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5623发布日期:2019-01-22 23:12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输电线路架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



背景技术:

目前,输电线路安装在钢管杆的过程中,当需要向下引出馈线时,只能在钢管杆的杆体外部加装馈线固定架,将输电线路通过固定架固定在杆体外侧,如此裸露在外的馈线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馈线在外界环境中老化,致使馈线带电内芯裸露在外,经常会发生漏电的现象,进而导致触电事故时有发生。

在光伏的安装中,需要单独竖立安装杆,将光伏支架安装在安装杆上,这样不仅造成土地、钢铁等资源的浪费,而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将光伏支架安装于钢管杆、且馈线可设置在钢管杆内部,进而能够避免馈线老化和资源浪费的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底端和顶端分别设有底座和顶盖板,所述顶盖板上通过若干个第一螺栓固连有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与所述顶盖板之间设有用于将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与外界隔离的密封机构,所述密封机构固连于所述顶盖板上;所述杆体上靠近所述底座和所述顶盖板处分别开有下馈线孔和上馈线孔,馈线由所述上馈线孔穿经所述杆体内部并通过所述下馈线孔穿出。

优选的,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用于支撑太阳能板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固定于所述顶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并遮盖于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的封盖,所述封盖的内边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向所述固定座延伸的内密封板,所述封盖的外边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向所述顶盖板延伸的外密封板,所述内密封板的底端端部与所述外密封板的底端端部分别与所述固定座和所述顶盖板相贴合,所述外密封板的底端固连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若干个第二螺栓与所述顶盖板固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内密封板的底端端部插装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内嵌设有一层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连有馈线固定机构,所述馈线固定机构置于所述杆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馈线固定机构包括与所述底座固连的连杆、与连杆远离所述底座一端螺纹连接的套管、及与套管螺纹连接的用于固定馈线的迂回管状固定部。

优选的,所述迂回管状固定部包括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所述第一扣合部和第二扣合部的底端分别固连有第一半螺杆和第二半螺杆;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铰接,二者相互扣合时,所述第一扣合部和所述第二扣合部形成完整的弯折管,且所述第一半螺杆和所述第二半螺杆形成完整的螺杆,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一半螺杆和所述第二半螺杆形成的螺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所述光伏支架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一螺栓安装于所述杆体的所述顶盖板上,有效地利用资源,省去了再次竖立安装杆而造成的土地、钢铁等资源的浪费,且避免了工作人员竖立安装杆的劳动量;所述光伏支架与所述顶盖板之间设置的密封机构用于密封苏送第一螺栓,避免第一螺栓与外界接触腐蚀,造成光伏支架与所述杆体连接不稳固,且由于第一螺栓腐蚀,造成光伏支架不易拆除、维修等作业;所述杆体上设置的下馈线孔和上馈线孔,馈线可由所述上馈线孔穿经所述杆体内部并通过所述下馈线孔穿出,进而实现馈线置于所述杆体内部,避免馈线在外界环境中老化,发生漏电的现象,且由于馈线设置在所述杆体内部,使得所述杆体美观。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馈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迂回管状固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标注部件:1-杆体,2-底座,3-顶盖板,401-支撑杆,402-固定座,403-环形凹槽,404-第一螺栓,405-太阳能板,5-横担,6-上馈线孔,7-下馈线孔,8-密封机构,801-固定板,802-封盖,803-内密封板,804-第二螺栓,805-外密封板,901-连杆,902-套管,903-迂回管状固定部,9031-第一扣合部,9032-第二扣合部,904-第一半螺杆,905-第二半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光伏支架的钢管杆,如图1、图2所示,包括杆体1、光伏支架、密封机构8及馈线固定机构。

杆体1的底端和顶端分别焊接有底座2和顶盖板3,且底座2与顶盖板3均为圆形板状结构,杆体1竖直设置并通过底座2固定在地面上;杆体1上靠近底座2和顶盖板3处分别开有下馈线孔7和上馈线孔6,位于横担406上的馈线由上馈线孔6穿过杆体1内部并通过下馈线孔7穿出杆体1。

如图4所示,光伏支架包括支撑杆401和固定座402;支撑杆401竖直设置,其顶端用于与太阳能板405固定连接,底端与固定座402焊接在一起;固定座402为圆形板状结构,其通过多个第一螺栓404固定在杆体1的顶盖板3上;固定座402的上端面上形成有环形凹槽403,环形凹槽403内嵌有一层橡胶垫(图中未示出)。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密封机构8包括套在支撑杆401上将所有的第一螺栓404遮盖的封盖802,封盖802的内边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向固定座402延伸的内密封板803,封盖802的外边缘形成有沿竖直方向向顶盖板3延伸的外密封板805;其中,内密封板803的底端端部插装在固定座402的环形凹槽403内,外密封板805的底端端部与杆体1的顶盖板3相贴合;外密封板80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圆环形的固定板801,固定板801通过多个第二螺栓804与顶盖板3固定连接;为了更便捷的制造密封机构8,采用的实施方式是封盖802、内密封板803、外密封板805及固定板801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如图7所示,馈线固定机构设置在杆体1的内部,馈线固定机构包括连杆901、套管902和迂回管状固定部903;其中,连杆901的一端焊接在底座2的中心位置,另一端沿杆体1轴线向上延伸且此端与套管902的一端螺纹连接。

如图8所示,迂回管状固定部903包括第一扣合部9031和第二扣合部9032,第一扣合部9031和第二扣合部9032的底端分别焊接有第一半螺杆904和第二半螺杆905;第一扣合部9031和第二扣合部9032铰接,二者相互扣合时,第一扣合部9031和第二扣合部9032形成完整的弯折管,且此时第一半螺杆904和第二半螺杆905形成完整的螺杆,套管902远离连杆901的一端与第一半螺杆904和第二半螺杆905形成的螺杆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通过第一螺栓404将光伏支架安装在杆体1的顶盖板3上;再将密封机构8固定在顶盖板3和固定座402之间,由于凹槽和内密封板803的配合关系,使得第一螺栓404与外界隔离,外界的水汽和/或粉尘颗粒不会对第一螺栓404造成腐蚀,进而使光伏支架能够稳固在顶盖板3上;再将光伏的引线和横担406上的馈线从上馈线孔6穿入杆体1内部,并由下馈线孔7穿出;位于杆体1下部的馈线固定机构的第一扣合部9031和第二扣合部9032处于张开状态,馈线和引线位于馈线固定机构的部分装配在第一扣合部9031或第二扣合部9032内;然后,将第一扣合部9031和第二扣合部9032相扣合,旋转套管902,使套管902与第一半螺杆904和第二半螺杆905形成的螺杆螺纹紧固;由于采用了馈线固定机构,使得馈线和引线在杆体1内部更加稳固,位于杆体1外部的馈线和引线在外力碰触或恶劣环境下很难发生位移,避免了馈线和引线发生断裂的现象。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