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用防爆填料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2300发布日期:2019-05-17 20:01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船用防爆填料函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防爆填料函。



背景技术:

防爆填料函采用黄铜或不锈钢制成的,电缆采用填料密封,防护性能良好。铠装填料函又称接地式屏蔽接头,是动力线传输电能电缆和设备作为连接点的常见的工业产品,主要是通过铠装电缆接头使铠装电缆接地和设备链接时起到更好的屏蔽干扰效果。目前,铠装防爆填料函的种类非常多,但大多采用单密封圈,防爆的效果一般,少数采用双密封圈,但是由于性能有限,设置的位置和用料不适当,防爆效果仍旧一般。

申请号为201720508217.2的中国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铠装防爆填料函,包括接头体、中接体、接头底座和铠装电缆,铠装电缆贯穿依次连接的接头体、中接体和接头底座,接头体外部设有第一锁紧螺帽,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圈,中接体外部设有第二锁紧螺帽,接头底座内部设有第二密封圈,铠装电缆内部为电缆芯线,接头底座与电缆芯线间设有填料仓,填料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密封效果,但是由于填料仓内填料直接与接头底座接触,填料往往也会形成杂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填料干扰且密封效果优良的船用防爆填料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船用防爆填料函,其包括依次设置的锁紧螺帽、用于收缩电缆芯线的密封组件、接头体、设置于接头体一端内侧的外锥套、与外锥套配合的内锥套、胶泥填充腔、接头底座、橡胶垫圈和用于锁紧接头底座的螺母,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锯齿形骨架和卡接于锯齿形骨架内侧的橡胶密封圈,所述内锥套外侧壁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外锥套与定位凸起一端卡接,所述胶泥填充腔一端与定位凸起另一端卡接,所述胶泥填充腔外表面与接头底座内壁相适配,所述接头体和接头底座之间外侧包裹有用于密封间隙的防洪密封圈。

进一步的是,所述胶泥填充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胶泥填充腔和第二胶泥填充腔,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与内锥套外端面套接,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内置于接头底座,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的内径大于第二胶泥填充腔的内径。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和第二胶泥填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胶泥填充腔和第二胶泥填充腔的倾斜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防洪密封圈内侧与接头体外侧接触的一端面间隔设置有用于增加与接头体之间摩擦力的锯齿卡口。

进一步的是,所述接头底座外侧面设置有凹字形卡槽,所述防洪密封圈内侧与接头底座外侧接触的一段面设置有与凹字形卡槽卡接的凸字形卡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定位凸起分别对外锥套和第一胶泥填充腔限位,便于安装且安装稳固避免偏位;设置独立的胶泥填充腔,避免由于胶泥填充腔内填料直接与接头底座接触,填料往往也会形成杂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且第一胶泥填充腔的内径大于第二胶泥填充腔,便于填充;设置倾斜面,便于填充;设置锯齿卡口,增大防洪密封圈与接头体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防洪密封圈偏位;凸字形卡口与凹字形卡槽卡接,定位防洪密封圈,避免防洪密封圈偏位。

附图说明

图1为防爆填料函的分解图的示意图。

图2为防爆填料函的组装图的示意图。

图3为防洪密封圈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锁紧螺帽1、锯齿形骨架21、橡胶密封圈22、接头体3、外锥套41、内锥套42、定位凸起421、第一胶泥填充腔51、第二胶泥填充腔52、倾斜面53、接头底座6、凹字形卡槽62、螺母8、防洪密封圈7、锯齿卡口71、凸字形卡口72、橡胶垫圈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船用防爆填料函包括依次装配的锁紧螺帽1、用于收缩电缆芯线的密封组件、接头体3、设置于接头体一端内侧的外锥套41、与外锥套4配合的内锥套42、胶泥填充腔、接头底座6、橡胶垫圈9和用于锁紧接头底座6的螺母8。所述密封组件包括锯齿形骨架21和卡接于锯齿形骨架21内侧的橡胶密封圈22。所述内锥套42外侧壁一体制模成型有定位凸起421,所述外锥套42与定位凸起421一端卡接,所述胶泥填充腔一端与定位凸起421另一端卡接,所述胶泥填充腔外表面与接头底座6内壁相适配,所述接头体3和接头底座6之间外侧包裹有用于密封间隙的防洪密封圈7。

组装时,定位凸起421分别对外锥套41和第一胶泥填充腔51限位,便于安装且安装稳固避免偏位。防洪密封圈7密封接头体3和接头底座6之间的连接处,提高密封效果,避免外界干扰而影响密封性。

如图1所示,所述胶泥填充腔包括相互连接一体制模成型的第一胶泥填充腔51和第二胶泥填充腔52,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51与内锥套42外端面套接,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52内置于接头底座6,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51的内径大于第二胶泥填充腔52的内径,便于胶泥从第一胶泥填充腔51输送至第二胶泥填充腔52,便于填充填料且避免填料直接与接头底座接触,填料往往也会形成杂质,影响装置的正常使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胶泥填充腔51和第二胶泥填充腔52之间一体制模成型有用于连接第一胶泥填充腔51和第二胶泥填充腔52的倾斜面53。设置倾斜面53便于胶泥从第一胶泥填充腔51输送至第二胶泥填充腔52,提高填充效率。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防洪密封圈7内侧与接头体3外侧接触的一端面间隔一体制模成型有用于增加与接头体3之间摩擦力的锯齿卡口71。置锯齿卡口71,增大防洪密封圈7与接头体3之间的摩擦力,避免防洪密封圈7偏位。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接头底座6外侧面一体制模成型有凹字形卡槽62,所述防洪密封圈7内侧与接头底座6外侧接触的一段面一体制模成型有与凹字形卡槽62卡接的凸字形卡口72。凸字形卡口72与凹字形卡槽62卡接,定位防洪密封圈7,避免防洪密封圈7偏位。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