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1245发布日期:2019-04-02 23:5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具体是一种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充电电路是充电器内部的电压转换电路,通常还具有保护和自动断电的功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设备。

现有的充电器达到为小电压充电,而对于大电压的充电电池,需要找到合适的充电管理芯片不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充电电路,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端BAT-I,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GND,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MCU充电频率信号接口BAT-PWM,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W1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7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MOS管M1的源级,MOS管M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阴极,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正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接口CN1的第一引脚,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阳级、电容C1的负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地GND,接口CN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地GND,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端BAT-I,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充电使能端口BAT-Eanble,电阻R11的另一端,三级管Q4的发射极、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地GND,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充电电压检测端BAT-V。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1为N型三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2为N型三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MOS管M1为低压P沟道MOS管,其型号为NCE55P05S。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3为N型三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4为N型三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三极管Q5为P型三极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输入电源Input。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口CN1为电池接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电路包含电池充电电路,硬件保护电路,同时在电路功耗上面也设计了相关的开关电路,降低电池功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实施例1:一种充电电路,包括电阻R1、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三极管Q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端BAT-I,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和电阻R2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地GND,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一端和电阻R4的一端,图中三极管Q1的控制电路为硬件保护电路,如果充电过程某个器件的不稳定性,导致充电电流过大,则充电电流检测端BAT-I上的检测的电压达到三极管的导通状态,则三极管Q1导通,整个电路充电截止,从而起到保护电池和电路的作用。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MCU充电频率信号接口BAT-PWM,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和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和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通过二极管DW1连接二极管D2的阴极、电阻R7的一端和三极管Q3的基极,其中,二极管D2的型号为IN4148。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MOS管M1的源级,其中,二极管D1为肖特基二极管,其型号为SR310,MOS管M1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2的阳极,MOS管M1的漏极连接电感L1的一端和二极管D3的阴极,其中,二极管D3的型号为SS3150,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容C1的正端、电容C2的一端、电阻R8的一端、三极管Q5的发射极和接口CN1的第一引脚,电阻R8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9的一端和三极管Q5的基极,电阻R9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二极管D3的阳级、电容C1的负端、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地GND,接口CN1的第二引脚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6的一端和电容C4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地GND,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充电电流检测端BAT-I,三极管Q5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12的一端,电阻R12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3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和电阻R14的一端,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电阻R10的一端和电阻R11的一端,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充电使能端口BAT-Eanble,电阻R11的另一端,三级管Q4的发射极、电阻R13的另一端、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地GND,电阻R14的另一端连接充电电压检测端BAT-V。充电时,打开充电使能端口BAT-Eanble,充电频率信号接口BAT-PWM输出默认20K的频率,输入电源经过M1和L1组成的开关稳压电路输出电压,对电池进行进行充电。

同时检测充电电压检测端BAT-V上的电压,判断电池电压;检测BAT-I上的电流,判断充电电流。

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电压和充电电流,可以调节充电频率信号接口BAT-PWM的输出频率,达到涓流,恒流,恒压的充电方式,对电池充电。

不充电时,关闭充电使能端口BAT-Eanble和充电频率信号接口BAT-PWM,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三极管Q5处于截止状态,降低整个电路功耗。

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设计的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和三极管Q4的型号为9013,三极管Q5的型号为9015,采用上述两种型号的三极管,其体积小,性能稳定,有利于集成化设计,并且使用寿命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