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7652发布日期:2019-04-09 20:52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线充电器在晚上使用时,需要开灯后,人们看清后才能够对电子设备充电。这样,造成用户在夜间使用时不方便,用户晚上开灯,易光线刺眼,影响用户的睡眠。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无线充电器的带有台灯的无线充电器,整体结构类似开盖手机,分为基座和支架,支架能够相对于基座转动打开。当打开充电器使用时,在支架上设置LED灯壳根据人们的需要打开,提供照明。在底座上设置的无线充电模块能够为电子设备充电。

上述结构在晚上使用时,需要先打开LED灯,在打开LED灯没打开之前,光线不方便用户操作使用。同时,上述整体结构的体积大,导致用户不易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用于解决现有的无线充电器用户在晚上使用时,操作不方便,且结构体积大、不易携带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包括:

底座;

控制板,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控制板上设置有LED灯;

上壳,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LED灯被罩设于所述上壳内,所述上壳由透光材料制成;

感应充电线圈,其设置于所述上壳上,所述感应充电线圈为电子设备感应充电;

锂电池,其设置于所述上壳内部,用于为LED灯供电。

优选地,还包括上盖,所述上壳为圆形壳体,所述圆形壳体顶部外侧设置有凹槽,所述感应充电线圈设置于所述凹槽内,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感应充电线圈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上盖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圆形壳体和横设于所述圆形壳体内的间隔板,所述控制板设置于所述间隔板的下方,所述间隔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板的LED灯位置对应的透光孔。

优选地,所述透光孔以所述底座的中心周向均布。

优选地,还包括底盖,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控制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底盖的下表面上设置有防滑垫。

优选地,所述上壳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所述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

优选地,所述容置腔设置于所述上壳的中心位置,所述锂电池粘接于所述容置腔内。

优选地,还包括总开关,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用于控制所述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通断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无线充电器中设置LED灯,可以满足用户在夜间使用无线充电器时,不会因光线暗,造成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且上壳采用透光材料制成,使LED灯产生的光经上壳透射出后,光线柔和,不刺眼,不会影响用户睡眠,满足用户夜间使用需求。同时,设置锂电池还能够保证在无外接电源时,LED灯仍然能够正常照明,锂电池设置在上壳内部,并不影响整体结构的体积变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和锂电池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和锂电池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和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板和底盖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板和底盖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底座;11、圆形壳体;12、间隔板;121、透光孔;13、定位凹槽;

2、控制板;3、LED灯;

4、上壳;41、凹槽;42、容置腔;43、安装孔;44、定位凸起;45、支撑凸起;

5、感应充电线圈;6、锂电池;

7、上盖;71、通孔;

8、底盖;9、防滑垫;10、总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1、底盖8、控制板2、上壳4、感应充电线圈5、锂电池6、上盖7和总开关10。

其中,控制板2设置在底座1上,且控制板2上设置有LED灯3。上壳4设置于底座1上,即如图3-图5所示,上壳4的底部设置有一圈定位凸起44,在底座1的上端面上上设置有一圈定位凹槽13,上述定位凸起44卡设在定位凹槽13内,是上壳4和底座1沿周向对齐,再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上述LED灯3被罩设于上壳4内,上壳4由透光材料制成,上述上壳4的材料由塑料和扩散剂调制而成,具体的透光性,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上壳4透光材料可以使发出的光线柔和,不刺眼,不会影响用户睡眠,满足用户夜间使用需求。

上壳4为圆形壳体11,圆形壳体11顶部外侧中心位置设置有凹槽41,凹槽41为圆形,感应充电线圈5设置于上壳4的圆形凹槽41内,感应充电线圈5为电子设备感应充电。进一步优选地,凹槽41内设置有周向均布的支撑凸起45,支撑凸起45为长条形,沿凹槽41的径向设置。此设置的目的,一方面可以加强圆形壳体11的强度,另一方面还用于支撑感应充电线圈5。

此外,当感应充电线圈5设置于凹槽41内后,上盖7盖合于凹槽41内,且位于感应充电线圈5的上方。上盖7上设置有通孔71,此通孔71设置成WiFi信号形,可以使整体结构美观,同时也具有散热功能。

具体地,上壳4的内部设置有容置腔42,容置腔42设置于上壳4的中心位置,容置腔42为圆柱筒形,且圆柱筒形内部周向均布有四个安装孔43,安装孔43用于固定连接底座1和上壳4。锂电池6粘接于容置腔42内,从而固定锂电池6。锂电池6用于为LED灯3供电,能够保证在无外接电源时,LED灯3仍然能够正常照明。

同时,锂电池6设置在上壳4内部的容置腔42内,并不影响整体结构的体积变化,整体结构紧凑,体积小。

在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运输过程中,通过总开关10控制整个结构通断电,其中也包括锂电池6通断电。

具体地,上述底座1由ABS材料制成,透光性差。如图5-图7所示,上述底座1包括圆形壳体11和横设于圆形壳体11内的间隔板12,控制板2为PCB板,控制板2设置于间隔板12的下方,固定于底盖8上,通过从底盖8上穿过的螺栓固定连接。间隔板12上设置有与控制板2的LED灯3位置对应的透光孔121。透光孔121以底座1的中心周向均布,LED灯3在控制板2上也成圆形均布。LED灯3的光线经透光孔121后,光线再经上壳4发光,此时充电器可以同时作为光源使用。当没有外接电源时,锂电池6为LED灯3提供电源,当有外接电源时,锂电池6充电。

底盖8底座1设置于控制板2的下方,且通过螺钉和底座1固定连接。为了防止上述带LED灯的无线充电器放置在光滑表面时,出现滑动掉落的问题,在底盖8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防滑垫9。防滑垫9的位置与上述固定安装控制板2的螺栓位置相同,在此位置设置防滑垫9,可以遮盖螺栓,使螺栓不外露,保持整体美观。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