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隧道内新型放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5351发布日期:2019-05-03 18:48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隧道内新型放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放线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地铁供电系统环网电缆专业的放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施工涉及到大量的放缆施工作业,尤其是高压电缆的敷设,高压电缆线径较粗,放缆作业中比较吃力,作业尤为繁重,故传统作业中均采用专用的轨道车机械结合人工放缆的模式。在轨道车作业平板上固定好预制好的电缆放线架,每节平板长13米,可平均布置3个放线架。根据此种布置,电缆出线位置始终在轨道的正中心,但是在地铁隧道内,一般强电支架均设计在盾构的左(右)下方,因此,电缆敷设时就需要工人强行将本来从线路中心的电缆拨到线路左(右)侧,在轨道车行驶作业时,这种做法既费体力,电缆敷设时,容易上下起伏,人工强行拨线就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隐患。但是此种放线架已成固有模式,适合在地铁隧道内施工,且满足限界有要求,不需再做更改。这就急需加工一种新型的放缆装置配合传统放线架解决此类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地铁隧道内放缆时耗费过多的人力、体力以及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系列问题,提供一种地铁隧道内新型放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地铁隧道内新型放缆装置,包括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上设有左、右安装支架,左、右安装支架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右异形底座,所述左、右异形底座之间水平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安装底座的中部设有中间异形底座,中间异形底座与左、右异形底座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之间形成闭合的滑轮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通过地脚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安装支架的下方与安装底座之间分别安装有用于保证安装支架稳定性的左、右辅助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辅助支撑架为三角形槽钢。

进一步的,所述异形底座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安装支架或安装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底座采用钢材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安装支架均垂直安装于安装底座上,且左、右安装支架互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左、右安装支架采用角钢制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采用聚乙烯塑料材质,保证第一滑轮的上下两侧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光滑的弧面,第二滑轮和第三滑轮的左右两侧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光滑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放缆装置比传统技术相比有一下优点:

1、使用此新型装置,再无需人工拨线,减轻工人体力消耗,减少人工设置,节省人工费用。

2、使用此新型装置,可防止放缆过程中电缆弹起伤人,排出了重大安全隐患。

3、使用此新型装置,可使电缆直接放置在电缆支架上,无需后期整理电缆,节省费用。

4、使用此新型装置,在放缆过程中,电缆不会刮伤,磨损,保证了电缆敷设的施工质量,对电缆防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滑轮,2—第二滑轮,3—第三滑轮,4、5—左、右安装支架,6、7—左、右异形底座,8—固定螺栓,9—安装底座, 10、11—左、右辅助支撑架,12—中间异形底座,13—地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的地铁隧道内新型放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底座9,所述安装底座9上设有左、右安装支架4、5,左、右安装支架 4、5的顶端分别固定有左、右异形底座6、7,所述左、右异形底座 6、7之间水平安装有第一滑轮1,所述安装底座9的中部设有中间异形底座12,中间异形底座12与左、右异形底座6、7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2和第三滑轮3,所述第一滑轮1、第二滑轮2和第三滑轮3之间形成闭合的滑轮空间。

所述安装底座9的两侧均开设有螺栓孔,通过地脚螺栓13将其固定。

所述左、右安装支架4、5的下方与安装底座9之间分别安装有用于保证安装支架稳定性的左、右辅助支撑架10、11。所述左、右辅助支撑架10、11为三角形槽钢。

所述异形底座均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于安装支架或安装底座上。所述安装底座9采用钢材制作。所述左、右安装支架4、5均垂直安装于安装底座9上,且左、右安装支架4、5互相平行。所述左、右安装支架4、5采用角钢制作。所述第一滑轮1、第二滑轮2和第三滑轮3采用聚乙烯塑料材质,保证第一滑轮1的上下两侧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光滑的弧面,第二滑轮2和第三滑轮3的左右两侧中间向内凹陷形成光滑的弧面。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地铁隧道内供电系统环网电缆专业放缆施工作业。在敷设电缆前,将此新型放缆装置固定在轨道车侧翼位置,使用地脚螺栓将之固定,从线盘内将电缆拉出,放置于三个滑轮闭合形成的滑轮空间中,在电缆敷设过程中,由轨道车牵引带动放线架上的线盘转动,通过新型放缆装置,将电缆顺利拨至轨道侧翼的电缆支架上。电缆通过摩擦滑轮本体,带动其他两个滑轮转动,使电缆在敷设过程中无论上下还是左右起伏,均在闭合的滑轮空间内,始终使电缆与滑轮光滑面接触,使电保持顺畅滑动,无刮伤,无损坏。电缆敷设完毕后,拆掉地脚固定螺栓,卸载装置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上”、“下”、“左”、“右”“垂直”、“平行”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为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并不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思路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