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827发布日期:2019-04-24 00:1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滤波、逆变、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和微处理单元等组成,现有技术中,变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变频器的防尘效果较差,在使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会通过变频器两侧的散热孔进入变频器内部,并且在不使用时,空气中的灰尘还会在变频器表面形成堆积,难以清理,当变频器内部由于电路短路而出现起火现象时,无法及时的对火势进行控制,会导致火势的蔓延,严重情况下会发生火灾,变频器在使用时,如果不及时的对变频器进行散热,会严重影响变频器的使用寿命,所以,人们急需一种新型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变频器防尘效果差,变频器起火时,无法对火势进行及时的控制以及变频器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所述变频器本体底端各顶角处均安装支撑脚,所述变频器本体两侧均开设有散热百叶窗,所述散热百叶窗外侧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所述变频器本体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尘组件,所述第一防尘组件包括滑轨、固定磁铁、挡尘板和防滑纹,所述变频器本体与滑轨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所述滑轨一端安装有固定磁铁,所述滑轨外侧通过滑块固定安装有挡尘板,所述挡尘板一侧中部开凿有防滑纹;

所述变频器本体顶端安装有灭火组件,所述灭火组件包括灭火盒、干粉抽屉、干粉渗漏孔、塑料薄膜和拉手,所述变频器本体与灭火盒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灭火盒内部安装有干粉抽屉,所述干粉抽屉底端等距离开设有干粉渗漏孔,所述干粉抽屉底端贴合有塑料薄膜,所述干粉抽屉一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有拉手;

所述灭火盒顶端安装有第二防尘组件,所述第二防尘组件包括储存盒、弹性防尘布袋、弹性固定绳、密封盖、紧固橡胶圈和把手,所述灭火盒与储存盒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盒内部安装有弹性防尘布袋,所述弹性防尘布袋顶端内部嵌入安装有弹性固定绳,所述储存盒顶端安装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底端边部套接有紧固橡胶圈,所述密封盖顶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有把手;

所述变频器本体一侧顶端安装有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降温腔室、降温孔、固定座和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变频器本体与降温腔室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所述降温腔室一侧等距离开设有降温孔,所述降温腔室内部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座,所述降温腔室与半导体制冷片之间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输入端与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底端贴合有防滑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滑轨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灭火盒底端开设有灭火口。

优选的,所述把手外侧套接有海绵橡胶套。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底端的长度和宽度等于储存盒的内长度和内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通过防尘网,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从散热百叶窗进入变频器内部,通过第一防尘组件,可以有效的防止变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空气中的灰尘积攒在控制面板表面,导致控制面板操作失灵,通过第二防尘组件,当不使用变频器时,可以对整个变频器进行包裹,可以有效的防止空气中的灰尘在变频器表面形成堆积,难以清理。

2、通过灭火组件,当变频器内部由于电路短路而出现起火现象时,高温将塑料薄膜烧毁,干粉抽屉内部的灭火干粉可以及时的进行灭火,可以有效的防止火势的蔓延,导致出现严重火灾,有效的提高变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3、通过降温组件,通过半导体制冷片产生低温,并通过降温孔将低温空气排出,可以对变频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及时的散热,可以有效的延长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灭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防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降温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变频器本体;2、支撑脚;3、散热百叶窗;4、防尘网;5、第一防尘组件;501、滑轨;502、固定磁铁;503、挡尘板;504、防滑纹;6、灭火组件;601、灭火盒;602、干粉抽屉;603、干粉渗漏孔;604、塑料薄膜;605、拉手;7、第二防尘组件;701、储存盒;702、弹性防尘布袋;703、弹性固定绳;704、密封盖;705、紧固橡胶圈;706、把手;8、降温组件;801、降温腔室;802、降温孔;803、固定座;804、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包括变频器本体1,变频器本体1底端各顶角处均安装支撑脚2,为了防止变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打滑现象,支撑脚2底端贴合有防滑橡胶垫,变频器本体1两侧均开设有散热百叶窗3,散热百叶窗3外侧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有防尘网4。

变频器本体1一侧安装有第一防尘组件5,第一防尘组件5包括滑轨501、固定磁铁502、挡尘板503和防滑纹504,变频器本体1与滑轨501之间通过胶水固定连接,滑轨501一端安装有固定磁铁502,滑轨501外侧通过滑块固定安装有挡尘板503,为了防止挡尘板503脱落,滑轨501两端均安装有限位块,挡尘板503一侧中部开凿有防滑纹504。

变频器本体1顶端安装有灭火组件6,灭火组件6包括灭火盒601、干粉抽屉602、干粉渗漏孔603、塑料薄膜604和拉手605,变频器本体1与灭火盒60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为了对变频器的起火现象进行灭火,灭火盒601底端开设有灭火口,灭火盒601内部安装有干粉抽屉602,干粉抽屉602底端等距离开设有干粉渗漏孔603,干粉抽屉602底端贴合有塑料薄膜604,干粉抽屉602一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有拉手605。

灭火盒601顶端安装有第二防尘组件7,第二防尘组件7包括储存盒701、弹性防尘布袋702、弹性固定绳703、密封盖704、紧固橡胶圈705和把手706,灭火盒601与储存盒70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储存盒701内部安装有弹性防尘布袋702,弹性防尘布袋702顶端内部嵌入安装有弹性固定绳703,储存盒701顶端安装有密封盖704,为了使得密封盖704与储存盒701之间连接的更加紧密,密封盖704底端的长度和宽度等于储存盒701的内长度和内宽度,密封盖704底端边部套接有紧固橡胶圈705,密封盖704顶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安装有把手706,为了使得在使用把手706时感觉更加的舒适,把手706外侧套接有海绵橡胶套。

变频器本体1一侧顶端安装有降温组件8,降温组件8包括降温腔室801、降温孔802、固定座803和半导体制冷片804,变频器本体1与降温腔室801之间通过固定螺丝固定连接,降温腔室801一侧等距离开设有降温孔802,降温腔室801内部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座803,降温腔室801与半导体制冷片804之间通过固定座803固定连接,半导体制冷片804的型号为TEC-12708,半导体制冷片804的输入端与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一种具有防尘功能的变频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散热百叶窗3外侧安装的防尘网4,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从散热百叶窗3进入变频器内部,导致变频器内部积攒较多灰尘,影响变频器的正常使用,当需要使用变频器时,利用滑轨501并通过防滑纹504,将挡尘板503向一侧推动,露出控制面板并对变频器进行操作和控制,当不需要使用控制面板时,通过滑轨501滑动挡尘板503,并通过固定磁铁502对挡尘板503进行固定,可以防止空气中的灰尘积攒在控制面板表面,难以清理,当不使用变频器时,通过把手706,将密封盖704打开,将储存盒701内部的弹性防尘布袋702拉出,并通过弹性防尘布袋702将整个变频器裹住,通过弹性固定绳703对弹性防尘布袋702进行固定,可以有效的防止在不使用变频器时,空气中的灰尘积攒在变频器表面,难以清理,当需要使用变频器时,再将弹性防尘布袋702收入储存盒701内部,通过紧固橡胶圈705,使得密封盖704与储存盒701之间紧密连接;

当变频器内部由于电路短路而出现起火现象时,起火时产生的高温会将塑料薄膜604烧毁,干粉抽屉602内部的灭火干粉会通过干粉渗漏孔603漏出,对变频器内部的火源进行及时的灭火,可以有效的防止火势的蔓延,导致其他的电路受到影响,有效的提高了变频器使用时的安全性能,通过半导体制冷片804产生低温,对变频器内部进行及时的散热,可以有效的延长变频器的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