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箱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05631发布日期:2019-07-31 19:50阅读:1755来源:国知局
配电箱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箱辅助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箱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配电箱一般是由四面箱体板相互固定连接而成,箱体内放置电器元件。这样的结构适合箱体四周均不受力的工况下使用。在建筑物建设时,需要将配电电箱预埋到混凝土墙体内,目前的配电箱箱体在剪力墙上预埋时,由于混凝土比较重,配电箱箱体容易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箱加固装置,将本实用新型固定在配电箱内,调节好长短,起到加固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配电箱加固装置,包括加固件,加固件包括上加固件和下加固件,在上加固件与下加固件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件及固定在上加固件上的上丝杠和固定在下加固件上的下丝杠,转动件为一框体结构,上丝杠和下丝杠上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件的上部设有与上丝杠相配的上螺纹孔,转动件的下部设有与下丝杠相配的下螺纹孔,上丝杠的上端与上加固件固定,上丝杠下端穿过上螺纹孔与转动件螺纹连接,下丝杠的下端与下加固件固定,下丝杠上端穿过下螺纹孔与转动件螺纹连接。

上述配电箱加固装置,所述上丝杠顶部设置有上加强块,上加强块固定在上加固件上。

上述配电箱加固装置,所述下丝杠底部设置有下加强块,下加强块固定在下加固件上。

上述配电箱加固装置,所述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对应的转动件框体上均设置有与框体复合为一体的凸起,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贯穿至凸起外。

有益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将本实用新型的上加固件固定在箱体的上部内壁上,通过旋转转动件调节上加固件与下加固件之间的距离,使下加固件刚好固定在箱体下部内壁上。这样,在箱体上下内壁之间通过转动件支撑,箱体上下内壁分别通过上下加固件加固,不但箱体顶部承受力增强,而且箱体下部承受力也增强,同时中间的转动件也起到分力和受力的作用。根据不同的工况,可以在箱体内设置两个甚至更多的本实用新型,以实现更好的承力效果,避免配电箱变形损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本实用新型的材料可以选用工地上不用的废料组合成本实用新型,制作成本低,使用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使用新动态图。

其中,1是上加固件,2是上加强块,3是上螺纹孔,4是上丝杠,5是转动件,6是下丝杠,7是下螺纹孔,8是下加强块,9是下加固件,10是配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配电箱加固装置,包括加固件,加固件包括上加固件1和下加固件9,在上加固件与下加固件之间还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件5及固定在上加固件上的上丝杠4和固定在下加固件上的下丝杠6,转动件为一框体结构,上丝杠和下丝杠上的螺纹方向相反,转动件的上部设有与上丝杠相配的上螺纹孔3,转动件的下部设有与下丝杠相配的下螺纹孔7,上丝杠的上端与上加固件固定,上丝杠下端穿过上螺纹孔与转动件螺纹连接,下丝杠的下端与下加固件固定,下丝杠上端穿过下螺纹孔与转动件螺纹连接。

上述配电箱加固装置,所述上丝杠顶部设置有上加强块2,上加强块固定在上加固件上,上加强块能够起到加固上丝杠的作用。

上述配电箱加固装置,所述下丝杠底部设置有下加强块8,下加强块固定在下加固件上,下加强块能够起到加固下丝杠的作用。

上述配电箱加固装置,所述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对应的转动件框体上均设置有与框体复合为一体的凸起,上螺纹孔和下螺纹孔贯穿至凸起外。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如图2所示,将上加固件固定在配电箱10的顶部内壁上,旋转转动件,使下加固件抵住配电箱箱体底部内壁上,将下加固件固定在配电箱底部内壁上,上加固件和下加固件根据配电箱的受力要求可以相互平行设置,也可以呈一定夹角设置。这样,配电箱顶部箱体与上加固件为一体受力,其承受剪力增加,同时,配电箱顶部受的力还可以通过转动件传递到下加固件,从而分散一部分剪力。

如图3所示,如果配电箱比较大,还可以两个实用新型时使用。

当然,如果配电箱比较宽,还可以在配电箱顶部和底部之间的内臂上并排设置两个或三个本实用新型。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