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2368发布日期:2019-06-26 01:24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检修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开关柜是电力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电气设备,尤其在35kV,10kV电压等级中尤为常见。因此,开关柜的检修作业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开关柜因为其全封闭性,平时不能看到内部的情况,很容易发生事故。所以在开关柜检修前要做好安全措施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变电站开关柜的安全措施有普通伸缩式围栏、红白带等,这些安全措施主要针对地面上的开关柜工作,能起到隔离带电设备,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作业。但是当作业人员在开关柜顶部作业时,没有专业的围栏。将普通围栏放置在开关柜顶部,存在一下的缺点:1)抬放不便而且易发生倾倒或位移,普通围栏要放置到开关柜顶部比较困难,而且不能固定在开关柜顶部的固定位置,容易发生位移,位移会改变安全围栏的保护范围,严重情况下甚至倾倒,倾倒会对下方工作人员和开关柜本身造成伤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2)使用普通围栏时,作业人员不能精准的辨别普通围栏的隔离点,若在工作过程中误入带电间隔,普通围栏也不能起到及时报警告知工作人员的作用。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2937052U,公开日为2012年11月12日,名称为“一种安全隔离带”,公开了一种安全隔离带,其结构包括隔离墩、支架和织带,所述的支架的底端固连一隔离墩,所述的织带位于两支架之间,在织带上均匀设有多个安装护罩的固定孔,所述的护罩底面设有与织带连接的卡槽或螺栓。但是该专利无法用于开关柜顶部的安全隔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主要解决在开关柜顶部作业时的安全隔离问题, 且装置方便收纳携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设置在开关柜的相对两侧,第一支撑杆上端高出开关柜顶部,第二支撑杆上端高出开关柜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上撑杆和第一下撑杆,第一上撑杆和第一下撑杆铰接;第二支撑杆包括第二上撑杆和第二下撑杆;第二上撑杆和第二下撑杆铰接;第一下撑杆与开关柜连接,第一上撑杆上设有伸缩隔离带,第二下撑杆与开关柜连接,第二上撑杆上设有隔离带卡扣,伸缩隔离带一端与隔离带卡扣卡接。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开关柜顶部的安全隔离。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固定在开关柜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支撑杆上端和第二支撑杆上端高出开关柜顶部,将伸缩隔离带拉出并扣在隔离带卡扣上,形成隔离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下撑杆上设有L型支架和磁铁块,第一下撑杆通过L型支架和磁铁块与开关柜固定,第二下撑杆上设有L型支架和磁铁块,第二下撑杆通过L型支架和磁铁块与开关柜固定。L型支架内侧表面与开关柜接触。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快速固定到开关柜上。磁铁块可以使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吸附在开关柜侧面。 由于支撑杆具有一定的重量,单靠磁铁块吸力固定支撑杆的固定方式不够稳固,因此在支撑杆上加上L型支架,可以限制支撑杆向下移动。两者结合,可以使支撑杆与开关柜的固定方式更可靠,同时可以满足快速拆装的要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撑杆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一下撑杆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一上撑杆和第一下撑杆折叠时,第一上撑杆的U型缺口和第一下撑杆的U型缺口朝向相反,且第一上撑杆位于第一下撑杆的U型缺口内侧;所述第二上撑杆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二下撑杆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二上撑杆和第二下撑杆折叠时,第二上撑杆的U型缺口和第二下撑杆的U型缺口朝向相反,且第二上撑杆位于第二下撑杆的U型缺口内侧。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降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重量,同时可以使支撑杆折叠时体积更小。所述支撑杆折叠时,也可以是,第一下撑杆位于第一上撑杆的U型缺口内,第二下撑杆位于第一上撑杆的U型缺口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撑杆的U型缺口内侧设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杆和合页,安装杆上设有激光传感器,所述安装座通过合页与第一上撑杆铰接,安装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安装座的转动方向和安装杆的转动方向垂直,第一上撑杆上设有可以与安装杆卡接的卡接缺口;所述第二上撑杆的U型缺口内侧设有感应装置。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激光感应报警功能,同时也使得感应装置可折叠进入支撑杆内部。由于工作时,操作人员可能会无意识靠近隔离装置,可能部分身体部位进入危险区域,所述感应装置设置在隔离装置靠近安全区域一侧,距离伸缩隔离带有一定距离,可以在操作人员进入感应区域时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同时由于感应装置可以折叠,运输时,感应装置位于支撑杆内,可以避免感应装置损坏,且占用空间小。使用时,将安装座沿合页的转动轴旋转,到位后,转动安装杆,使安装杆卡入卡接缺口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撑杆与第一下撑杆通过铰轴铰接,所述铰轴上设有提示杆,提示杆上设有提示旗,提示杆与第一上撑杆通过软绳连接;所述第二上撑杆与第二下撑杆通过铰轴铰接,所述铰轴上设有提示杆,提示杆上设有提示旗,提示杆与第一上撑杆通过软绳连接。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提示旗提醒开关柜两侧的人员注意安全。同时,提示杆和提示旗可以折叠进入支撑杆内。装置折叠时提示杆和提示旗不占用外部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上撑杆上端设有报警提示灯,第二上撑杆上端设有报警提示灯。所述报警提示灯可以起到报警提示作用,报警提示灯内设有电源且与激光传感器电连接。

作为优选,第一下撑杆所述上设有弹性卡件,第一上撑杆上设有收缩卡孔和展开卡孔,第一上撑杆与第一下撑杆折叠时,弹性卡件与收缩卡孔卡接,第一上撑杆与第一下撑杆展开时,弹性卡件与展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下撑杆上设有弹性卡件,第二上撑杆上设有收缩卡孔和展开卡孔,第二上撑杆与第二下撑杆折叠时,弹性卡件与收缩卡孔卡接,第二上撑杆与第二下撑杆展开时,弹性卡件与展开卡孔卡接。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支撑杆展开和折叠两个位置进行限定,使之达到某一状态后可以稳定的保持。需要转动时,用手按压弹性卡件即可转动第一上撑杆或第二上撑杆。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卡件包括底座、伸缩头和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底座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伸缩头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支撑杆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内设有定位杆,定位杆穿过第二定位孔。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安装后的相对位置准确。节省调整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对位置的时间,安装时,将第一支撑杆固定到开关柜一侧,将定位杆插入第一定位孔,再将第二支撑杆上的第二定位孔对准定位杆后固定在开关柜另一侧。

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方法,采用上述的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a.安装前准备:将第一上撑杆和第一下撑杆展开;

b.安装: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分别安装在开关柜的相对两侧;

c.伸缩带展开:将第一上撑杆上设有伸缩隔离带拉出,并卡入第二上撑杆上的隔离带卡扣;

d.探测器展开:将安装座和安装杆展开,将安装杆卡入卡接缺口,打开感应器电源;

e.拆卸:使用完成后将装置从开关柜上拆卸并折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对开关柜顶部进行安全隔离;(2)结构简单,重量小;(3)拆装方法简单,拆装效率高;(4)固定方式可靠;(5)可折叠或展开,携带方便;(6)折叠后小零部件位于支撑杆内部,不易损坏丢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折叠时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性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支撑杆1、第一上撑杆1.1、第一下撑杆1.2、第二支撑杆2、第二上撑杆2.1、第二下撑杆2.2、伸缩隔离带3、隔离带卡扣4、L型支架5、感应装置7、安装座7.1、安装杆7.2、激光传感器7.3、合页7.4、铰轴8、提示杆9、提示旗10、软绳11、报警提示灯12、弹性卡件13、底座13.1、伸缩头13.2、弹簧13.3、开关柜14、U型缺口15、卡接缺口16、定位杆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一种开关柜安全隔离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设置在开关柜14的相对两侧,第一支撑杆1上端高出开关柜14顶部,第二支撑杆2上端高出开关柜14顶部,所述第一支撑杆1包括第一上撑杆1.1和第一下撑杆1.2,第一上撑杆1.1和第一下撑杆1.2铰接;第二支撑杆2包括第二上撑杆2.1和第二下撑杆2.2;第二上撑杆2.1和第二下撑杆2.2铰接;第一下撑杆1.2与开关柜14连接,第一上撑杆1.1上设有伸缩隔离带3,第二下撑杆2.2与开关柜14连接,第二上撑杆2.1上设有隔离带卡扣4,伸缩隔离带3一端与隔离带卡扣4卡接。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开关柜14顶部的安全隔离。使用时,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分别固定在开关柜14的相对两侧,使得第一支撑杆1上端和第二支撑杆2上端高出开关柜14顶部,将伸缩隔离带3拉出并扣在隔离带卡扣4上,形成隔离栏。

所述第一下撑杆1.2上设有L型支架5和磁铁块,第一下撑杆1.2通过L型支架5和磁铁块与开关柜14固定,第二下撑杆2.2上设有L型支架5和磁铁块,第二下撑杆2.2通过L型支架5和磁铁块与开关柜固定;L型支架5与开关柜14顶面接触。L型支架5内侧表面与开关柜14接触。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快速固定到开关柜14上。磁铁块可以使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吸附在开关柜14侧面。 由于支撑杆具有一定的重量,单靠磁铁块吸力固定支撑杆的固定方式不够稳固,因此在支撑杆上加上L型支架5,可以限制支撑杆向下移动。两者结合,可以使支撑杆与开关柜14的固定方式更可靠,同时可以满足快速拆装的要求。

所述第一上撑杆1.1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一下撑杆1.2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一上撑杆1.1和第一下撑杆1.2折叠时,第一上撑杆1.1的U型缺口15和第一下撑杆1.2的U型缺口15朝向相反,且第一上撑杆1.1位于第一下撑杆1.2的U型缺口15内侧;所述第二上撑杆2.1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二下撑杆2.2的截面形状为U型结构,第二上撑杆2.1和第二下撑杆2.2折叠时,第二上撑杆2.1的U型缺口15和第二下撑杆2.2的U型缺口15朝向相反,且第二上撑杆2.1位于第二下撑杆2.2的U型缺口15内侧。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降低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的重量,同时可以使支撑杆折叠时体积更小。

所述第一上撑杆1.1的U型缺口15内侧设有感应装置7,所述感应装置7包括安装座7.1、安装杆7.2和合页7.4,安装杆7.2上设有激光传感器7.3,所述安装座7.1通过合页7.4与第一上撑杆1.1铰接,安装杆7.2与安装座7.1转动连接,安装座7.1的转动方向和安装杆7.2的转动方向垂直,第一上撑杆1.1上设有可以与安装杆7.2卡接的卡接缺口16;所述第二上撑杆2.1的U型缺口15内侧设有感应装置7。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激光感应报警功能,同时也使得感应装置7可折叠进入支撑杆内部。由于工作时,操作人员可能会无意识靠近隔离装置,可能部分身体部位进入危险区域,所述感应装置7设置在隔离装置靠近安全区域一侧,距离伸缩隔离带3有一定距离,可以在操作人员进入感应区域时进行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安全。同时由于感应装置7可以折叠,运输时,感应装置7位于支撑杆内,可以避免感应装置7损坏,且占用空间小。使用时,将安装座7.1沿合页7.4的转动轴旋转,到位后,转动安装杆7.2,使安装杆7.2卡入卡接缺口16即可。

所述第一上撑杆1.1与第一下撑杆1.2通过铰轴8铰接,所述铰轴8上设有提示杆9,提示杆9上设有提示旗10,提示杆9与第一上撑杆1.1通过软绳11连接;所述第二上撑杆2.1与第二下撑杆2.2通过铰轴8铰接,所述铰轴8上设有提示杆9,提示杆9上设有提示旗10,提示杆9与第一上撑杆1.1通过软绳11连接。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提示旗10提醒开关柜14两侧的人员注意安全。同时,提示杆9和提示旗10可以折叠进入支撑杆内。装置折叠时提示杆9和提示旗10不占用外部空间。

所述第一上撑杆1.1上端设有报警提示灯12,第二上撑杆2.1上端设有报警提示灯12。所述报警提示灯12可以起到报警提示作用,报警提示灯12内设有电源且与激光传感器7.3电连接。

所述第一下撑杆1.2上设有弹性卡件13,第一上撑杆1.1上设有收缩卡孔和展开卡孔,第一上撑杆1.1与第一下撑杆1.2折叠时,弹性卡件13与收缩卡孔卡接,第一上撑杆1.1与第一下撑杆1.2展开时,弹性卡件13与展开卡孔卡接;所述第二下撑杆2.2上设有弹性卡件13,第二上撑杆2.1上设有收缩卡孔和展开卡孔,第二上撑杆2.1与第二下撑杆2.2折叠时,弹性卡件13与收缩卡孔卡接,第二上撑杆2.1与第二下撑杆2.2展开时,弹性卡件13与展开卡孔卡接。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对支撑杆展开和折叠两个位置进行限定,使之达到某一状态后可以稳定的保持。需要转动时,用手按压弹性卡件13即可转动第一上撑杆1.1或第二上撑杆2.1。

所述弹性卡件13包括底座13.1、伸缩头13.2和弹簧13.3,所述弹簧13.3的一端与底座13.1连接,弹簧13.3的另一端与伸缩头13.2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杆1上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支撑杆2上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定位孔内设有定位杆17,定位杆17穿过第二定位孔。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安装后的相对位置准确。节省调整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相对位置的时间,安装时,将第一支撑杆1固定到开关柜14一侧,将定位杆17插入第一定位孔,再将第二支撑杆2上的第二定位孔对准定位杆17后固定在开关柜14另一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对开关柜顶部进行安全隔离;结构简单,重量小;拆装方法简单,拆装效率高;固定方式可靠;可折叠或展开,携带方便;折叠后小零部件位于支撑杆内部,不易损坏丢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