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次压铸的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8088发布日期:2019-04-09 20:54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次压铸的电机转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具体是指一种二次压铸的电机转子。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转子的成型通常采用一次压铸工艺,即在构成电机转子的转子铁芯端部经一次压铸而成型出端环,这种一次压铸成型的电机转子虽然加工工序较少,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存在不少缺陷:一、电机转子的端环是一种形状较为复杂的零部件,目前通过一次压铸成型后,很难保证电机功率的优良性;二、直接将端环一次压铸成型在转子铁芯端部,由于端环形状的复杂性,往往会导致成型后的端环内部出现气孔等问题,故极大影响了产品合格率;三、需要将这么复杂外形的端环一次压铸成型在转子铁芯端部,则对于压铸设备的功率、压力等使用参数要求较高,这就提高了电机转子的制造门槛,增加制造成本,也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制造简单、成本较低、对于压铸设备使用要求不高,并能较好保证电机功率的优良性和产品合格率的二次压铸的电机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次压铸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的转子铁芯端部设有经第一次压铸成型的铸铝转子,该铸铝转子上再设有经第二次压铸成型的端环。

所述的铸铝转子是通过将转子铁芯放入压铸模,再灌入铝水经第一次压铸成型。

所述的端环是通过铸铝转子压铸成型后放入压铸模,再灌入铝水经第二次压铸成型。

所述的转子铁芯外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的导槽,该多个导槽供所述铸铝转子经第一次压铸成型而形成固定连接。

所述的多个导槽内灌入铝水经第一次压铸成型而形成铸铝转子的导条。

所述的铸铝转子外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围合的弧状凸条,每相邻两个弧状凸条之间均设有间隔的斜槽。

所述的多个弧状凸条和多个斜槽均供所述端环经第二次压铸成型而形成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设计了一种采用二次压铸成型的电机转子,即先在转子铁芯端部设有经第一次压铸成型的铸铝转子,再在该铸铝转子上设有经第二次压铸成型的端环,也就是将传统制造方法中转子铁芯端部经一次压铸成型的端环先以第一次压铸成型的铸铝转子进行过渡,再经第二次压铸而最终成型;因此,电机转子改进为二次压铸后,不但能较好保证电机功率的优良性和产品合格率,而且制造更加简单、成本较低,也降低了压铸过程中对于压铸设备的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转子铁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转子铁芯端部经第一次压铸成型铸铝转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立体图。

图5为铸铝转子上经第二次压铸成型端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如图1~图5所示,1.转子铁芯、11.导槽、2.铸铝转子、21.弧状凸条、22.斜槽、3.端环。

一种二次压铸的电机转子,如图1所示,主要涉及了一种将传统制造方法中转子铁芯1端部经一次压铸成型的端环3先以第一次压铸成型的铸铝转子2进行过渡,再经第二次压铸而最终成型。

其中,转子铁芯1呈圆柱形,在图2所示的圆形外端面上设有多个以轴心线作圆心而呈圆周均布的导槽11,每个导槽均沿转子铁芯1的轴向贯穿;所述的铸铝转子2是通过将转子铁芯1放入压铸模,再灌入铝水经第一次压铸成型的,而多个导槽11在灌入铝水经第一次压铸成型后就形成了铸铝转子2的导条。也就是说,当铸铝转子2如图3所示经第一次压铸成型在转子铁芯1的端部时,该多个导槽11可供铸铝转子2经第一次压铸成型而形成固定连接。

同时,第一次压铸成型后的铸铝转子2外端面上设有多个圆周均布围合的弧状凸条21,每相邻两个弧状凸条之间均设有间隔的斜槽22,本实施例如图4所示设有6个弧状凸条21,该6个弧状凸条21以轴心线作圆心而呈圆周均布围合。

所述的端环3是通过铸铝转子2压铸成型后放入压铸模,再灌入铝水经第二次压铸成型;因此,多个弧状凸条21和多个斜槽22均能供端环3经第二次压铸成型而形成如图5所示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电机转子改进为二次压铸后,不但能较好保证电机功率的优良性和产品合格率,而且制造更加简单、成本较低,也降低了压铸过程中对于压铸设备的使用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等同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