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5355发布日期:2019-05-03 18:48阅读:1876来源:国知局
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电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电气线管通常采用预埋的方式设置在墙体内。建筑物主体完工后再向电气线管中穿装电缆。穿装电缆时需先向电气线管中穿入钢丝引线,将电缆绑在引线的一端,通过拉拽钢丝引线的另一端可使电缆进入到电气线管中。目前,向电气线管中穿入引线的工作多由人工完成。通常电气线管较长并且会有弯曲变向,因此人工穿线存在许多困难,穿线时也较为费时费力。市场上也有不少型号的穿线机,这些穿线机通常结构复杂、重量大、不便携带、体积大、价格昂贵,遇到转弯变向有时也会难以使钢丝引线继续穿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携带、重量轻、穿线方便快捷的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包括平行设置的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前安装板顶部和后安装板顶部之间水平通过一块顶板固定连接,后安装板连接有用于紧固手电钻的可调式定位架,前安装板上开设有前后通透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前后两端均凸出于前安装板侧面的空心轴,前安装板后侧面固定设置有套装在空心轴上的旋转阻尼器,空心轴后端部与后安装板之间转动设置有安装壳,后安装板内及安装壳内设置有与手电钻传动连接的穿线动力驱动装置,安装壳前侧固定连接有套在旋转阻尼器外圆周上的制动盘,前安装板下端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可与制动盘定位配合的手持式限转机构。

穿线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内六方驱动套、第一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空心蜗杆、第一上转轴、第一下转轴、第二上转轴、第二下转轴、上蜗轮、下蜗轮、上主动齿轮、下主动齿轮、上从动齿轮、下从动齿轮、上送线轮和下送线轮,后安装板内开设有均前后通透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内六方驱动套通过两个第一轴承转动连接在上通孔内,空心蜗杆后端通过两个第二轴承转动连接在下通孔内,空心蜗杆的中心线与空心轴的中心线重合,后安装板内开设有连通上通孔和下通孔的竖向槽,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均位于竖向槽内,第一主动齿轮安装在内六方驱动套外圆上,第一从动齿轮安装在空心蜗杆的外圆上,第一主动齿轮下部与第一从动齿轮上部啮合;

手电钻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外六方柱,外六方柱自后向前伸入到内六方驱动套内并与内六方驱动套传动连接;

第一上转轴、第一下转轴、第二上转轴和第二下转轴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上转轴和第二下转轴位于第一上转轴和第一下转轴的前侧,上蜗轮和上主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一上转轴上,下蜗轮和下主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一下转轴上,上从动齿轮和上送线轮均安装在第二上转轴上,下从动齿轮和下送线轮均安装在第二下转轴上,第一上转轴的两端和第一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安装壳的前后侧壁上;上主动齿轮与上从动齿轮啮合,下主动齿轮与下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上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第一下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均位于安装壳的外部,第二上转轴的两端穿过安装壳并转动连接在上支撑板上,第二下转轴的两端穿过安装壳并转动连接在下支撑板上,上送线轮和下送线轮上下对应,上送线轮下部与下送线轮上部之间形成的压线槽位于空心轴的中心线上,左侧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以及右侧的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之间均设置有一套结构相同的压线松紧度调节机构;

空心蜗杆前端穿过安装壳伸入到上蜗轮和下蜗轮之间,空心蜗杆前端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蜗轮和下蜗轮啮合,空心蜗杆与安装壳的后侧壁之间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空心轴的后部与安装壳的前侧壁之间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

压线松紧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压座、下压座和压紧螺栓,上压座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上,下压座固定连接下支撑板上,上压座和下压座上对应开始有上下通透的调节孔,压紧螺栓穿设在调节孔内,压紧螺栓上端螺纹连接与压紧螺母。

可调式定位架包括左定位杆、右定位杆、压板、固定座和螺杆,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后安装板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的后部均开设有一组左右对应的插孔,插孔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三组,固定座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根伸入到插孔内的压杆,螺杆沿前后方向设置,固定座内沿前后方向开始有螺纹孔,螺杆伸入并螺纹连接到螺纹孔内,螺杆前端与压板后侧连接,螺杆后端设置有手柄,压板前侧与手电钻壳体后端部压接配合。

手持式限转机构包括握管、扳机、驱动杆、制动杆、弹簧、上导管和下导管,握管沿竖向方向设置,握管上端前侧通过槽形板与前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握管上部后侧开设有缺口,握管前侧在缺口等高处固定设置有支撑轴,驱动杆设置有两根,两根驱动杆分别位于握管的左侧和右侧,两根驱动杆的前端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的两端部,扳机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扳机下端部与两根驱动杆前端固定连接,驱动杆后端之间设置有位于缺口内的一根拉杆,上导管和下导管分别固定在握管后侧内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导管和下导管上端对应且中心线重合,制动杆设置在握管内,制动杆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拉杆上的连接套,制动杆上端部和下端部滑动穿设在上导管和下导管内,制动盘的外圆周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弹簧套设在制动杆上,弹簧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连接套和下导管上端部顶压配合,在弹簧的作用下,制动杆上端顶压在制动盘底部的一个定位槽内。

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左侧一半为一体结构制成,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右侧一半为一体结构制成,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左侧的一体结构与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右侧的一体结构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为:在进行穿线前,先把手电钻定位安装到后安装板的后侧,将手电钻的动力驱动端安装上外六方柱,将外六方柱伸入到内六方驱动套内,然后将两根压杆分别插入到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的插孔内,拧动手柄,驱动螺杆向前伸长,使压板前侧面紧压手电钻壳体后端部。手电钻固定牢靠后,再取出钢丝引线从空心蜗杆后端向前穿,经上送线轮和下送线轮之间后再经空心轴向前伸出。然后使用扳手拧动压紧螺母,压紧螺母将上压座和下压座之间的距离缩小,上支撑板以第一上转轴为中心向下稍转动,下支撑板以第二上转轴为中心向上稍转动,这样不仅可使上送线轮和下送线轮能压紧钢丝引线,提供足够向前输送钢丝引线的摩擦力,而且可以确保上主动齿轮始终与上从动齿轮啮合,下主动齿轮始终与下从动齿轮啮合。

接着操作者一只手握着握管,一只手握着手电钻的把手,将空心轴前端伸入到电气线管的入口,启动手电钻,外六方柱带动内六方驱动套转动,内六方驱动套上的第一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从动齿轮转动,第一从动齿轮带动空心蜗杆转动,与空心蜗杆前端部啮合的上蜗轮和下蜗轮转动,与上蜗轮同轴的上主动齿轮以及与下蜗轮同轴的下主动齿轮也同步转动,上主动齿轮带动上从动齿轮转动,下主动齿轮带动下从动齿轮转动,与上主动齿轮同轴的上送线轮转动,与下主动齿轮同轴的下送线轮转动,上送线轮和下送线轮共同驱动钢丝引线向前移动,钢丝引线沿着电气线管的孔壁向出口方向移动。当钢丝引线前端移动到电气线管弯曲变向处时,仅仅靠钢丝引线向前移动难以通过弯曲变向段;此时,握持握管的手指向后按压扳机,扳机带动两根驱动杆以支撑轴为支点向上转动,两根驱动轴后端之间的拉杆通过驱动套驱动制动杆向下移动,弹簧被压缩,制动杆上端脱离定位槽。由于安装壳前侧壁转动连接在空心轴上,安装壳后侧壁转动连接在空心蜗杆上,制动盘被解放后,空心蜗杆驱动上蜗轮和下蜗轮的一部分动力可带动安装壳转动,安装壳的转动就带动钢丝引线转动,由于旋转阻尼器的设置,安装壳和制动盘的旋转速度较小,这样既可保证空心蜗杆将一部分动力继续传递到上蜗轮和下蜗轮,继续使钢丝引线向前移动,当然向前移动的速度降低,而且可驱动钢丝引线在向前移动的同时旋转,这样就很容易使钢丝引线的前端通过电气线管的弯曲变向段。通过弯曲变向段之后,松开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制动杆向上移动再次插入到定位槽内使制动盘定位,安装壳也停止旋转,钢丝引线只向前移动不转动。当再次遇到电气线管的弯曲变向段时,再次按下扳机。直到钢丝引线伸出电气线管的出口后关闭手电钻。

当然,在穿线作业时,从启动手电钻的同时就按下扳机,解放制动盘,安装壳始终保持旋转,同时钢丝引线也在上送线轮和下送线轮的夹持下向前移动,这种穿线方式的通过性很好,不过穿线时间较长。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轴不仅起到向前导向钢丝引线的作用,而且空心轴用于通过第四轴承转动连接安装壳;空心蜗杆不仅起到将手电钻的旋转速度降低增大扭矩的作用,而且具有向前导向钢丝引线以及用于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安装壳的作用。

旋转阻尼器为采用阻尼油对制动盘的旋转进行阻尼,使空心蜗杆的动力既可以驱动钢丝引线前进,而且可以驱动钢丝引线转动。

可调式定位架的左定位杆和右定位杆后端部设置的多组插孔,可适用于不同大小(长度)的手电钻,使压板、固定座和螺杆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将手电钻取下,本装置就比较轻便,而且体积较小,容易携带。

握管不仅具有方便手持的作用,而且为制动杆提供安装和隐藏的空间,制动杆采用手压扳机与弹簧复位的结构,结构简单且紧凑,省力且容易制作。

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左侧一半为一体结构制成,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右侧一半为一体结构制成,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左侧的一体结构与前安装板、后安装板和顶板的右侧的一体结构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这样便于开设竖向槽并便于安装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手电钻为驱动装置,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重量轻,体积小,可使钢丝引线在穿线时向前移动的过程中同时旋转,特别适用于弯曲变向较大的电气线管的穿线,具有很好的通过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手电钻驱动式简易旋转穿线机,包括平行设置的前安装板1和后安装板2,前安装板1顶部和后安装板2顶部之间水平通过一块顶板3固定连接,后安装板2连接有用于紧固手电钻4的可调式定位架,前安装板1上开设有前后通透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固定设置有前后两端均凸出于前安装板1侧面的空心轴5,前安装板1后侧面固定设置有套装在空心轴5上的旋转阻尼器6(为现有成熟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空心轴5后端部与后安装板2之间转动设置有安装壳7,后安装板2内及安装壳7内设置有与手电钻4传动连接的穿线动力驱动装置,安装壳7前侧固定连接有套在旋转阻尼器6外圆周上的制动盘8,前安装板1下端部固定连接有上端可与制动盘8定位配合的手持式限转机构。

穿线动力驱动装置包括内六方驱动套9、第一主动齿轮10、第一从动齿轮11、空心蜗杆12、第一上转轴13、第一下转轴14、第二上转轴15、第二下转轴16、上蜗轮17、下蜗轮18、上主动齿轮19、下主动齿轮、上从动齿轮21、下从动齿轮、上送线轮23和下送线轮24,后安装板2内开设有均前后通透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内六方驱动套9通过两个第一轴承25转动连接在上通孔内,空心蜗杆12后端通过两个第二轴承26转动连接在下通孔内,空心蜗杆12的中心线与空心轴5的中心线重合,后安装板2内开设有连通上通孔和下通孔的竖向槽27,第一主动齿轮10和第一从动齿轮11均位于竖向槽27内,第一主动齿轮10安装在内六方驱动套9外圆上,第一从动齿轮11安装在空心蜗杆12的外圆上,第一主动齿轮10下部与第一从动齿轮11上部啮合;

手电钻4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外六方柱29,外六方柱29自后向前伸入到内六方驱动套9内并与内六方驱动套9传动连接;

第一上转轴13、第一下转轴14、第二上转轴15和第二下转轴16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第二上转轴15和第二下转轴16位于第一上转轴13和第一下转轴14的前侧,上蜗轮17和上主动齿轮19均安装在第一上转轴13上,下蜗轮18和下主动齿轮均安装在第一下转轴14上,上从动齿轮21和上送线轮23均安装在第二上转轴15上,下从动齿轮和下送线轮24均安装在第二下转轴16上,第一上转轴13的两端和第一下转轴1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安装壳7的前后侧壁上;上主动齿轮19与上从动齿轮21啮合,下主动齿轮与下从动齿轮啮合;第一上转轴13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上支撑板30,第一下转轴1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下支撑板31,上支撑板30和下支撑板31均位于安装壳7的外部,第二上转轴15的两端穿过安装壳7并转动连接在上支撑板30上,第二下转轴16的两端穿过安装壳7并转动连接在下支撑板31上,上送线轮23和下送线轮24上下对应,上送线轮23下部与下送线轮24上部之间形成的压线槽位于空心轴5的中心线上,左侧的上支撑板30和下支撑板31之间以及右侧的上支撑板30和下支撑板31之间均设置有一套结构相同的压线松紧度调节机构;

空心蜗杆12前端穿过安装壳7伸入到上蜗轮17和下蜗轮18之间,空心蜗杆12前端上部和下部分别与上蜗轮17和下蜗轮18啮合,空心蜗杆12与安装壳7的后侧壁之间通过第三轴承32转动连接,空心轴5的后部与安装壳7的前侧壁之间通过第四轴承33转动连接。

压线松紧度调节机构包括上压座34、下压座35和压紧螺栓36,上压座34固定连接在上支撑板30上,下压座35固定连接下支撑板31上,上压座34和下压座35上对应开始有上下通透的调节孔,压紧螺栓36穿设在调节孔内,压紧螺栓36上端螺纹连接与压紧螺母37。

可调式定位架包括左定位杆38、右定位杆39、压板40、固定座41和螺杆42,左定位杆38和右定位杆39沿前后方向平行设置,左定位杆38和右定位杆39的前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后安装板2的左侧部和右侧部,左定位杆38和右定位杆39的后部均开设有一组左右对应的插孔43,插孔43沿前后方向设置有至少三组,固定座4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一根伸入到插孔43内的压杆44,螺杆42沿前后方向设置,固定座41内沿前后方向开始有螺纹孔,螺杆42伸入并螺纹连接到螺纹孔内,螺杆42前端与压板40后侧连接,螺杆42后端设置有手柄45,压板40前侧与手电钻4壳体后端部压接配合。

手持式限转机构包括握管46、扳机47、驱动杆48、制动杆49、弹簧50、上导管51和下导管52,握管46沿竖向方向设置,握管46上端前侧通过槽形板58与前安装板1下端固定连接,握管46上部后侧开设有缺口53,握管46前侧在缺口53等高处固定设置有支撑轴54,驱动杆48设置有两根,两根驱动杆48分别位于握管46的左侧和右侧,两根驱动杆48的前端均转动连接在支撑轴54的两端部,扳机47呈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扳机47下端部与两根驱动杆48前端固定连接,驱动杆48后端之间设置有位于缺口53内的一根拉杆55,上导管51和下导管52分别固定在握管46后侧内壁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上导管51和下导管52上端对应且中心线重合,制动杆49设置在握管46内,制动杆49上固定设置有套设在拉杆55上的连接套56,制动杆49上端部和下端部滑动穿设在上导管51和下导管52内,制动盘8的外圆周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定位槽57,弹簧50套设在制动杆49上,弹簧50上端和下端分别与连接套56和下导管52上端部顶压配合,在弹簧50的作用下,制动杆49上端顶压在制动盘8底部的一个定位槽57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过程为:在进行穿线前,先把手电钻4定位安装到后安装板2的后侧,将手电钻4的动力驱动端安装上外六方柱29,将外六方柱29伸入到内六方驱动套9内,然后将两根压杆44分别插入到左定位杆38和右定位杆39的插孔43内,拧动手柄45,驱动螺杆42向前伸长,使压板40前侧面紧压手电钻4壳体后端部。手电钻4固定牢靠后,再取出钢丝引线28从空心蜗杆12后端向前穿,经上送线轮23和下送线轮24之间后再经空心轴5向前伸出。然后使用扳手拧动压紧螺母37,压紧螺母37将上压座34和下压座35之间的距离缩小,上支撑板30以第一上转轴13为中心向下稍转动,下支撑板31以第二上转轴15为中心向上稍转动,这样不仅可使上送线轮23和下送线轮24能压紧钢丝引线28,提供足够向前输送钢丝引线28的摩擦力,而且可以确保上主动齿轮19始终与上从动齿轮21啮合,下主动齿轮始终与下从动齿轮啮合。

接着操作者一只手握着握管46,一只手握着手电钻4的把手,将空心轴5前端伸入到电气线管的入口,启动手电钻4,外六方柱29带动内六方驱动套9转动,内六方驱动套9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0带动第一从动齿轮11转动,第一从动齿轮11带动空心蜗杆12转动,与空心蜗杆12前端部啮合的上蜗轮17和下蜗轮18转动,与上蜗轮17同轴的上主动齿轮19以及与下蜗轮18同轴的下主动齿轮也同步转动,上主动齿轮19带动上从动齿轮21转动,下主动齿轮带动下从动齿轮转动,与上主动齿轮19同轴的上送线轮23转动,与下主动齿轮同轴的下送线轮24转动,上送线轮23和下送线轮24共同驱动钢丝引线28向前移动,钢丝引线28沿着电气线管的孔壁向出口方向移动。当钢丝引线28前端移动到电气线管弯曲变向处时,仅仅靠钢丝引线28向前移动难以通过弯曲变向段;此时,握持握管46的手指向后按压扳机47,扳机47带动两根驱动杆48以支撑轴54为支点向上转动,两根驱动轴后端之间的拉杆55通过驱动套驱动制动杆49向下移动,弹簧50被压缩,制动杆49上端脱离定位槽57。由于安装壳7前侧壁转动连接在空心轴5上,安装壳7后侧壁转动连接在空心蜗杆12上,制动盘8被解放后,空心蜗杆12驱动上蜗轮17和下蜗轮18的一部分动力可带动安装壳7转动,安装壳7的转动就带动钢丝引线28转动,由于旋转阻尼器6的设置,安装壳7和制动盘8的旋转速度较小,这样既可保证空心蜗杆12将一部分动力继续传递到上蜗轮17和下蜗轮18,继续使钢丝引线28向前移动,当然向前移动的速度降低,而且可驱动钢丝引线28在向前移动的同时旋转,这样就很容易使钢丝引线28的前端通过电气线管的弯曲变向段。通过弯曲变向段之后,松开扳机47,在弹簧50的作用下,制动杆49向上移动再次插入到定位槽57内使制动盘8定位,安装壳7也停止旋转,钢丝引线28只向前移动不转动。当再次遇到电气线管的弯曲变向段时,再次按下扳机47。直到钢丝引线28伸出电气线管的出口后关闭手电钻4。

当然,在穿线作业时,从启动手电钻4的同时就按下扳机47,解放制动盘8,安装壳7始终保持旋转,同时钢丝引线28也在上送线轮23和下送线轮24的夹持下向前移动,这种穿线方式的通过性很好,不过穿线时间较长。

本实用新型中的空心轴5不仅起到向前导向钢丝引线28的作用,而且空心轴5用于通过第四轴承33转动连接安装壳7;空心蜗杆12不仅起到将手电钻4的旋转速度降低增大扭矩的作用,而且具有向前导向钢丝引线28以及用于通过第三轴承32转动连接安装壳7的作用。

旋转阻尼器6为采用阻尼油对制动盘8的旋转进行阻尼。

可调式定位架的左定位杆38和右定位杆39后端部设置的多组插孔43,可适用于不同大小(长度)的手电钻4,使压板40、固定座41和螺杆42向前或向后移动,从而具有更广泛的通用性。将手电钻4取下,本装置就比较轻便,而且体积较小,容易携带。

握管46不仅具有方便手持的作用,而且为制动杆49提供安装和隐藏的空间,制动杆49采用手压扳机47与弹簧50复位的结构,结构简单且紧凑,省力且容易制作。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