一湿度子开关K12断开,第二湿度子开关K22闭合。

当光敏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达到预设亮度值时,第一光敏子开关K13闭合,第二光敏子开关K23断开,当环境亮度未达到预设亮度值时,第一光敏子开关K13断开,第二光敏子开关K23闭合。

通过将第一温度子开关K11、第一湿度子开关K12和第一光敏子开关K13共同串联于电源正极和第一直流线圈KM1之间,第二温度子开关K21、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和第二光敏子开关K23共同并联于电源正极和第二直流线圈KM2之间。电机142正转需要第一温度子开关K11、第一湿度子开关K12和第一光敏子开关K13同时闭合,即环境信号表示适宜发电相当于同时满足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值、环境湿度未达到预设湿度值且环境亮度达到预设亮度值三项。电机142反转只需要第二温度子开关K21、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和第二光敏子开关K23中的至少一项闭合,即环境信号表示不适宜发电相当于满足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值、环境湿度达到预设湿度值和环境亮度未达到预设亮度值中的至少一项。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温度子开关K11、第一湿度子开关K12和第一光敏子开关K13串联设置,确定了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的条件,通过第二温度子开关K21、第二湿度子开关K22和第二光敏子开关K23并联设置确定了太阳能面板120转动收合的条件,从而通过开关硬件设备控制太阳能面板120的转动,提高太阳能面板120控制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其中,所述太阳能装置还可以包括遥控器(图未示),所述控制电路141还包括均与所述遥控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遥控开关K3和第二遥控开关K4,所述第一遥控开关K3和所述第二遥控开关K4处于不同的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遥控开关K3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遥控开关K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电连接;

所述第二遥控开关K4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遥控开关K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电连接。

即在太阳能面板120处于闭合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遥控开关K3闭合且第二遥控开关K4断开,此时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第二直流线圈KM2失电,第一电磁开关K1-1和第二电磁开关K1-2均闭合,第三电磁开关K2-1和第四电磁开关K2-2均断开,电机142正转驱动伸缩机构130伸出,从而带动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提升太阳能面板120的发电效率。用户也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第一遥控开关K3断开而第二遥控开关K4闭合,此时第一直流线圈KM1失电、第二直流线圈KM2得电,第一电磁开关K1-1和第二电磁开关K1-2均断开,第三电磁开关K2-1和第四电磁开关K2-2均闭合,电机142反转驱动伸缩机构130缩回,从而带动太阳能面板120转动收合。其中,遥控器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等。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遥控器控制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或转动收合,在太阳能面板120根据环境信号转动控制的基础上增加人为控制功能,以满足人为因素(例如:室内开了空调,需要封闭气流)下太阳能面板120作为建筑物一部分需要起到的作用,提高对太阳能面板120转动控制的灵活性。

另外,控制电路141中还可以增设第一按钮开关SB1和第二按钮开关SB2,所述第一按钮开关SB1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按钮开关SB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电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开关SB2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按钮开关SB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电连接。

用户通过按动第一按钮开关SB1或第二按钮开关SB2开控制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或转动收合,具体的控制方式与遥控器控制第一遥控开关K3和第二遥控开关K4相似,且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控制电路141还可以包括第七电磁开关K1-3和第八电磁开关K2-3,第七电磁开关K1-3的一端与第二传感开关K2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七电磁开关K1-3的另一端与第二直流线圈KM2电连接,第八电磁开关K2-3的一端与第一传感开关K1的第二端电连接,第八电磁开关K2-3的另一端与第一直流线圈KM1电连接。

在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时,第七电磁开关K1-3断开,通过将第七电磁开关K1-3串接于反转回路中,从而确保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时反转回路是断开的,确保控制电路141不会发生短路,提高控制电路141的可靠性。同样的,在第二直流线圈得电时,第八电磁开关K2-3断开,通过将第八电磁开关K2-3串接于正转回路中,从而确保第二直流线圈得电时正转回路是断开的,确保控制电路141不会发生短路,提高控制电路141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141还包括第一限位开关SQ1和第二限位开关SQ2,所述第一限位开关SQ1和所述第二限位开关SQ2处于不同开关状态;

所述第一限位开关SQ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开关SQ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开关SQ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开关SQ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开关SQ1设置于太阳能面板120的外侧,在太阳能面板120未接触第一限位开关SQ1且环境信号表示适宜发电的情况下,第一限位开关SQ1处于闭合状态,正转电路导通,太阳能面板120持续转动展开。在太阳能面板120接触到第一限位开关SQ1时,此时太阳能面板120的展开角度为太阳能面板120所处位置的最佳受光角度,且第一限位开关SQ1断开,正转电路断开,太阳能面板120不再转动而停留在最佳受光角度。其中,最佳受光角度可以是根据太阳能面板120所处的经度和纬度,借助太阳能计算软件计算得出(例如,业内常用的PV-system软件系统)。

第二限位开关SQ2设置于太阳能面板120内侧的支撑框架110上,在太阳能面板120未接触第二限位开关SQ2且环境信号表示不适宜发电的情况下,第二限位开关SQ2处于闭合状态,反转电路导通,太阳能面板120持续转动收合。在太阳能面板120接触到第二限位开关SQ2时,此时太阳能面板120与支撑框架110密封贴合,且第二限位开关SQ2断开,反转电路断开,太阳能面板120不再转动而停留在密封贴合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环境信号表示适宜发电的情况下,借助第一限位开关SQ1将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至最佳受光角度,在环境信号表示不适宜发电的情况下,借助第二限位开关SQ2将太阳能面板120转动收合与支撑框架110密封贴合,实现对太阳能面板120转动展开位置和转动收合位置的精确控制。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141还可以包括第五电磁开关K1-4和第六电磁开关K2-4,在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时,所述第五电磁开关K1-4闭合;在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得电时,所述第六电磁开关K2-4闭合;

所述第五电磁开关K1-4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磁开关K1-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线圈KM1电连接;

所述第六电磁开关K2-4的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第六电磁开关K2-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直流线圈KM2电连接。

通过将第五电磁开关K1-4与第一传感开关K1并联,在第一直流线圈KM1得电时闭合第五电磁开关K1-4,从而能够保持正转电路持续导通,确保太阳能面板120持续转动展开。通过将第六电磁开关K2-4与第二传感开关K2并联,在第二直流线圈KM2得电时闭合第六电磁开关K2-4,从而能够保持反转电路持续导通,确保太阳能面板120持续转动收合至于支撑框架110密封贴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五电磁开关K1-4和第六电磁开关K2-4能够保证正转电路或反转电路能够持续导通,即在环境信号表示适宜发电的情况下能够确保太阳能面板120能够持续展开或收合到指定位置。

可选的,所述控制电路141还包括电源切断开关SB3,所述电源切断开关SB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正极电连接,所述电源切断开关SB3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传感开关K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传感开关K2的第一端电连接。

电源切断开关SB3闭合时,电源的电能通过电源切断开关SB3进入正转电路或反转电路,电机142正转或反转;电源切断开关SB3断开时,正转电路和反转电路均得不到电能,电机142不转动。

本实施例中的电源切断开关SB3可以为按钮开关、旋钮开关、拉闸开关等等,能够在正转电路或反转电路发生故障时切断故障电路与电源正负极的连接,防止故障电路持续得电烧毁线路的问题,提高太阳能装置100的安全性。

另外,如图3所示,所述太阳能装置还可以包括储能设备150,所述储能设备150的输入端与所述太阳能面板120电连接,所述储能设备150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中心140的电源端电连接。

太阳能面板120将照射在太阳能面板120上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后输出至储能设备150内,储能设备150可以与室内用电系统连接,为室内用电提供电能,也可以包括分别与控制中心140和环境信号采集组件电连接,用于为控制太阳能面板120的转动收合和转动展开提供驱动的电能。

本实施例中,太阳能装置100通过太阳能面板120发电并为太阳能面板120的转动展开和转动收合提供驱动电能,实现太阳能装置100电力的自给自足,太阳能装置100能够在不需要外界电能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供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太阳能装置100,所述太阳能装置100与电网的进电端口电连接。

太阳能装置100将照射在太阳能面板120上的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后,可以通过电网的进电端口向电网出售电能,从而太阳能装置100产生的电能通过电网被其他用户所使用。

由于供电系统的其他部分是现有技术,太阳能装置100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详细说明,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具体的供电系统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