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384发布日期:2019-06-26 01:24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箱式变电站(简称箱变)是一种高压开关设备、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按一定接线方案排成一体的工厂预制户内、户外紧凑式配电设备,即将高压受电、变压器降压、低压配电等功能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安装在一个防潮、防锈、防尘、防鼠、防火、防盗、隔热、全封闭、可移动的钢结构箱体内,机电一体化,全封闭运行,特别适用于城网建设与改造,是继土建变电站之后崛起的一种崭新的变电站。但是因为变电站内装有电子元件,而且一般变电站安装在室外,使得变电站的防水和防鼠性能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还需要将箱式变电站与外界进行隔离,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特定区域范围内。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结构,其优点是:不但防水和防鼠效果好,而且可以将箱式变电站与外界进行隔离。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结构,包括基础、设置在基础上的箱式变电站和设置在箱式变电站外围的防撞栏,所述基础包括垫层和设置在垫层上方的侧板,侧板上方设置有预埋件,预埋件通过预埋槽钢连接有所述箱式变电站,基础的上端面高于地面,且槽钢上端面高于基础上端面;

所述基础旁边还设置有工作井,工作井下端设置有集水口,工作井上端面通过圈梁设置有盖板,盖板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流水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通过基础槽钢与预埋件连接将箱式变电站设置在基础上方且将两者连接固定,基础上端面高于地面,使得箱式变电站高于地面,可以防止老鼠等动物进入箱式变电站,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面上的积水进入箱式变电站。防撞栏的设置一方面防止有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周边对箱式变电站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减小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区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工作井和盖板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盖板进行工作,而且使得地面上的水通过盖板流入集水口,将地面流向箱式变电站的水排出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撞栏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支墩和设置在立柱支墩上的若干立柱,立柱两端通过横杆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支墩的设置增大立柱与地面的连接面积,使得立柱与地面连接地更为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撞栏上开设有门体,门体与立柱合页铰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门体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区域,对箱式变电站进行维修等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支墩为混凝土浇灌形成的立柱支墩,所述立柱与所述立柱支墩浇筑形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使得防撞栏的连接更为牢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和横杆均为热镀锌材料制成的立柱和横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热镀锌处理的立柱和横杆具有抗腐蚀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设置为空心立柱,且所述立柱顶面设置有封口的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空心立柱更节约材料,将立柱上端进行封口,防止有雨水等杂物进行入立柱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通过预制件与立柱支墩连接,立柱与预制件焊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使得立柱与立柱支墩连接的牢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立柱支墩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外包有缓冲垫,缓冲垫呈倒角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此设置使得当有行人不小心撞到立柱支墩的时候通过缓冲垫缓冲,减小对人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下端设置有集水口,集水口内填充有中粗砂层,集水口与基础的中空部分通过排水管贯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集水口和排水管的设置将基础内的积水排出。中粗砂的设置使得通过排水管排出的水可以快速通过中粗砂渗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础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通风口处封镀新钢丝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风口设置实现了基础的通风,具有防潮的效果。钢丝网点的设置既保证了通风口的通风效果,而且还可以防止老鼠等动物、树叶等其他杂物通过通风口进入基础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基础的设置将箱式变电站承载,基础上端面高于地面,可以防止老鼠等动物进入箱式变电站,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面上的积水进入箱式变电站;

2、工作井和盖板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工作,同时还可以将地面上的水通过集水口排出,进一步防止地面上的水流入箱式变电站;

3、防撞栏的设置将箱式变电站与外界进行隔离,一方面防止有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周边对箱式变电站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减小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区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体现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防撞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立柱和立柱支墩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体现门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体现直角弯头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础;11、垫层;12、侧板;13、预埋件;14、槽钢;2、防撞栏;21、立柱;22、横杆;23、立柱支墩;24、门体;25、直角弯头;3、工作井;31、圈梁;4、盖板;5、集水口;51、排水管;6、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箱式变电站的安装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基础1、设置在基础1上的箱式变电站和设置在箱式变电站外围的防撞栏2,基础1包括垫层11和设置在垫层11上方的侧板12,垫层11和侧板12均由混凝土浇筑形成。侧板12上设置有预埋件13,预埋件13焊接有预埋槽钢14,槽钢14与箱式变电站焊接。使用时,通过预埋槽钢14与预埋件13连接将箱式变电站设置在基础1上方且将两者连接固定,基础1上端面高于地面,使得箱式变电站高于地面,可以防止老鼠等动物进入箱式变电站,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地面上的积水进入箱式变电站。槽钢14的焊接的连接方式使得槽钢14的承载能力更高。槽钢14采用热镀锌槽钢14,并在焊接后喷涂重度沥青进行表面保护,提高槽钢14的抗腐蚀能力。

如图2所示,预埋件13内设置有若干钢筋6,基础1的底层也设置有若干钢筋6。钢筋6增强了预埋件13和垫层11的结构强度。

基础1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口。通风口处封镀新钢丝网。通风口设置实现了基础1的通风,具有防潮的效果。钢丝网点的设置既保证了通风口的通风效果,而且还可以防止老鼠等动物、树叶等其他杂物通过通风口进入基础1内。

基础1下端设置有集水口5,集水口5内填充有中粗砂层。集水口5与基础1的中空部分通过排水管51贯通连接。集水口5和排水管51的设置将基础1内的积水排出。中粗砂的设置使得通过排水管51排出的水可以快速通过中粗砂渗透。

如图3所示,基础1旁边还设置有工作井3,工作井3上端面通过圈梁31设置有盖板4。工作井3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进一步地,盖板4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流水槽,如此设置,使得工作人员既可以通过盖板4进行工作,而且使得地面上的水通过盖板4流入集水口5,将地面流向箱式变电站的水排出去。

如图4所示,防撞栏2包括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柱支墩23和设置在立柱支墩23上的若干空心立柱21,立柱21两端通过横杆22连接。防撞栏2的设置一方面防止有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周边对箱式变电站造成破坏,另一方面,也减小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区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结合图5,立柱支墩23为混凝土浇灌形成的立柱支墩23,立柱21与立柱支墩23浇筑形成。如此设置增大立柱21与地面的连接面积,使得防撞栏2的连接更为牢靠。立柱21和横杆22均为热镀锌材料制成的立柱21和横杆22。热镀锌处理的立柱21和横杆22具有抗腐蚀性。

进一步地,立柱21通过预制件与立柱支墩23连接,立柱21与预制件焊接,如此设置使得立柱21与立柱支墩23连接的牢固性更好。立柱支墩23相互垂直的两个面上外包有缓冲垫,缓冲垫呈倒角设置,如此设置使得当有行人不小心撞到立柱支墩23的时候通过缓冲垫缓冲,减小对人的伤害。

立柱21顶面设置有封口的钢板。如此设置空心立柱21更节约材料,将立柱21上端进行封口,防止有雨水等杂物进行入立柱21内部。

如图6所示,防撞栏2上开设有门体24,门体24与立柱21合页铰接,门体24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进入箱式变电站区域,对箱式变电站进行维修等操作。门体24上相互垂直的立柱21和横杆22之间通过直角弯头25连接。防撞栏2的立柱21和横杆22上涂刷有红白相间的油漆层,如此设置使得防撞围栏更加显眼,便于人们观察到以绕行,防止发生意外。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