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牙无线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46630发布日期:2019-02-22 21:3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牙无线充电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兼容Type-c快速充电、显示功能、语音识别功能、音频传输功能、时钟闹钟功能以及蓝牙设备控制的蓝牙无线充电座。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智能手机、掌上游戏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大多依赖电池进行供电,电池电量耗尽后需要借助连接线与家用或者公用交流电源相连接,以达到充电的目的,但这种充电方式,在连接线长久多次的插拔过程中容易造成移动设备(如手机)充电接口的松动,造成接口连接不稳,甚至造成假充电现象,严重影响移动设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由于受充电接口的限制,移动设备无法做到完全密封,导致移动设备的防尘、防水效果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目前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能进行无线充电的装置。无线充电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使线圈产生磁场,对附近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进而产生电流对移动设备进行充电。日常中,使用者通常在充电的同时使用移动设备,而在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装置,只能平放在桌面上,这样使得使用人在操作移动设备时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旋转使用、方便操作的多样性蓝牙无线充电座。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蓝牙无线充电座,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可水平且平稳地放置于具有水平面的实体上;充电座本体,设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旋转支撑部,所述旋转支撑部包括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与基座铰接并可绕第一转动部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与充电座本体的底部铰接使得充电座本体可绕第二转动部的中心轴线旋转。

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之间设有支撑杆将第一转动部与第二转动部连接为一体。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部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角度范围为0°~315°,所述充电座本体绕第二转动部的中心轴线旋转角度范围为0°~90°,所述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根据需求互相配合旋转满足对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在不同状态下(横放、竖放或水平放置)进行充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第一转动轴和设于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第二转动轴和设于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和所述第二转动孔分别通过金属轴承与基座和充电座本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上与第一转动部的铰接处设有第一转动让位槽,在基座的上部设有多个预定距离的凸条,每两个凸条之间形成卡置槽。

作为优选,在基座靠近卡置槽的一部向上弯曲形成支撑弯部。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底部设有多个水平垫片。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座本体的底部设有铰接座,在铰接座上设有第二转动让位槽。

作为优选,所述充电座本体内分别设有蓝牙主控单元、Type-c快充模块、无线充电模块、语音识别模块、音频模块、显示模块;其中,所述蓝牙主控单元、Type-c快充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分别通过适配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并由外部电源供电,所述语音识别模块、音频模块、显示模块分别与蓝牙主控单元连接并由蓝牙主控单元控制。

作为优选,在充电座本体内还设有内部电源,所述内部电源与蓝牙主控单元连接,所述蓝牙主控单元内设有时钟闹钟模块,外部电源停止供电时,所述时钟闹钟模块由内部电源供电蓝牙主控单元控制其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根据充电需要,通过第一转动部和第二转动部的旋转配合,使得充电座本体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于充电的需求,对于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在不同状态下(横放、竖放或水平放置)进行充电,还能在无线充电的同时,便于人们对置于充电座本体上的移动设备进行操作;

(2)结构简单又稳固,基座上的卡置槽起到支撑和稳固充电座本体的作用,同时,当充电座本体的一端卡置于支撑弯部上的卡置槽时,支撑弯部保证充电座本体处于该位置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充电座本体与铰接座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

图4和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

图6为充电座本体内部结构电路模块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基座1;第一转动让位槽11;凸条12;卡置槽13;支撑弯部14;水平垫片15;充电座本体2;铰接座21;第二转动让位槽211;蓝牙主控单元22;时钟闹钟模块221;Type-c快充模块23;无线充电模块24;语音识别模块25;音频模块26;显示模块27;内部电源28;旋转支撑部3;第一转动部31;第一转动轴311;第一转动孔312;第二转动部32;第二转动轴321;第二转动孔322;支撑杆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无线充电座,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可水平且平稳地放置于具有水平面的实体上;充电座本体2,设于所述基座1的上方;旋转支撑部3,所述旋转支撑部3包括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31与基座1铰接并可绕第一转动部31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充电座本体2的底部铰接使得充电座本体2可绕第二转动部32的中心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相互配合调整充电座本体2旋转不同角度对移动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满足当下人们多样性需求。

在所述第一转动部31与第二转动部32之间设有支撑杆33将第一转动部31与第二转动部32连接为一体,所述支撑杆33的中部设有中空条形孔,节省材料,减低旋转支撑部2的重量,降低承载负荷,使用寿命更长,所述支撑杆33与第二转动部32的连接处形成一定角度的弯曲,提高支撑杆33对于第二转动部32的支撑力,防止支撑杆33支撑力不足导致其变形的现象发生。

所述第一转动部31绕其中心轴线旋转角度范围为0°~315°,所述充电座本体2绕第二转动部32的中心轴线旋转角度范围为0°~90°,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根据需求互相配合旋转进行充电。当充电座本体2与第二转动部32相对静止时,由第一转动部31转动一定的角度,带动充电座本体2旋转;当第一转动部31相对基座1静止时,由充电座本体2绕第二转动部32的中心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其旋转置于使用者需求位置;同时,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第二转动部32可配合转动;固然,所述第一转动部3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不仅能独立控制充电座本体2的旋转角度,还能互相配合控制充电座2的旋转角度。

所述第一转动部31包括第一转动轴311和设于第一转动轴311上的第一转动孔312,所述第二转动部32包括第二转动轴321和设于第二转动轴321上的第二转动孔322,所述第一转动孔312和所述第二转动孔322分别通过金属轴承与基座1和充电座本体2连接。

所述基座1上与第一转动部31的铰接处设有第一转动让位槽11,便于安装第一转动部31,在基座1的上部设有多个预定距离的凸条12,每两个凸条12之间形成卡置槽13,所述卡置槽13起到支撑和固定充电座本体2的作用。

在基座1靠近卡置槽13的一部向上弯曲形成支撑弯部14,当充电座本体2转动并置于基座1的端部时,所述支撑弯部14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以保证充电座本体2不发生偏移,提高固定充电座本体2的稳定性。

所述基座1的底部设有多个水平垫片15,减少基座1的底部与具有水平面的实体的表面接触面积,使得基座1放置在具有水平面的实体上更加平稳。

所述充电座本体2的底部设有铰接座21,在铰接座21上设有第二转动让位槽211,便于与旋转支撑部3上的第二转动部32连接。

所述充电座本体2内分别设有蓝牙主控单元22、Type-c快充模块23、无线充电模块24、语音识别模块25、音频模块26、显示模块27;其中,所述蓝牙主控单元22、Type-c快充模块23和无线充电模块24分别通过适配器与外部电源连接并由外部电源供电,所述语音识别模块25、音频模块26、显示模块27分别与蓝牙主控单元22连接并由蓝牙主控单元22控制。

在充电座本体2内还设有内部电源28,所述内部电源28与蓝牙主控单元22连接,所述蓝牙主控单元22内设有时钟闹钟模块221,外部电源停止供电时,所述时钟闹钟模块221由内部电源28供电蓝牙主控单元22控制其工作。

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又稳定,具有多个旋转连接,使蓝牙无线充电座可根据需求旋转使用,满足人们对不同尺寸的移动设备在不同状态下进行充电的多样性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