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4427发布日期:2019-03-30 08:1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斜仪安装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测量与建筑领域中,常用到测斜仪来进行钻孔、基坑、地基基础、墙体和坝体坡等工程构筑物的顶角、方位角的测量,使得工程顺利精确地进行;在测斜仪工作时则需要带有标记结点的电缆线一端连接测斜仪探头后顺入到测斜管内配合使用、以实现对所需数据的测量,由于测斜管的材质是聚氯乙烯,受测斜仪探头滑轮的长期作用管口会形成磨损,造成测量误差;测量时探头从测斜管底部向顶部移动,测量人员需向上提升电缆线并在每半米间距处暂停,电缆线保持固定而后探头进行测斜工作,在探头测斜工作时如何使电缆线保持固定是较为棘手的问题;一般多为测量人员手动牵拉、手动牵拉向上提升电缆线在测量处停止,使其不下坠进而保持电缆线的固定,但手动牵拉并不能保证电缆线的完全固定,并且为得到精确的数据测量人员不得不进行多次测量,反复的测量会使测量人员出现疲劳状态进一步影响到手动牵拉的稳定性、无法确保电缆线的稳固,而且在收置电缆线的时候一般为电缆线呈圈状排放在地上,此方式会增加电缆线的磨损影响其使用寿命,并且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工作负担,传统的收放方式费时费力,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劳动量且监测精度不高,无法保证精确地测量数据,影响后续工程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便捷,能够随时收放、固定电缆线且便于移动的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固定组件和放置组件,所述底座一侧可拆卸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管、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所述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均为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上支撑台和下支撑台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管两端,所述上支撑台、支撑管和下支撑台连接后截面呈工字型,所述底座对应支撑管位置开设定位孔,所述上支撑台上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均通过自动合页与所述上支撑台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为半圆形的板状结构,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闭合时形成圆形,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直径均大于上支撑台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圆心位置均开设有紧固孔;

所述底座另一侧固定设置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支架、缠线轴和固定盘,所述支架一侧设置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架顶部的两端均设置固定盘,所述支架与固定盘连接后呈三角形,所述缠线轴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固定盘转动连接,所述缠线轴为中空的圆柱体,缠线轴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通过搭扣与下支撑台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孔为半圆形孔,两个所述紧固孔开口方向相对,紧固孔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一端通过折叠铰链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呈中部内凹的圆柱形体。

进一步地,所述下支撑台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设置紧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为圆角长方形板,底座两侧铰接有拉环,所述拉环为圆管弯折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放置组件为电缆线的存放提供便利,减少了电缆线的磨损,通过设置的手柄带动缠线轴转动继而收放电缆线,有效减轻了测量人员手动向上牵拉电缆线的负担;开设的紧固孔卡持电缆线标记结点处,使电缆线保持稳固,从而测量可得到精确地数据,不需反复测量,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转动紧固螺栓对测斜管进行挤压以增大摩擦,保证固定组件与测斜管的固定,下支撑台与底座通过搭扣连接,继而向上提升电缆线时固定组件不会移动,保证作业的稳定性,同时搭扣的设置便于拆卸、方便固定组件单独使用或维修更换;在放置组件工作时滚轮的设置用来引导电缆线的提升;把手的设置方便整个装置的移动。本实用新型构造简单、易于加工、使用便捷,为固定组件、放置组件同体设置,既保证了电缆线在提升过程中可随时固定,又为电缆线的存放提供位置,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图1中固定组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滚轮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图1中放置组件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定位孔,2为底座,3为支撑管,4为第一固定板,5为第二固定板,6为紧固孔,7为紧固螺栓,8为支架,9为缠线轴,10为固定盘,11为手柄,12为支撑杆,13为滚轮,15为拉环,16为连接板,17为上支撑台,18为下支撑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5所示,一种测斜仪用电缆线固定装置,包括底座2、固定组件和放置组件,所述底座2一侧可拆卸设置固定组件,所述底座2为圆角长方形板,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支撑管3、上支撑台17和下支撑台18,所述上支撑台17和下支撑台18均为圆环形板状结构,所述上支撑台17和下支撑台18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管3两端,所述上支撑台17、支撑管3和下支撑台18连接后截面呈工字型,所述底座2对应支撑管3位置开设定位孔1,所述上支撑台17上端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5,所述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均通过自动合页与所述上支撑台17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为半圆形的板状结构,第一固定板4与第二固定板5闭合时形成圆形,所述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的直径均大于上支撑台17的内径,所述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的圆心位置均开设有紧固孔6,所述紧固孔6为半圆形孔,两个所述紧固孔6开口方向相对,紧固孔6的侧壁上设置有防滑纹;

所述底座2另一侧固定设置放置组件,所述放置组件包括支架8、缠线轴9和固定盘10,所述支架8一侧设置连接板16,连接板16上设置两个支撑杆12,两个所述支撑杆12之间连接有滚轮13,所述支架8顶部的两端均设置固定盘10,所述支架8与固定盘10连接后呈三角形,所述缠线轴9的两端分别和两个固定盘10转动连接,缠线轴9以固定盘10的中心轴线为圆心转动,所述缠线轴9为中空的圆柱体,缠线轴9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11。

具体的,所述底座2通过搭扣与下支撑台18连接,所述底座2与所述支架8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2一端通过折叠铰链与所述连接板16连接、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呈中部内凹的圆柱形体;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折叠铰链为广东正轨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GT90度-01型折叠铰链,本实施例中采用的自动合页为自动回位弹簧合页。

为了优化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下支撑台18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纹孔内设置紧固螺栓7;底座2两侧铰接有拉环15,所述拉环15为圆管弯折而成。

如图6所示,预先将带标记结点的电缆线缠绕在缠线轴9上,电缆线标记结点直径大于紧固孔6的直径,当使用场地宽广时,将底座2上开设的定位孔1套在测斜管外侧,此时固定组件与测斜管对应,拧动下支撑台18两侧的紧固螺栓7使测斜管受到挤压,继而固定组件与测斜管固定,同时下支撑台18通过搭扣与底座2连接,此时在向上提升电缆线时不会使固定组件发生移动;使用时向外翻转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使其打开,从缠线轴9上引出电缆线,将电缆线搭放在滚轮13上、而后电缆线伸入紧固孔6内继而经支撑管3顺入到测斜管内,此时闭合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工作过程中转动手柄11带动缠线轴9转动,测斜管内的电缆线向上提升,由于电缆线标记结点处的直径大于紧固孔6的直径,向上提升时电缆线的标记结点遇到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后带动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掀开、此时自动合页张开,而后继续提升直到电缆线的标记结点露于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外侧,此时自动合页由于其自身特性自动回弹复位恢复到原始状态,继而带动第一固定板4和第二固定板5下落呈闭合状态,之后下落电缆线使标记结点卡持在紧固孔6上,此标记结点测量完成后,继续转动手柄11,到另一标记结点后继续测量工作,如此往复。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当使用场地狭窄时,可将固定组件从底座2上单独取下使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