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一体式光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30970发布日期:2019-06-05 23:03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一体式光伏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一体式光伏接线盒。



背景技术:

光伏接线盒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一个重要部件,是连接在太阳能组件构成的太阳能电池方阵和太阳能电池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但是现有的接线盒在结构设计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如接线盒壳体一般采用螺丝固定封合,盒体底板一般跟盒体是一体成形的,导电片一般通过铆接的方式连接于接线盒壳体等等,这样就会导致生产工序相对复杂,组装生产麻烦等问题;还有散热性能差,导致接线盒温度过高,以致损坏或寿命缩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一体式光伏接线盒,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一体式光伏接线盒,包括长方形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四个导电片、以及设置于导电片之间的三个二极管,所述壳体包括盒体、及设于盒体上端的上盖、设于盒体下端的底板,所述盒体包括较长的前侧壁和后侧壁、较短的左侧壁和右侧壁,所述前侧壁内侧设有用于承托上盖的三个第一凸台,所述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承托上盖的第二凸台,所述后侧壁内侧设有两个用于承托上盖的第三凸台,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边沿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卡扣,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台下端设有插槽,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适配的插舌,所述插槽上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平台,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内侧均设有一个第二平台,所述底板上向外延伸有与所述第二平台相适配的侧翼,所述后侧壁底部内侧设有一个第三平台,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平台相适配的凹进,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均设有一个第二卡扣,所述后侧壁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卡扣,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固定柱,所述导电片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固定孔。

进一步,所述导电片上设有用于支撑二极管引脚的凸起。

进一步,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放置二极管基体的弧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二极管型号为20SQ045,所述二极管封装为R-6。

进一步,所述盒体底部向外延伸有用于防水的裙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接线盒壳体采用底板、盒体、上盖的分体式设置,且底板和上盖均采用卡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盒体,工序少,组装生产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另一个方向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组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一体式光伏接线盒,包括长方形的壳体1、设置于壳体内的四个导电片2、设置于导电片之间的三个二极管3,所述壳体包括盒体11、及设于盒体上端的上盖 12、设于盒体下端的底板13,所述盒体包括较长的前侧壁111和后侧壁112、较短的左侧壁113 和右侧壁114,所述前侧壁111内侧设有用于承托上盖的三个第一凸台1111,所述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均设有用于承托上盖的第二凸台1131,所述后侧壁内侧设有两个用于承托上盖的第三凸台1121,所述前侧壁和后侧壁上边沿内侧均设有两个第一卡扣1122,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扣相适配的第一卡槽121;三个第一凸台中的外侧两个的下端设有插槽1113,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插槽相适配的插舌131,所述插槽上端向外延伸有第一平台1114,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内侧均设有一个第二平台1132,所述底板上向外延伸有与所述第二平台相适配的侧翼132,所述后侧壁底部内侧设有一个第三平台1123,所述底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平台相适配的凹进133,所述左侧壁和右侧壁底部均设有一个第二卡扣1133,所述后侧壁底部设有两个第二卡扣1124,所述底板上设有与第二卡扣相适配的第二卡槽134。接线盒壳体采用底板、盒体、上盖的分体式设置,且底板和上盖均采用卡合的方式固定连接于盒体,工序少,组装生产简便。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表面设有固定柱135,所述导电片上设有与所述固定柱相适配的固定孔21。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片上设有用于支撑二极管引脚的凸起22。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固定放置二极管基体的弧形凹槽136。

本实施例中,所述二极管型号为20SQ045,所述二极管封装为R-6。此二极管内部芯片体积更小,进而发热量小,有利于降低接线盒的工作温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底部向外延伸有用于防水的裙边115。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