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3020发布日期:2019-01-18 19: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领域,尤其是一种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传统箱式变电站暴露出的问题愈加明显。它不仅占地空间大,挤占繁华街区的狭窄空间,与环境不协调;且设备标志性强,易成为非法小广告的载体和遭到恶意破坏以及与优美环境不协调等问题,另外,传统的箱式变电站中高低压电缆的进出线方式为两头进出的方式,布线繁杂。一直以来,在城市居民小区的电力设备的安装与投运是一项不容易解决的事情,既要考虑安全和可靠的问题,也要考虑占地和与用电中心的安装距离问题,此外,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发展,还需考虑电力设备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搭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提供了充足的走线空间,使布线更合理,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可靠近用电中心安装。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预埋于地坑内的第一箱体、设于地面上的第二箱体、设于第一箱体一侧且连通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电缆通道、及设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连通通道内设置有抽风风机;所述第一箱体内设置有变压器及排水系统;所述第二箱体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转动的广告翼,所述广告翼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箱体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广告翼的中部通过可伸缩的定位结构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广告翼上与所述定位结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滑轨,所述定位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可在所述滑轨内滑动,所述广告翼的下端通过可折叠的支撑结构与所述第二箱体连接,所述支撑结构的两端分别与广告翼及第二箱体可转动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结构包括伸缩部和杆状部,所述伸缩部为气缸,所述伸缩部的缸体与所述第二箱体可转动连接,所述杆状部的一端与所述伸缩部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杆状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广告翼可转动连接。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广告翼连接,第二转动部与第二箱体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相连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转动部的端部伸入所述安装槽内并可现对于所述安装槽转动,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槽和第二转动部的紧固件。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槽具有相向设置的两个槽壁,所述安装槽的两个槽壁上对称设置有圆柱状转动基准体,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转动基准体配合的转动基准孔,所述第一转动部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槽两个槽壁的装配孔,所述装配孔内开设有与所述紧固件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转动部上开设有让位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变压器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电缆的屏蔽箱,所述变压器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散热箱。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电缆通道部分埋于地坑内、部分伸出地面外,且所述电缆通道被划分为电缆连接部和电缆井部,所述电缆连接部和电缆井部通过连通孔连通,所述电缆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箱体的下方,且所述电缆连接部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箱体连通的第一走线孔、及与第二箱体连通的第二走线孔,所述电缆井部的上端开设有井口,所述井口上覆盖有井盖板。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被构造为开口状,所述地坑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遮蔽地坑的地坑上盖,所述地坑上盖上与所述变压器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的检修盖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箱体的上端开设有与电缆配合的第一通道,所述第二箱体的底部开设有与电缆配合的第二通道。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电缆通道连通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提供了充足的走线空间,使布线更合理,进出线更安全方便;连通通道内设置有抽风风机,不仅便于安装,而且可使第一箱体进行充分散热,提高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广告翼的中部通过可伸缩的定位结构与第二箱体连接,广告翼的下端通过可折叠的支撑结构与第二箱体连接,不仅便于调节广告翼的旋转角度,而且便于调节,固定牢靠;将变压器设置在预埋于地下的第一箱体内,占地小,易选地,可靠近用电中心,节省了低压用电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广告翼未张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广告翼未示出;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广告翼已张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结构局部结构剖视图;

其中:1-地坑,2-第一箱体(201-第一通道),3-地面,4-第二箱体(401-第二通道,402-散热孔),5-电缆通道(501-电缆连接部,502-电缆井部,503-连通孔,504-第一走线孔,505-第二走线孔),6-变压器,7-排水系统(701-排水管),8-一、二次电缆应力屏蔽箱,9-散热箱,10-广告翼(1001-滑轨),11-抽风风机,12-配电柜,13-定位结构(1301-伸缩部,1302-杆状部),14-支撑结构(1401-第一转动部(14011-安装槽(14011a-槽壁),14012-转动基准体,14013-装配孔),1402-第二转动部(14021-转动基准孔,14022-让位孔),1403-紧固件),15-井盖板,16-地坑上盖,17-检修盖部,18-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预埋于地坑1内的第一箱体2、设于地面3上的第二箱体4、设于第一箱体2一侧且连通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4的电缆通道5、及设于第一箱体2和第二箱体4之间的连通通道18,所述连通通道18内设置有抽风风机11;所述第一箱体2内设置有变压器6及排水系统7;所述第二箱体4两侧分别设置有可以相对于所述第二箱体4转动的广告翼10,所述广告翼10的上端与所述第二箱体4的上端可转动连接,所述广告翼10的中部通过可伸缩的定位结构13与第二箱体4连接,所述广告翼10上与所述定位结构13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滑轨1001,所述定位结构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箱体4可转动连接、定位结构13的另一端可在所述滑轨1001内滑动,所述广告翼10的下端通过可折叠的支撑结构14与所述第二箱体4连接,所述支撑结构14的两端分别与广告翼10及第二箱体4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为了便于伸缩调节定位结构13,所述定位结构13包括伸缩部1301和杆状部1302,所述伸缩部1301为气缸,伸缩部1301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伸缩部1301的缸体与所述第二箱体4可转动连接,所述杆状部1302的一端与所述伸缩部1301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杆状部1302的另一端与所述广告翼10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结构14包括可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部1401和第二转动部1402,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1401与所述广告翼10连接,第二转动部1402与第二箱体4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部1401与所述第二转动部1402相连的一端开设有安装槽14011,所述第二转动部1402的端部伸入所述安装槽14011内并可现对于所述安装槽14011转动,所述支撑结构14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槽14011和第二转动部1402的紧固件1403。更优选地,为了提高配合精度,所述安装槽14011具有相向设置的两个槽壁14011a,所述安装槽的两个槽壁14011a上对称设置有圆柱状转动基准体14012,所述第二转动部1402的两侧开设有与所述转动基准体14012配合的转动基准孔14021,所述第一转动部1401上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槽两个槽壁14011a的装配孔14013,所述装配孔14013内开设有与所述紧固件1403配合的内螺纹,所述第二转动部1402上开设有让位孔14022。调节广告翼10的转动角度前,松开紧固件1403,使第二转动部1402和第一转动部1401之间的夹角随着伸缩部1301的伸缩而改变,广告翼10转动到位后,拧紧紧固件1403使其固定第一转动部1401和第二转动部1402即可。

优选地,所述变压器6上设置有若干个连接电缆的一、二次电缆应力屏蔽箱8,电缆通过变压器6上的一、二次电缆应力屏蔽箱8引入第二箱体4内,使变压器6在运行中受力均匀,提高了电缆抗拉力和机械强度,达到了防震的目的。所述变压器6的左右两侧还对称设置有散热箱9,不仅不会影响地面上第二箱体4内设备的运行,而且可以保证变压器6的运行温度,可靠性更强,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地,为了便于铺设电缆及检修,所述电缆通道5部分埋于地坑1内、部分伸出地面3外,为了更合理地划分空间,所述电缆通道5被划分为电缆连接部501和电缆井部502,所述电缆连接部501和电缆井部502通过连通孔503连通,所述电缆连接部501位于所述第二箱体4的下方,且所述电缆连接部501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箱体2连通的第一走线孔504、及与第二箱体4连通的第二走线孔505,所述第一箱体2的上端与第一走线孔50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一通道201,所述第二箱体4的底部与第二走线孔505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通道401,所述电缆井部502的上端开设有井口,为了避免损坏电缆,所述井口上覆盖有井盖板15。

优选地,为了便于检修和查看变压器6,所述第一箱体2的上端被构造为开口状,所述地坑1的上端设置有用于遮蔽地坑1的地坑上盖16,所述地坑上盖16上与所述变压器6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可拆卸的检修盖部17。

优选地,为了防止第二箱体4内积水,请参考图1和图2,所述排水系统7包括潜水泵、水位感应器、控制器及排水管701,所述潜水泵设于所述第一箱体2的底部并由所述水位传感器和控制器触发启动,所述排水管701的一端与所述潜水泵连接、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一箱体2外,当水位传感器感应到水位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潜水泵开始吸水,并将水通过排水管701排出第一箱体2外。

优选地,所述变压器6的铁芯采用冷轧硅钢片连续卷制而成,所述铁芯呈平面形或立体三角形,有效缩短磁路。卷铁芯经退火处理,大大减小磁阻和激磁电流,降低损耗。与传统叠片式变压器相比:空载损耗下降33%,空载激磁电流下降80%,噪音下降10dB以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箱体4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且其表面设置有氟碳涂层耐候性较强,外观随时间的老化较小,即使安装在小区也不会显得陈旧和残破。

优选地,为了便于散热,所述第二箱体4上开设有散热孔402。

本实用新型占地小,易选地,靠近用电中心,节省低压用电损耗。由于使用的是地下式变压器,变压器6以及其散热和维护的空间均设置在地下,故产品在地面以上的体积比其它箱变大为减少。能抵抗洪涝灾害,尽快恢复供电。因景观型地埋式箱式变电站的变压器6可浸水运行,故可抵抗地面0.5米以内洪涝或暴雨水浸影响第二箱体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属于永久用电设备。变压器6免维护,独立散热,寿命长。地下式变压器6是免维护的产品,其内部采用全环烷基的变压器油,不需考虑以后的检测和过滤更换等问题,而且,变压器6是独立散热,不会影响第二箱体4内高低压开关设备的运行,故产品的可靠性更高,寿命更长。变压器6的油箱表面采用锌铬重防腐材料处理,防腐蚀性能比热镀锌,热镀铝提高两倍以上,使地埋变压器6具有防水、耐腐蚀、防冻裂、阻燃、机械强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操作简单的特性。变压器6主油箱前、后侧设耐热等级较高的绝缘材料导热管和散热箱9,解决在运行中的温升及散热问题。变压器6在运行过程中循环散热,使运行温度与地下温度的温差控制在±5℃,保证地埋电力变压器6的运行温度,可以使地埋电力变压器6运行30年无温升故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做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