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及终端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04374发布日期:2019-05-31 21:31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移动电源及终端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可折叠终端的移动电源及终端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电源对手机等移动设备充电时,基本都是通过导线连接进行充电。移动电源独立于移动设备,在充电时需要分别为移动电源和移动设备提供两个空间容纳,或者需要双手分别握持移动电源和移动设备,使用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移动电源及具有该移动电源的终端组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移动电源,用于可折叠终端,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用于夹设在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终端内的电源本体。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用于与可折叠终端上的触点接触导电的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上。

优选地,所述电源本体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芯组件;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电池芯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充电触点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防滑的磨砂层或者具有凹凸结构的防滑层。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终端包括显示屏及与显示屏相背的背盖;在折叠状态,所述显示屏形成相背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所述背盖的相对两端相向;

在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可折叠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所述电源本体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可折叠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所述电源本体夹持于所述背盖的相对两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夹持所述电源本体时,所述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电源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背盖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终端组件,包括可折叠终端及为所述可折叠终端充电的移动电源,所述移动电源包括用于夹设在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终端内的电源本体。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终端包括显示屏及与显示屏相背的背盖;在折叠状态,所述显示屏形成相背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所述背盖的相对两端相向;

在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可折叠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所述电源本体位于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之间。

优选地,在所述移动电源为所述可折叠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状态,所述电源本体夹持于所述背盖的相对两端之间。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夹持所述电源本体时,所述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相平行。

优选地,所述可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所述显示屏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相对倾斜,所述背盖的相对两端之间形成夹角。

优选地,所述电源本体的厚度大于所述可折叠终端在折叠状态时背盖相对两端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所述移动电源还包括用于与可折叠终端上的触点接触导电的充电触点;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电源本体上;所述可折叠终端的触点位于所述可折叠终端的背盖上。

优选地,所述电源本体包括外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的电池芯组件;所述充电触点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电池芯组件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一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充电触点位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表面设有防滑的磨砂层或者具有凹凸结构的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用于为可折叠终端充电,在使用时可夹持于折叠时的可折叠终端内,利用可折叠终端折叠时形成的内侧空间来容置移动电源,从而移动电源可与可折叠终端一同收纳、携带或握持,不需要单独占用两个空间,节省了容纳空间,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和可折叠终端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移动电源,用于可折叠终端30,移动电源包括用于夹设在折叠状态的可折叠终端30内电源本体10、设置在电源本体10上并与其电连接的充电触点20。充电触点20用于与可折叠终端30 的触点接触导电,实现移动电源为可折叠终端30进行充电。

其中,充电触点20包括至少两个触点21,触点21可以位于电源本体10 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采用触点接触充电的方式较于现有使用的导线充电的方式,设置更为简单。

电源本体10可包括外壳11、设置在外壳11内的电池芯组件12。电池芯组件12可包括电连接的电池芯和电路板。充电触点20设置在外壳11上并与电池芯组件12电连接;触点21位于外壳11的至少一表面上。

在外壳11内,充电触点20可以通过导线连接电池芯组件12。

外壳11采用防滑材料制成,或者外壳11的表面设置磨砂层(未图示),使其夹持于可折叠终端30内时不容易滑出掉落。此外,外壳11的表面也可设置具有凹凸结构的防滑层(未图示),增大外壳11表面与可折叠终端30的背盖32之前的摩擦力,防止电源本体10夹持于可折叠终端30内时滑落。

进一步地,外壳11的一表面上设有凹槽13,充电触点20位于凹槽13 内。

此外,外壳11上还可以设有与电池芯组件12电连接的电源接口(未图示)。电源接口用于外接电源为电池芯组件12进行充电。

此外,外壳11上还可设有与电池芯组件12电连接的充电接口(未图示),用于连接充电线,使得移动电源具备触点和导线两种充电功能,从而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及需要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移动电源适用于可折叠或不可折叠的平板电脑、手机等各种终端;终端上设有与充电触点20对应设置的触点。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终端组件,包括可折叠终端30以及上述的移动电源,移动电源用于为可折叠终端30充电。

其中,可折叠终端30包括显示屏31及与显示屏31相背的背盖32。可折叠终端30在折叠状态,显示屏11形成相背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背盖12的相对两端相向;可折叠终端30的触点设置在背盖12上。移动电源使用时,将电源本体10夹持于背盖12的相对两端之间,同时也位于显示屏11 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之间。

通常,可折叠终端30在折叠状态,显示屏31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相对倾斜,背盖32的相对两端之间形成夹角(锐角)而非相平行贴合。电源本体10的厚度可大于可折叠终端30折叠后背盖12相对两端的距离。当可折叠终端30在折叠状态夹持移动电源时,电源本体10位于背盖12的相对两端之间可撑开背盖12的相对两端,可夹紧于背盖12的相对两端之间,使得显示屏31的第一显示面和第二显示面相平行。

移动电源使用时,电源本体10放置于折叠后的可折叠终端30之间(即可折叠终端30后的背盖32相对两端之间),电源本体10上的充电触点20则与可折叠终端30上的触点接触导通,实现移动电源为可折叠终端30充电。

通过将移动电源夹设在可折叠终端30内,使得移动电源不用占据额外的空间,可以与可折叠终端30一同进行收纳或握持,使用更加方便。并且,可折叠终端30对于移动电源的夹持作用可以对移动电源进行固定,防止移动电源从可折叠终端30内脱落。当需要将移动电源取出时,将可折叠移动终端30 展平即可。

进一步地,移动电源与可折叠终端30还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充电,即移动电源内及可折叠终端30内分别设有电磁发射线圈及电磁接收线圈,通过电磁的耦合作用实现无线充电,而无需采用触点接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